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怎样才能不遭人为破坏

2017-05-27 17:03王庆峰
今日文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报案人为摩拜

王庆峰

破坏共享单车事件频频发生,如何保护“无辜”的共享单车?我认为,运营商应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和管理去搞掂。激发市场逻辑,实现行业稳定进化,很多问题将不攻自破。

共享单车的实质是租赁经济,你坐专车,司机就是车主;但你骑单车,没有车主盯着。这种产权和责任分离的状态,让有些人对单车“不怀好意”。

政府主导的公共单车项目,如果有人搞破坏,轻则行政处罚,重则刑法介入。但共享单车具有明确所有权,发现人为破坏,運营商可以选择报案。

然而,人为破坏的原因非常复杂,使用者不一定就是破坏者。满城皆是单车,“活捉”责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轻微的破坏行为一般尚不足以构成犯罪。因此,对于运营商来说,报案往往并非最佳选择。

既如此,在设计和推广单车的时候,运营商就应该认识到这类问题,最大程度地用技术去预防。摩拜的例子很有代表性。有人觉得人为破坏很难抓,摩拜就把产品设计成“防止所有意外情况”,二维码特别设计,你就很难刮花;轮胎实心,你就不能扎带;极简化设计,一个零件都拆不下来;车子极其笨重,想拿去卖都扛不动。再说价值,一代摩拜一辆车的成本达到6000元,偷一辆够不够立案标准?足够!

相反的例子就是其他一些共享单车运营商提供的常规型单车,骑行体验好,但是特别容易被破坏。由此有人得出结论:要设计得防偷防盗防破坏,就要牺牲用户体验;而提升用户体验,就得面临车辆被破坏却难以追责的窘境。对这个问题,我持乐观看法,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未来升级制造出又好骑、又有绝佳防破坏性能的单车,完全有可能。

(颐达荐自《瞭望东方周刊》)

责编:我不是雨果

猜你喜欢
报案人为摩拜
山高人为峰
摩拜推出多项福利,同时发布摩拜助力车
摩拜的宿命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摩拜单车的英国初体验
报案者
黄金佳非法集资案报案金额达53.9亿元
卖地的契约
山高人为峰
人为的“逆行射精”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