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方法漫谈

2017-05-24 00:28贺凡超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质点振动课堂

贺凡超

【摘 要】精巧的课堂提问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作为纽带的动态学习体系,把问题设置作为出发点,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力求由潜入深,由易到难,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提问方法

精美的课堂提问,问得巧,问得准,才能启发学生,让学生答得妙、答得全,答出物理课堂的无穷奥妙。同时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长时间处在思维的兴奋点上。有的老师上课时只注重自己讲,平铺直叙,不设置一个问题,一味地“满堂灌”,学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昏昏欲睡;即使偶尔提问,也是低级的、重复的发问,依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时常听学生说:上课我能听懂,可一做题就错。老师抱怨:我讲过很多次了,强调过很多遍了,讲得很透彻了,学生解题时生搬硬套,思维混乱,这些学生还能怎么办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缺少精美的课堂提问,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一个知识点,从不同侧面提问,从不同的角度提问,效果往往会不一样。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形成,设置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集中到特定的现象,概念或专题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导入时提问

新授课教师所讲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发展和提高。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根据新课内容正确设计导入性的提问,就能将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上来,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使学生不感到突然,产生对新课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积极思维,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一般可以用教师提问法,学生练习法,实验法等。

如讲"反冲运动 火箭"一节,一上课先做三个演示试验,老师当众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开口向自己放手,看到气球直向学生飞去,人为制造一点"惊险气氛",活跃课堂氛围.用薄铝箔卷成一个细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内装由火柴头上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细管加热,当管内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细管便向相反的方向飞去。把弯管装在可以旋转的盛水容器的下部,当水从弯管流出时,容器就旋转起来.提问:实验1,2中,气球,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呢 实验3中,细管为什么会旋转起来呢 看起来很小的几个实验,其中包含了很多现代科技的基本原理:如火箭的发射,人造卫星的上天,大炮發射等.应该如何去解释这些现象呢 把生活中的展现在眼前,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诱导式提问

诱导式提问一般用于学生思考问题或做练习题有一定难度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搭设梯子。即必要时教师可提示或缩小思考范围或旁敲侧击以降低回问难度,让回答问题的对象体验成功喜悦的一种提问方式.如木块停在粗糙的木板上,木板一端固定,另一端缓缓抬高,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的变化情况是 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学生对于压力的变化比较清楚,但对摩擦力的变化就很容易出错,故可在设计中增加一个摩擦力的性质的变化情况,以降低难度.我们要强调的是,提问的目的是使原先不能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所提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培养其学习兴趣.因此提问时,教师要真正尊重,关心回答问提的对象,尽量在集体面前多加表扬和鼓励。

三、反诘式提问

学生在理解概念,运用公式时出现偏差,采用反诘式提问方法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密度ρ是物质的固有特性之一,所以对于同一物质ρ的数值物体的体积或质量的变化而改变,它的计算公式ρ=m/v.有的学生认为密度和质量成正比,和体积成反比.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可以采用这样的提问方法:将一块砖劈成体积相等的两半,对于其中的半块质量是多少 体积是多少 密度又是多少 生动形象的解决了问题。

四、类比式提问

在复习课中,学生对物理概念,公式,定律,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容易混淆的地方,这时可以进行类比式提问。不但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而且从共性中了解个性,增加了区分度.如高中物理课本中波形图线的画法就可以设计提问三种画法的优缺点加以比较:

如何根据振动方程画出波动图线 在已知各个质点的振动方程的条件下,分别确定某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置,连接各点,画波形图线.缺点:必须知道各个质点的振动方程,计算较繁。

如何确定特殊质点的位置画出波动图线 在波动的过程中,由于后一质点的振动情况总是落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情况.根据波动的这一特点,当确定了波的传播方向以后,可判定各特殊点的运动方向或将要运动的方向,再确定每一个特殊质点,经过t秒后所在的新位置的各点,就能画出新的波形图线。

如何通过质点运动状态的平移画出波形图线.由波的形成可以知道,质点(振源)每作一次全振动,波就传播一个波长.也就是质点振动一个周期T,由该质点引起的波动状态就传播.当我们确定了原来某质点波形图线,又知道了该质点振动的时间,可以用平移y轴的方法或平移原来波动图线(平移方向与平移y轴方向相反)方法得到新的波形图线。

五、设置悬念提问

一节课即将结束时,对于需要引申的问题,教师指出疑问,让学生充分思考求得课后解决,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使学生进一步消化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综合化,结构化达到巩固,加深的目的.设计一些学生平时不注意和易混淆的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还经常设置障碍,引学生"上当",然后分析"上当"原因,增强学生的"免疫力"。还可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用浅显易懂的提问,生动活泼的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产生疑难,为学生布设解决疑难的阶梯,就会疑则有进,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质点振动课堂
引力作用下两质点相遇时间问题的解法探讨
欢乐的课堂
振动与频率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质点的直线运动
质点的直线运动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振动的快感
一道钟摆快慢问题的错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