田径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2017-05-23 18:01阮俊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身心健康青少年

阮俊

摘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社会普遍关心的主题,而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田径运动对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广泛而重要的功能价值,田径运动有利于提高人体各系统的机能能力,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作用。

关键词:田径运动;青少年;身心健康

G82

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是学校运动教育与教学的本质和目标。田径作为运动学习的“主打”教材,贯穿于学校运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教学校中开展田径运动,提高青少年学生参加田径运动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影响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田径运动的竞技性的竞争特点培养高中生的竞争和应变能力;并随着班级间、年级间的竞赛与交流,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丰富学习阅历,进一步培养勇敢、进取、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意识。

一、田径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开展现状

田径教学长久以来偏重竞技内容教学,注重技术的传授,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方法陈旧,难度太大,课程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对田径教学的认知态度方面,根源与田径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需要,使得田径教学在普通高中教学中失去了先前的重要地位;教师对田径课的认识和态度不容乐观,教学内容传统、偏重竞技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枯燥无味,难于突破和创新。

二、田径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

(一)对青少年呼吸系统的影响

人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能量来源于人体内的能源物质。把这些物质变成能量,需要一个氧化过程。人体内完成呼吸的器官组成了呼吸系统,包括有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经常锻炼,促进呼吸机能增强,呼吸肌得到锻炼,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胸廓运动的幅度也随之增大, 呼吸机能的变化,表现在肺活量的增大和呼吸深度的增加,肺活量的大小代表着呼吸器官的工作能力。

(二)对青少年运动系统的影响

经常进行运动锻炼,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血流量增大,使肌体内血液供应良好,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增强,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也就变得更加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另外,由于肌肉结构的变化,酶的活性增强,以及神经调节的改进,导致机能的提高,表现为肌肉收缩力量大、速度快、弹性好、耐力强。运动锻炼可使少年骨,长径生长速度加快,对身高的生长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对青少年循环系统的影响

循环系统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组织机构,它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它的作用是使血液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给各组织、细胞,同时,把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送到肺肾等处排出体外。运动锻炼对循环系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它对增强心血管的机能,提高血液循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改善心脏结构与提高心脏机能少年的心脏肌纤维短而细,重量和容量比成人小,因而收缩力弱。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肌纤维增粗,心脏的容量、重量、收缩力和血液输送量都增加。

三、田径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

健身活动在个体的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健身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健身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白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健身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个体参加健身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这有利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

(二)培养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个性

个性在心理学上,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爱好、经验、行为等。青年学生,由于要面临学习新知识、恋爱、独立生活、人际交往、应聘工作等生活环境,和学习主题的改变,将会引起兴趣、爱好、动机、行动的重大改变,原有的个性还会重新加以塑造,所以在整个大学阶段,个性的塑造伴随左右。良好的个性特点:能虚心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甚至是批评,遇到挫折、困难、失败,不逃避,灰心丧气,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挫折,以适当的手段处理困难,在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冷静思考,寻求帮助,能承受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变故,头脑清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良好的个性还应该包括乐观、快乐、自信,人的一生难免会出现不如意,始终保持向上、乐观、自信的心态才能客观地面对人生。运动对学生自觉性的影响:学生参加运动运动的目的不外乎三种:一是健身,二是娱乐,三是完成教师布置的锻炼任务,不论是出于哪种动机和目的,客观上学生都得自觉地运动,通过运动锻炼对学生的这种自觉性进行反复的强化,以期养成高度自觉的习惯,这使学生的今后的人生将会受益匪浅,运动对果断性的影响:第四,运动对学生坚韧性的影响:运动技能的掌握要付出心血。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明显的意志努力,尤其是耐力项目中,在战胜内外困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运动锻炼可以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

(三)调控情感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运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运动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

(四)治疗心理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运动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 名心理医生中有80%的人认为运动运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运动运动作为一种消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做跑步试验,发现跑步能成功地减轻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且发现适当的步行(达到最大吸氧量的35%~65%)亦能降低焦虑状态的血压。

(五)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参加运动运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扩展其兴趣爱好,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运动运动还有助于人际交往,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比如篮球、足球等一些团体运动,使之在比赛过程中逐渐培养团队精神,并互相帮助,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资料:

[1]李会增,于楠.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 天津大学学报.2010,12(1):67-70.

[2]李正茂.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0):25-26.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身心健康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