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2017-05-24 09:35孙卫红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学段文体文章

孙卫红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不同的年级段都强调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可以提高学生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就从学生兴趣、习惯、文体角度、学段特点这几个角度入手,谈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关键词】朗读教学;文体角度;学段特点 “朗读是把文章念出来,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学习文章时,只有进行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才能真正感受、体悟文字所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因此,朗读在小学阶段的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和教师也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朗读上,这更突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从朗读教学的现状看,有些专家、优秀教师为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性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就是一个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一、朗读教学的现状目前教学中,大家都在强调朗读的重要,强调朗读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对朗读的安排并不够到位,比较随意、简单化。其实,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在主导着人们,多读总没有坏事,多读反正有好处,所以,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局面,就是在整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路读过来,教师也用了比较多的朗读方式要求学生读,读完,分析完,文章就讲结束了。二、朗读教学现状的分析从现状看来,小学朗读教学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采取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如:男、女生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看上去比较热闹,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读而读,没有用心去读,更谈不上用情,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经”; 其次,还有就是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过于单调,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就是“读得真好”、“读得真流利”、“读得真有感情”。课标中还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还有,教师的朗读指导机械,单调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强调有感情地朗读某一部分或者把文中某个人物形象地语气读出来,这样的指导方式不能融理解、感悟为一体,也就达不到朗读的目的。三、关于优化朗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和教学目标来看,不同学段的儿童有不一样的朗读特点,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结合不同学段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达到优化朗读教学的目标。(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凡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儿童在某项活动中由于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赞扬,他将对该项活动表示出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因能力而导致兴趣,因兴趣而导致满足和能力的提高。”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因而导致朗读能力不高。其次,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创设适合学生文化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学生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洒进课堂,使课堂呈现出春光灿烂,让学生想读、乐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快乐,在朗读中宣泄情感。学生朗读的兴趣与教师的评价也密不可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自己的朗读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赞扬。(三)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都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积累、体验、语感等关键词也表明朗读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其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位置。1.低年级这一年段的学生,他们掌握的词汇量少,对句子结构也不熟悉,而且内部言语还未很好地发展起来。低年段的学生设合直观的感受事物,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尽量少分析,少解释,要以学生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朗读。这个学段可运用“图文并茂”法,即看图说话,由图到文,指导朗读。2.中高年级这一学段的学生,语文水平已经有所提高,掌握的词汇量也在增多。默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占据了一定的分量,但是朗读仍然很重要,但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文体特点,正确处理朗读与默读之间的关系。(四)分析文体特点,合理运用朗读技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文体类型,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技巧。经思考与整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朗读。1.童话和寓言童话和寓言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很鲜明,每一篇文章至少有两个人物形象,多是拟人化的小动物形象。处于这个年段的小学生,很善于模仿小动物说话的口吻,并且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能够分辨美与丑、善与恶。因此,教师在基本指导的基础上,可以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 2.说明文说明文在小学阶段并不多见,我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体会语言的客观性,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说明类文章的阅读兴趣。这类文章需要培养学生快速搜集信息的能力,而非体会感悟文章的语言,所以这类文章的可读性不强。3.写景类文章记景类文章节奏比较舒缓,语言文字优美、波澜起伏,是比较适合朗读的文章类型。4.诗歌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是最适合学生朗读的。不论是现代诗、童谣还是古诗,都富有音乐性和情感性。教师在教学这类古诗时,要讲究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特别要注意学生不能个性地朗读古诗。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字问题,然后正确读出这首诗,先不强调分音节,在理解古诗的意思后,再划分音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不同文体的朗读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朗读凝聚着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在新课程改革的如今,朗读教学也同样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足之处还请指正。【参考文献】[1] 罗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种朗读训练方法尝试,2005年10月第5期.[2] 张立.重视朗读教学 培养学生语感.中国教师,2006年6月第3期.[3]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段文体文章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另类文体巧谋篇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