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除臭技术分析

2017-05-30 10:48高明辉曹治城周光明韩兴连
现代盐化工 2017年6期
关键词:燃烧吸附电离

高明辉 曹治城 周光明 韩兴连

摘要:臭气物质种类繁多,其主要成份是硫化氢(H2S)、氨、四硫醇类等。人体的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都会受到臭气不同程度的毒害。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及新环保法的出台,经济的发展必须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国内对臭气的处理也开始兴起并呈蓬勃的趋势走向。文章对常见除臭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了常见的8种除臭工艺。

关键词:燃烧;化学;吸附;电离;土壤

近年来,国内在治理臭气方面作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研究,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形成了一系列比较科学的建设模式及经验,本研究介绍了常见的8种除臭工艺。

1 臭气来源的分类

恶臭气味是指引起多数人不喻快感觉的气味。恶臭气味来源于工农业生产部门及人们的生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牲畜类产生的恶臭。农牧业的家禽饲养场、屠宰厂、畜牧场等产生的恶臭。如粪臭、腐败臭、烂果臭、鱼臭、野菜臭等都是农牧业生产和加工中产生的。(2)工业中产生的恶臭。产生恶臭的主要厂所有石油化工、农药厂、石油精制厂、橡胶厂、制革厂、涂漆厂、化肥厂等。这些厂所产生的恶臭有硫化物、沥青蒸汽、醛类、烃类、苯类、酮类、胺类、焦油及各种有机溶剂等。其味道五花八门、难以形容。(3)公共设施产生的恶臭。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场、公共厕所、医院等公共设施产生的恶臭,比如消毒剂臭、污水臭、病院臭、医药臭、粪尿臭等。

2 常见的几种除臭技术

2.1燃烧除臭法

燃烧法包括直接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直接燃烧法是将燃料气与臭气充分混合,在高温下实现完全燃烧。从技术方面看,由于恶臭一般是含有99%以上空气的复合成分,因而燃烧法就是在空气中将恶臭成分烧掉。在焚烧过程中,醛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胺、氨等化合物变成氮气与氮氧化物;硫化物被氧化成水、硫氧化物、硫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对于某些恶臭,部分燃烧可能增加排气的臭味强度,所以,采用热力燃烧法处理恶臭时必须保证完全燃烧。为了完全燃烧需要确保恶臭物质与高温燃烧气瞬时充分混合、焚烧温度大于760℃,恶臭气体时间不小于0.3~0.5s。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污水净化厂对来自隔油池、集油井、格栅、浓缩池和脱水机房等设施的恶臭采用热力燃烧法去除,处理气量为3780m?/h,燃烧温度为700~800℃,处理后排气的含碳量小于200μg/m?,在焚烧过程中H2S及硫醇的氧化可以如下一系列反应式表示:

催化燃烧法则是利用催化剂,使得恶臭与燃料气的混合气体在300~500℃时发生氧化反应。催化燃烧法利用了催化剂表面的强烈活性,不仅使反应温度降低,节省了燃料,而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氧化分解时间为0.02~0.03 s,比热力燃烧法快十多倍,因而可使装置小型化。催化燃烧法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以白金为主的贵金属,为了避免催化剂中毒,恶臭气体必须进行严格的预处理。

燃烧法具有主体设备占地少、脱臭效率高的优点,除运行费用高,预处理和辅助设备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缺点外,各自还存在以下问题。

RSH+O2→RS+H02

RS+O2 →R+SO2

O+H2S→SO+H2

SO+O2→SO2+O

O+H2S→OH+SH

H2 +0→OH+H

H+O2→OH+O

OH+H2→H20+H

2.1.1直接燃烧法

本方法的前提是要保证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部分氧化可能会出现臭味。进行直接燃烧需具备如下3个条件:(1)恶臭物质在高温燃烧的空气内瞬间进行充分的融合。(2)保证必要的燃烧温度。(3)保证恶臭物质全部燃烧所需的停留时间。

