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7-05-24 05:48李得平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情境

李得平

高中物理是一门部分学生感觉比较难学的科目,同时也是部分教师感觉比较难教的课程,因而尽可能地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教学效率是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教师如何紧跟新课程标准的步伐来调整、改善自己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素质,去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是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是一堂好课的开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发现、产生以及运用)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的。有效的学习来自有趣的心灵,有趣的心灵源于有效的情境,有效的情境促进有效的教学。学生是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知识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2.适当降低起点。高中的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和为高校输送人才的双重责任。但当前的高考,竞争又十分激烈。 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要重视和加强教学的基础性,教师要转变观念,抛弃原有的“繁难偏旧”,重视和加强基础教学,适当降低教学起点,不让任何一个学生的思维游离在课堂之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3、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任何人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更何况高中学生还只是一群大孩子,要让他们学好物理首先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我认为只要教师肯动脑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不是件太难的事情。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展示思维过程。一堂有效的课,应该是一节高质量的思维课。有效的课堂,不仅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要优化学生的思维;不仅要获得思维的结果,而且还要展开思维的过程。教师展示教学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更好地把握隐含在知识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学生有效的思维,最终转变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方式、过程和结果)。

5、进行有效练习。及时反馈,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练习是反馈的主要手段,不同的练习,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研究表明,简单、机械的操练式练习,能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发展,对学生高层次的思维的发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没有显著效果的,有时甚至是负效的。反复

6、注重归纳总结。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观察到,新授课的教学常常少了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在单元或章节的复习教学中,也仅是知识简单罗列与梳理,然后进行的就是习题讲解。其实,无论是新授课的课堂小结,还是单元课的复习教学,归纳与总结是有效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一步,费时不多,但效果明显。

7、规范的例题讲解必不可少

在很多初学高中物理的同学心中,求解物理题的目的好像就是得到最后正确的结论。其实这种想法是很不正确的,物理的目的偏重于“理”,而不是数字。什么才是“理”的最好表现呢?强调规范,是为了少走弯路,明确方向,这样才能保障前进的步伐,因而物理教师对学生规范解题的训练是保证物理课堂真正有效的关键一环。

8、注重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评价

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着力点,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学生的相比较,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另外,鼓励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较,只要有所进步,就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以上,仅是个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增强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的一些设想和体会。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而学习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動参与,投入和主动认知,建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的,不可以分割的。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把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情境
留言板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