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教学的伦理分析

2017-05-24 23:52张应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0期
关键词:伦理教学

摘 要:解剖学是医学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学的发展成就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对于解剖学领域而言,遗体捐赠的情况直接决定着解剖学的发展情况。但是,在实际的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伦理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人体解剖学的长远发展。本文从人体解剖学中需要遵循的伦理原则入手,分析了人体解剖教学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然后分析了加强人体解剖教学中的伦理教育策略,希望能对人体解剖教学的伦理分析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人体解剖 教学 伦理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科学,旨在深入的研究人体的正常形态以及结构,医学专业学声在进入医学院校之后,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人体解剖学课程。人体解剖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众多无私捐献遗体的捐献者,也可以说没有遗体捐赠,解剖学的研究是很难获得较高成就的。

一、人体解剖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伦理原则

在人体解剖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尊重人体的解剖学原则,然后再引导医学专业学生认识尸体对解剖学的重要性,全面的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尊重尸体的意识。在人体解剖教学中使用的人体标本,都是由遗体捐赠者自愿或是主动捐赠的,人体解剖教学因遗体捐赠者捐献遗体而延续,更多的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因此诞生,遗体捐赠者用尸体捐赠行为换来了无数生命的延续,是高尚的,更是无私的。因此,医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都应尊重尸体,时刻对尸体保持敬畏心。

二、人体解剖教学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一)尸体捐献较少

在实际的人体解剖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医学院校都面临着人体标本匮乏难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医学学生对尸体不够尊重之外,还因为遗体捐赠者对遗体捐赠心怀疑惑,从而不愿进行遗体捐赠。特别是发生了较多假借科普宣传名义进行人体尸体标本展的商业化行为之后,社会大众更加抵触遗体捐赠,即便医学界对此提出了抗议,却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大众的心理隔阂。大部分的人不愿意捐赠遗体,无外乎是担心接收单位对尸体做不人道的处理。例如,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很多對尸体不尊重的学生,有的学生任意摆弄尸体、开玩笑,有的学生任意拍照,诸如此类的行为不仅严重的违反了人体解剖学的伦理原则,同时还会加大人们对遗体捐赠的抵触情绪。

(二)缺乏伦理教育

现阶段,医学院校大多都面临着解剖标本短缺的现实问题,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愿意捐赠遗体的人越来越少。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此问题,必然会严重地影响人体解剖教学。受中国传统的“死者为大”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国人认为解剖尸体是不尊重死者。因此,即便遗体捐赠者生前已经决定捐赠遗体并且签署了相关的协议,但捐赠者死后,其亲属仍会坚持“不捐赠”。部分的亲属即使勉强同意捐赠遗体,但对捐赠遗体的使用是否受到尊重,仍然心怀担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学院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强化伦理教育,学生无法从本质上认识到捐赠者捐赠遗体行为的可贵性,从而在使用人体标本过程当中较为随意。虽然大部分的医学专业学生都认为在面对尸体时要认真严肃,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甚至有学生在解剖之前,还要进行默哀仪式以表示对逝者和尸体的尊重。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粗暴对待尸体,随意利用尸体开玩笑。

三、加强人体解剖教学中的伦理教育策略

首先,明确尸体的使用范围。遗体捐赠者捐赠的遗体只能用于医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其他形式的使用都属于违背遗体捐赠者意愿、是违反医学伦理道德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因此,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主题演讲活动等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不断地强化人体解剖教学过程中的伦理教育,引导医学专业学生深刻的认识遗体捐赠行为,并以此全面提升医学专业学生尊重遗体的意识,不断的提升人体解剖教学的伦理教育水平和质量。例如,解剖开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遗体进行虔诚的默哀,在清明节里追思遗体捐赠者,还可以在医学院校内建立以“生命”为主题的遗体捐赠者展览室。

其次,积极效仿他国,开展多样的捐赠鼓励活动。在欧洲国家和日本,医学院校会根据实际的遗体捐赠情况,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医学专业学生和参与者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地触动,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加的尊重遗体捐赠者,而其他的参与者更加的重视人体解剖学。此举极大程度地增强了人们自主、自愿捐赠遗体的意愿。我国应效仿他国,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吸纳成功经验,大力开展类似于“遗体捐赠纪念”的活动,并利用媒体宣传鼓励人们参与,为端正“捐献思想”夯实基础。当然,医学院校也不应无所作为,而是应该在加强学生伦理教育的同时,引导医学院校教师及时转变传统的人体解剖教学观念,并制定一系列的实验教学规范严格约束教师的人体结构教学行为,以确保医学院校教师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规范完成教学工作。

四、结束语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医学学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通过深入研究、探索人体解剖学,不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掌握人体的结构和器官形态,而且还能够提升医学领域内各种疾病的临床治愈几率,对于挽救生命有着重大的意义。遗体捐赠者在生前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死后愿意将遗体捐赠于医学科研和医学教学的行为是值得医学院校师生以及医学科研人员尊重的。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对医学伦理教育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的提升医学专业学生的人体解剖学伦理教育质量,全面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人体解剖伦理意识,继而为人体解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治兵.关于人体解剖教学的伦理思考[J].才智,2015,15:234.

[2]马江伟.对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伦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5,02:50-52.

作者简介

张应璐(1985.10-),男,甘肃张掖,汉,本科,甘肃省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专职教师,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

猜你喜欢
伦理教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论《觉醒》中的伦理关系
从变译理论看翻译伦理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