直接燃烧法适于处理臭气量不是太大、温度高且浓度高的臭气,这类臭气的处理效果比较理想,它的不足就是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

2.1.2催化燃烧法

缺点是只能处理低浓度恶臭气体,催化剂易中毒和老化等。

同时,以上燃烧技术均需要特别注意臭气的爆炸极限,以在除臭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硫化氢和氨气为例,它们的爆炸极限分别为:硫化氢61mg/L、氨气106mg/L,超出爆炸极限的臭气不宜采用该技术。

2.2化学氧化法

催化燃烧法和直接燃烧法均属于空气氧化法,而化学氧化法则是利用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气、臭氧、次氯酸盐等物质氧化恶臭物质,使之尽量变成无臭或微臭的物质。

例如采用臭氧氧化处理恶臭气体时,主要反应式如下所示:

H2S+03→主要反应S+H2O+O2

H2S+03→次要反应S02 +H20

R3N+03→R3N-O+O2

CH3SH+03→CH3-S-S-CH3 +03

→CH3-S03H+02→S02 +C02 +H20

由反应式可知,嗅阈值很低的硫化氢和甲硫醇经过处理后产生的主要气味物质为二氧化硫,它的嗅阈值高达lmg/L,所以经过臭氧处理后臭味浓度大大减轻。当臭氧产量大于0.9kg/d时,臭氧一般要依靠电晕放电方法现场制取,进气为纯氧或预处理后的空气。由于臭氧在高温下容易分解,进气需要清洁、冷却、干燥。尽管常规恶臭气体和臭氧反应的时间仅需7s,考虑到恶臭气体组成复杂,实际运行中,恶臭的浓度、组成状况又会有較大波动,设计推荐值一般为30~40 s。

化学氧化法的优点是去除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缺点是运行费用较高,同时脱臭效率的高低与恶臭气体的组成、浓度、氧化剂和恶臭组分比例等有关,当恶臭气体的浓度变化大时,难以控制氧化剂的投加量。恶臭物质氮、三甲胺、硫化氢等采用臭氧处理和水洗处理可除去臭气85%,但氨只能去除50%左右,因此,仅用臭氧处理还不够,还必须进行水洗处理,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该技术的处理效果稳定但药剂和水耗成本很高。

2.3化学洗涤法

化学洗涤除臭技术是将恶臭气体通过洗涤塔用酸和碱溶液与气体中的臭气分子发生气一液接触进行洗涤脱臭。通常洗涤只能去除可溶或部分微溶于水的恶臭物质,如氨等;酸洗可去除氨和胺类等碱性恶臭物质;碱洗可去除低级脂肪酸、硫化氢等酸性恶臭物质与之中和。一般为了更好地去除臭气中的各类不同的恶臭物质,通常可采用酸洗和碱洗相串联的多级化学洗涤方式脱臭。可应用化学洗涤方法处理的臭味物质包括有机酸、含氮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含卤化物、含氧碳氢化合物等废弃物质。

2.4吸附法

吸附法是研究开发较早的一种除臭方法,它主要适用于臭气浓度低的气体,常用的除臭吸附剂有两性离子交换树脂、硅胶、活性炭和活性白土等。除臭效率和吸附剂与恶臭气体的亲和能力有关,高分子物质比低分子物质容易吸附,吸附效率亦与处理时的温度、湿度有关,在低温低湿时处理效果更佳。

实际运行中,活性炭将恶臭物质浓缩后再进行脱附,使吸附剂得到再生回用。为了加强活性炭对某种恶臭物质的净化效果,还可以采用某些化学试剂对活性炭进行浸渍。根据被浸渍球粒的重量用10%~25%(球粒重量)的磷酸或磷酸铵溶液浸渍活性炭颗粒,然后在适当温度下加热烘干,即可用于吸附臭气物质,经过浸渍处理后的活性炭可以吸附氨、烷基胺(如甲胺、乙胺)、吡啶、甲基硫醇、硫化氢、乙醛、苯乙烯、酚以及混合物。

