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2017-05-24 21:37黄永伦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情境探究

黄永伦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新课改已经在全国范围大力推进。在新课改中,课堂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所看重的是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所学到的知识多为死知识,在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上有所欠缺。

在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原理,同时应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之上。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发挥出数学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上的优势性。笔者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在新课改实施之后,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是高分低能的人,而是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上做到师生的双边互动。只有在师生的互动当中,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懂得如何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就会有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增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懂得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学会对数学问题的变换化归、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学习题进行归类并且在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能够运用所学编制数学习题。

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切实搞好数学教学,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为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具体措施。

1、为学生创设适合的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首先要有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为课堂教学准备好相关的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从直观上感受知识,对具体、形象知识的感知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讲究一定的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入手进行创设,只有贴合学生实际的情境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对熟悉的事物、在熟悉的环境当中进行探究,学生的身心会更加放松,思维会更加敏捷,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会更快。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也要把握一个度,问题就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以让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得出答案为宜。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经过思考不能够获得答案,会让学生有一种受挫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如果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学生能够直接得出答案,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都对泰姬陵有了一定的了解。它的宏伟壮观令人赞叹,陵寝用宝石镶饰,图案让人惊叹。传说中,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的图案,用大小相同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达到100层。请同学们思考:1、这个图案一共用了多少颗宝石?(1+2+3…+100)。2、第1层到第99层共有多少宝石?(1+2+3…+99)。3、第1层到第n层共用了多少颗寶石?(1+2+3…+n)。进而引入到等差数列的学习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欲望更加强烈。在自主的探究和合作当中,问题的解决会更加圆满。

2、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新课改中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角色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对学生做好引导。

学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自我的探究。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要敢于放手。只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之上使问题得以解决,会更加有成就感。

由于学生的发展还不完善,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例如:思维方向的把握不准、知识的联系能力较差等。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帮助学生突破难题。

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让学生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满足社会需求。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情境探究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两只想打架的熊
智珠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