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

2017-05-25 00:37郑庆军
教育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之根国学礼仪

文 | 郑庆军

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

文 | 郑庆军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是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学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文化圣地,理应自觉担当起引领社会风尚、引导文化潮流、提升人生境界的责任和使命。多年来,我校在“传承传统文化,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中,创新实施了“三个依托,三个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让学生在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中,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对话、感悟和躬身实践中,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历练和人生境界的升华。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实现了文化建设内涵发展。学校被评为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先进学校和县级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立德树人环境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秉承在建设中创新,在创新中进取,在进取中开拓的原则,实现了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文化理念的和谐共振,彰显了个性发展与志趣高雅的和谐追求,践行了文化熏陶与立德树人的和谐共鸣。西教学楼走廊文化,依托传统文化经典,立足九大载体活动,倾情构建“心”文化书香校园,彰显“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东教学楼以国学经典“仁义礼智信”为主题,每个主题又细化为不同的小版块。墙壁上,经典名言警句、古诗词配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古典文学名著,与造型各异、古朴典雅的装饰浑然一体,置身其中,犹如在五千年的文化中穿行。班级文化建设凸显个性班风与国学文化的融合,墙壁上从古典名人名言中提炼的班风警示语、励志警句,让学生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神韵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洗礼。

依托国学经典诵读,构建立德树人教育平台

为了让学生感受国学经典的美文神韵,构建立德树人教育平台,我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利用“晨读时间”“亲子诵读时间”诵读国学经典。每天晨读十分钟,每个年级规定了相应的读书内容,七年级读《弟子规》《论语》《唐诗三百首》,八年级读《弟子规》《论语》《孝经》;亲子诵读每天二十分钟,分年级规定暮诵内容,七年级诵读经典美文,八年级阅读《唐诗宋词》《水浒传》《三国演义》,由班主任与语文教师通过微信与家长沟通完成。“晨读和亲子诵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学生们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境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激发对母语的亲近热爱,对祖国悠久文化的景仰,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提升亲子之间的感情。

抓好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积极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保证。开展“晨读和亲子诵读”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传统文化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传统美德之根,寻立德树人之根,寻美丽人生之根。

依托校本教材开发,构建立德树人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先进的理念为引领,确立了“依托校本教材开发,构建立德树人课程体系”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让广大教师用育人智慧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过程中,成就美丽人生。

为了让承载传统文化的“五心教育”不落空,2011年3月,《心育桃李》校本教材正式走进课堂。该教材共分忠心篇、爱心篇、关心篇、孝心篇、信心篇五章(二十三节),回应了时代的呼唤,旨在培养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的良好风气。而今,《心育桃李》正成为铸造学生灵魂,陶冶学生情操的教科书。通过开设《心育桃李》校本课程,强化了热爱社会、关心他人的责任意识,养成了自觉参加社会活动、社会服务的习惯;加深了师生、同学间的情谊,形成了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的良好风气;强化了体贴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学生更加珍视父母的关爱之情。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更端正,学习动力更强劲,学习氛围更浓厚。

2011年9月,我们又编辑了另一本校本教材——《礼塑青春》。本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案例经典鲜活,图片就地取材,板块设计和谐统一,内容提示简洁明确,行文风格清新流畅。本书包含了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大部分,涵盖了穿着礼仪、交往礼仪、集体活动礼仪、接待礼仪、公共礼仪等内容。旨在通过《礼塑青春》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礼仪是人类美好心灵的呈现,懂得在社会生活中,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能自觉加强文明礼仪的自我修养,提升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修养,自觉做到知书达礼、举止文明、处世得体,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养、风度和魅力。

实践证明,依托璀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打造科学的教育平台,有助于学校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面向未来,我们将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在前行中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二中学校)

猜你喜欢
之根国学礼仪
“垂”改成“掉”,好不好?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筷子礼仪
追寻乡土之根展现文化之魂——广播文化类栏目的审美追求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礼仪篇(下)
中华之根自在心
论奇幻小说的文化之根——以江南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