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心中应有的热度

2017-05-30 07:51刘良军
党政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青松扣子刘备

刘良军

与基层干部闲聊,一位年轻人说出了内心的困惑:作为刚出校门的年轻干部,要说骨子里没有冲动、理想与激情,那是违心的话。然而事非躬行不知难,别说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就是那一脸不屑的表情,与希望你加入其中随波逐流的暗示,也足可以让你瞬间偃旗息鼓,对向往的诗与远方失去信心。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换言之,就算自称“宅男”“宅女”的标新立异者,也不敢说自己能完全漠视身边的人际关系。况且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内心不存有强大的定力、免疫力和抵抗力,日久天长还真难说不潜移默化地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让自己个性渐渐泯灭,棱角全无。而这,或许也正是一些年轻人宁愿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死也要保持自己特立独行做派的原因所在。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尤其当下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强调的“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等多重标准,让年轻人容易患得患失、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拆

了东墙补西墙”,乃至到最后眼睁睁看着人家捷足先登,而自己往往还“里外不是人”,只能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显然,长期在这样糟糕的心境中生活,结局一目了然,那就是雄心不再、锋芒不露,斗志涣散、意志消沉,甘愿同流合污,“泯

然众人矣”。

是金子总要发光。年轻人如果过早变得世俗,活得庸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去刻意媚俗,自然不是年轻人应有的时代风貌、精神表征和价值追求。尤其在无人处、私底下、夜深时,摸一摸胸口,分明正有一股热血在汩汩流淌,有一种热度在四处漫延。众人皆醉也好、糊涂也罢,自己却需要清醒,不能迷惘,内心坚守的立場、选择的方向,应该是历久弥坚、坚如磐石,而不是松松垮垮、烟消云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能否永远保持心中应有的热度,关键在于坚持、坚持、再坚持。《三国演义》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路人皆知。试想在一两次拜访之后,刘备即打道回府,从此不再与诸葛亮联系,估计也不可能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三足鼎立”的咄咄逼人态势。而刘备之所以能够做到坚持不松懈,乃至近乎“死乞白赖”,一言以蔽之,心中有团火,匡扶汉室,延续汉朝的辉煌。人们常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年轻人如果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或者说扣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时就马马虎虎、浅尝辄止,很难说其当初内心的想法是深思熟虑、再三斟酌后的产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际上,保持内心应有的热度,始终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算一开始有杂音、噪音、刺耳音,但时间久了,只怕“小宇宙”的能量也会变得强大,让他人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进而渐渐形成与自己同频共振、同声相应的可喜局面。别的不论,为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大力开展“光盘行动”,一开始确实有人不置可否,甚至觉得小题大做、虚张声势。然而驰而不息、持续进行到今天,谁又能说珍惜劳动、爱惜食物不正成为社会主义生活新风尚,乃至丰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独行快,众行远。倡导每个人都保持内心应有的热度,咬定青山不放松,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信不但个人的理想、梦想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更因为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包容他人短处、欣赏他人长处的美好成分做基础,整个社会也必将迎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大同景象。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青松扣子刘备
一粒扣子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读懂刘备
团团的扣子掉了
林青松
刘备与徐州
给我一个扣子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Drift Coefficient Estimator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riven by Small Noises
刘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