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如何深化文本主题

2017-05-24 08:22马海艳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层次梯度文本

马海艳

【摘 要】主题是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深化文本主题,出现教学走过场、学生吃不饱、思维展不开等现象。

【关键词】文本;层次;梯度

文本不同,特点不同,学情不同,深化主题的教学策略也不同。那么,如何通过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层次开展与文本的对话,深入理解文本主题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对比与衬托

对比是通过两种事物相比较,突出其中的一种事物。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一种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有效的环节,通过对比衬托凸显文本的主题,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四年级《生命 生命》一课,课文第一自然段——飞蛾求生,这个生命现象挖掘出的深刻内涵是生命虽然弱小,但生命的力量是强大的,生存的欲望是不可抗拒的。对比小与强,衬托出飞蛾求生的欲望令人震惊。

课文第二自然段——瓜苗生长,这个生命现象体会的是生命可以短暂,但生命力是顽强的。对比短与强,衬托出香瓜子求生欲望的强烈令人震惊。

课文第三自然段——“我”听心跳,感受到生命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或健康或身有残缺、疾病,但对生命的态度是由自己把握的,可以白白地糟蹋,也可以好好地使用,一切皆由自己决定,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负责的生命态度。对比病与强,衬托出作者负责的生命观,是令人震撼的。这里的“病”,不是写在文中的,而是通过资料的引入让学生体悟的。

二、层次与梯度

层次与梯度是指依据难易特点而定的教学次序。依照一定顺序、分层次地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最近发展区,这对于深入理解文本主题、突出重难点是有实效性的。

例如,四年级的《渔歌子》,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教学。

第一个层次: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全词。

我们以“学习提示”导学:

①默读这首词,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全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把不懂的问题标在书上。

②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用“______”在文中画下来。想一想,全词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简单标注在书上。

③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讨论不懂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 结合想象,理解感悟全词的优美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的笔下总是呈现出一片浓浓的诗情画意。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这山、这水、这白鹭、这桃花,你想怎么形容呢?

提炼:全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这美景吗?引导学生概括出山青水秀、秀丽宜人、美景如画等词语。

第三个层次: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四年级的学生比较小,对于体会作者悠闲自得的心情有难度, 我们又设计了三个层次进行难点的突破:

①引导学生思考: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前,一群白鹭在展翅高飞,蒙蒙的细雨中一位渔翁在静静垂钓,假如你身处其中,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想些什么?

②理解“不须归”,感悟作者心境。教师提问:全词只有短短的27个字,不但写出了9种景物,还写出了这些景物的颜色和姿态,我们读了之后,也陶醉在这如画的美景中。在这首词中有没有一处写了作者的心情呢?这句话中哪个词更能表达作者的心情?那就是:不须归。

为什么不须归,是什么留住了作者的脚步呢?学生一般回答是郁郁葱葱的西塞山,清澈见底的溪水,粉红的桃花,肥美的鳜鱼,纵然在斜风细雨的日子也不愿回去。

③进一步感受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教师提问:留住作者的仅仅是美景吗?之后联系一下张志和的经历,说一说这个天才诗人,曾经深受皇帝欣赏,后来被贬,辞官回家,他厌倦了官场的黑暗,厌倦了官场的纷争,厌倦了官场的明争暗斗,他情愿隐居太湖扁舟垂钓,和山水为伴,与自然为友。

教师再问学生:你觉得张志和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的学生回答说是孤独、艰苦。教师进一步引导:虽然是一个人生活,但他与青山为伴,有桃花、鳜鱼相陪,在别人看来是孤独的,但他的内心是宁静的,他悠闲地自得于垂钓的日子。

三、升华和深化

依托文本资源进行升华和拓展,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究竟怎样升华、拓展,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准要点,适当点拨,承上启下,让小结、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升学生对于文本的认知度、理解度,升华学生情感。

例如,四年级《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这篇童话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柔软的感动。通过品味文字,我们也看到,童话就是具有这样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使动物、植物等物体赋予人的感情,从而塑造形象,教我们懂得珍惜、守诺、善良、懂得坚韧……这篇童话在娓娓道来的平淡叙述中蕴含着动人心魄的力量,在“语至淡”中书写了“情至深”,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动。

例如,在本课的课堂小结、回顾全文环节,我这样进行总结:当鸟儿对着灯火唱起去年的歌,孩子们的内心也涌动着诉说的激情,涌动着灵感的火花。我在这里设计了小练笔,让孩子们在往昔的重现中,在具体的情境中尽情书写自己内心的感动。

师:鸟儿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经历千辛万苦的追寻,见到的却是好朋友用身躯点燃的灯火,她分明还记得去年的春风中他們欢歌笑语,去年的夏夜里他们彻夜不眠,去年的秋雨中他们相依相伴,而此时此刻,她却只能歌唱,让歌声尽情倾诉她的留恋,她的不舍,她的悲伤。因为她知道,大树不在了,灯火还在,朋友的精魂还在,他们的诺言还在,友情还在。孩子们,快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鸟儿的真情告白,写一写她最想说的话吧。

生:(读小练笔)大树,你听到了吗?这是去年唱给你的歌啊!我千辛万苦地飞了回来,就为唱歌给你听。

生:(读小练笔)我的好朋友大树,还记得这首歌吗?这是你最爱听的啊!一会儿,我就要走了,我会永远记得你的,我的朋友!

这里的小结和小练笔突出了文本主题,凸显了单元文化,关注了童话的特点,也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抓住语言文字,深化文本主题,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猜你喜欢
层次梯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内容、形式与表达——有梯度的语言教学策略研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航磁梯度数据实测与计算对比研究
数学作业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
浅谈日本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组合常见模型梯度设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