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5-24 17:12罗蓉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主体创新能力

罗蓉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为合格人才的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也应该适时新课改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教育观念;扎实的基本功 【正文】当今时代是一门激烈竞争的时代,对人们的需求要求更高,当今社会中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当代社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高中阶段,是同学们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同学们思维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高中生往往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探究心理,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也很高。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在这个阶段的特点,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加以培养。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每一位历史教师所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看法。一、教师如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自己应该具有创新意识,转变教育观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普及,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注重在教学中对同学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自己要具备创新意识,转变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把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把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只有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多种情景,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每一位同学交朋友,让同学们喜欢自己,乐意上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上,在愉悦的环境之中,更有利于发挥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二、在教学中,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只有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扎实的功底是创新的基础。所谓的创新并非是异想天开,创新应该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扎实的功底,创新也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抛弃基础知识,仅仅去求新,也不能让同学们单纯地去死记硬背基础知识,应该通过正确的方法让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在历史知识当中,有许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历史事件,针对这些事件,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找出这些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同学们了解了各自的特点,发现了不同点,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记忆力也就更强。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教师可以对农民起义加以比较。比较它们的发生原因,性质,历史作用,失败原因等等。通过比较,同学们理清了历史脉络,思路更加清晰,记忆也必然更加深刻。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历史知识需要同学们去记忆,面对如此繁多、复杂的知识点,同学们必然会感到有一种压力。在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时,同学们要注意抓住主要的知识点,变复杂为简洁。例如:同学们可以對中国的近代史加以整理,形成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歌谣,使繁杂的近代史成为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现在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应该为同学们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一个环境,才能让同学们心情愉悦,才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同学们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能主动地去学习。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动力,要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就要鼓励同学们善于发现问题并大胆地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授“解放战争”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下先准备资料,通过书籍、网络等了解解放战争,让同学们在课上根据自己准备的资料提出自己的疑问。同学们会针对首战地点、为何先攻打锦州等提出自己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之后找代表发表本组的见解,教师再加以补充。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发现问题,并通过主动探讨找到了答案,这既增强了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同学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教师应该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同学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如在对“鸦片战争”进行讲解时,让同学们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讨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他们分别从政治角度、从经济角度、从战略战术角度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后,一起总结得出了最终结论。教师应努力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通过主动参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同时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当好学习的引导者,随时对同学们加以引导,启发同学们的思维,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不竭动力,只有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才能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热情,活跃同学们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主体创新能力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