采用该类型活性炭对含NH380mg/L、二甲基胺10mg/L、甲醛10 mg/L、苯30 mg/L的恶臭气体进行处理,当湿度为70%、空塔速度为90cm/s时,处理出气中NH3<0.5mg/L、二甲基胺<1mg/L、甲醛为2mg/L、苯<10mg/L。

国外对污水收集系统排气采用的活性炭吸附的研究表明,硫化氢和总碳氢化合物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此时,每公斤活性炭处理恶臭气体量为276~735m?,此后,硫化氢的去除率降低为37%,碳氢化合物的去除率降低为71%。

活性炭吸附法脱臭适用范围广,效率高,但由于吸附剂价格昂贵,一般仅用于低浓度场合,通常与洗涤法、化学氧化法相结合,作为最终把关构筑物使用,同时活性炭的再生还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日常维护工作量很大,运行成本相当高。

2.5植物提取液净化法

使用天然植物提取液作为空气净化剂近年来日渐盛行,这种净化法的优点是初期投资非常低,对于无法加盖密封的场合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其除吴效率往往十分有限,很难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要求;由于植物液的供应商有限,大部分依靠国外进口,因此运行费用极高,经测算,以5000m?/h的臭气处理规模计,包含加罩、风管、除臭设备和日常运行费用,该技术的10年总投入是常规生物技术的3倍以上。一般常用作临时或应急除臭措施。

2.6电离除臭技术

电离技术利用高压静电的特殊脉冲放电方式,形成非平衡态低温等离子体、新生态氢、活性氧和羟基氧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迅速与有机分子接触并激活有机分子再将其破坏;或高能基团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活性氧,再与有机分子发生一系列的链式反应,利用反应产生的能量维持氧化反应的进行,使其进一步氧化有机物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及其他小分子,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与其他除臭技术相比,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出现了许多相关产品的代理厂商,但其技术能力往往参差不齐,处理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该技术实际上属于前述化学氧化除臭技术中以臭氧为氧化剂的一种变型技术。

2.7土壤处理法

土壤除臭法是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及矿物质将臭气吸附、浓缩到土壤中,其中水溶性恶臭气体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气则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继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的方法。

最早的生物脱臭就是采用土壤过滤恶臭。土壤结构中因其含有适度的水分、空气和腐殖质,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土壤脱臭时,过滤层由土壤、砂、寒冷纱和玉石组成。该技术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很大,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容易耗尽,土壤容易板结导致处理效果不佳,维护工作量大。

2.8生物除臭技术

生物除臭是通过专门培养在生物滤池内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膜对废臭气分子进行除臭的一种方法。对于水溶性好的污染物利用细菌进行生物除臭降解会得到很好的去除效果;但是该技术的缺点是对于在水中溶解度低的物质,细菌表面的水层将影响传质速率,使处理效率降低。与其他化学除臭法相比,用生物法处理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处理效果好,污染物不会被转移到其他地方,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在国内外均己得到广泛应用。

3结语

目前除臭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我们对臭气处理的认识必须更加重视,加大投入,采用先进的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忠标,金一中.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金至清.恶臭的分析方法及治理技術[J].上海环境科学,1997,16(5):41-45.

[3]芩运华.生物脱臭法及其分类[J].污染防治技术,1993,6(2):7-15.

[4]吴胜恒.恶臭治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机电设备,2002.(2):23-28.

[5]叶芬霞,朱瑞芳,叶史芳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的制备及除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 (8):254,257.

猜你喜欢
燃烧吸附电离
电离与离子反应高考探源
水的电离平衡问题解析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生活,让语文课堂“燃烧”起来
Fe(Ⅲ)负载改性核桃壳对Cu2+吸附研究
炭气凝胶的制备与吸附氢气性能
一起机组极热态启动时恶性运行工况引起停炉的事故分析
你说他说
活化粉煤灰在煤焦油加工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单兵背负式防暴驱散器喷射剂的喷雾燃烧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