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芽灵对烤烟侧芽抑制效果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2017-05-30 10:48顾勇董祥立黄刘亚刘书武孙永波张永辉廖小琳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产质量

顾勇 董祥立 黄刘亚 刘书武 孙永波 张永辉 廖小琳

摘要[目的]研究灭芽灵对烤烟侧芽抑制效果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灭芽灵和人工抹杈对上部叶、中部叶叶面积、抑芽效果、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灭芽灵对烟草具有极显著的抑芽效果。灭芽灵处理的烟株烟叶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结论]用稀释300倍的灭芽灵处理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浓度。

关键词灭芽灵;抑芽效果;产质量

中图分类号S482.8+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5-0017-04

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Mieyaling on the axillary bud suppression of fluecured tobacco an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Method] We research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ieyaling and manual suckering on the upper leaf area, middle leaf area, bud suppression effect, yield and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Result] Mieyaling had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hibiting effects on axillary buds. Mieyaling treatments enhance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Mieyaling diluted by 300 times has better effects than other treatments on promot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Key wordsMieyaling;Inhibiting effects on axillary buds;Yield and quality

基金項目四川省烟草公司泸州市公司《提高烟叶等级结构综合配套技术应用》项目。

作者简介顾勇(1981—),男,四川资中人,农艺师,硕士,从事烟草栽培与生理生化研究。*通讯作者,讲师,硕士,从事烟草生理生化及烟叶质量评价研究。

收稿日期2017-01-03

烟草属于叶用经济作物,生产中为了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一般要对烟株进行打顶[1]。因为一方面打顶可使烟株体内养分的运输积累发生变化,避免生殖生长消耗营养,节约大量养分,改善烟株体内营养状况,使叶片的生长得到充足的营养,促进烟叶的发育和成熟;另一方面,打顶可促进次生根的萌发,增加根的深度和密集度,促使地上部生长良好,增加烟碱的合成,提高叶内烟碱含量[2]。因此,打顶措施是控制烟叶烟碱含量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不同打顶时期对烟叶的化学成分及烟气总粒相物(TPM)含量也有影响,打顶后彻底抹杈是保证烟叶产量、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3]。烟株的腋芽萌发力很强,抹去后还能再生,且生长迅速,手工抹杈费工费时,不但抹杈不彻底,而且抹杈造成的伤口利于病原菌的侵入,容易造成病害传播。同时,由于手工抹杈不彻底而长出的幼嫩芽给烟草害虫提供良好的营养,加重了虫害的发生[4]。应用烟草抑芽剂不仅可以减少用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害发生,避免病毒病交叉感染,而且适宜浓度的抑芽剂对烟草的农艺性状、烟叶产值量及内在化学成分等也有积极的影响[5]。抑芽剂中的局部内吸剂多为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兼具触杀与内吸2种作用。该类抑芽剂主要是抑制腋芽生长点的细胞分裂,作用力强,施用1次后,无需再次施药。且抑芽效果可靠,对烟叶产量、产值、内在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较好。该抑芽剂在烟叶内的残留量低,对烟草也较安全,是目前世界上较成熟、研究较多、应用较广泛的抑芽剂[1]。

目前使用的抑芽剂大多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类[6],浓度过低,抑芽效果差;浓度过高,不仅增加成本,还易产生药害。因此,适宜的药剂浓度才会对抑芽效果及烟叶的产量、质量起到积极的影响。鉴于此,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灭芽灵和人工抹杈对烟草的抑芽效果和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以期获得适宜当地施用的灭芽灵浓度。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云烟97。“灭芽灵”为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烟草抑芽剂,规格型号为25%乳油,属于局部内吸剂,兼具触杀与内吸2种作用。

1.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6年在古蔺县箭竹烟草科技园进行。共设4个“灭芽灵”浓度处理和1个对照,分别为处理A:稀释250倍;处理B:稀释300倍;处理C:稀释350倍;处理D:稀释400倍;CK为手工抹杈。共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种烟30株,株行距为110 cm×55 cm。移栽后70 d对烟株进行打顶,打顶后处理A、B、C、D采用杯淋法施用各稀释倍数灭芽灵,施药后不再补施。CK处理每隔7 d进行1次手工抹杈至烟叶采烤完毕。每小区选定5株作为叶面积调查对象,选定30株作为活芽数及芽长调查对象,于处理后14、28、42 d进行调查。其余栽培管理、烘烤措施按当地优质烟生产要求进行。

1.3数据分析采用DPS v2.0普及版数据处理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中部叶叶面积的影响

施药后42 d,各处理的叶面积增加量较CK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明显。叶面积增加量分别比CK增加13.22、10.84、6.08、8.88 cm2。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间的叶面积增加量无显著差异。

2.2不同处理对上部叶叶面积的影响

施药后42 d,各处理的叶面积增加量较CK均有明显提高,各处理与CK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处理A、B、C、D的叶面积增加量分别比CK增加147.96、158.39、89.79、39.15 cm2。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B的叶面积增加量最大,处理A次之,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其次为处理C、D,处理C与处理A、D都达到极显著差异。

2.3不同处理的抑芽效果

灭芽灵处理对烤烟的腋芽具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活芽数量和最大芽长明显低于CK,均有极显著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A的活芽数最少、最大芽长最小。处理B次之,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其次为处理C、D。处理C、D与处理A、B间有显著差异。

2.4不同处理对烟叶产值和产量的影响

处理A、B、C、D的烟叶产值和产量较CK都有一定提高,产量分别比CK增加178.5、174.0、91.5、18.0 kg/hm2;产值分别比CK增加2 599.5、2 397.0、1 435.5、427.5元/hm2。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B的产值、产量最大,处理A次之,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其次为处理C、D。处理C的产量、产值与处理A、B、D无显著差异;处理D的产量、产值与处理A、B达极显著差异。各处理的均价、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无显著差异。

2.5不同处理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由表5可知,烤烟适宜的总糖含量为18%~22%,还原糖含量为16%~18%,总氮含量为1.5%~3.5%,烟碱含量为1.5%~3.5%,蛋白质8%~15%,各处理的烟碱含量都偏高,总氮含量都在适宜范围[7];处理A的总糖含量略偏高,处理A、B、CK的还原糖含量略偏低,各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在适宜范围。除

烟碱含量随着抑芽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外,其他化学成分含量都呈现出不规律变化。

烤烟适宜内在质量协调性指标:糖碱比6~10,氮碱比1左右,施木克值2.0~2.5。从表5可以看出,处理B的施木克值略偏高,处理A偏高;糖碱比、氮碱比各处理都低于适宜范围。可能是因为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偏高所致。

2.6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比较由表6可知,处理A的总投入成本最大,其次为处理B、处理C、处理D。其中,处理B的增值最大,其次为处理A、处理C、处理D。

3结论与讨论

试验中同一浓度灭芽灵处理的抑芽效果在施药后14、28、42 d内并未出现降低的趋势,说明灭芽灵是一种高效的烟草抑芽剂,只需1次施药就能较持久的控制腋芽的生长。

从对烟株中部叶的叶面积影响看,各浓度灭芽灵处理的叶面积增加量与手工抹杈差异不明显。不同处理间的叶面积增加量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打顶抹杈时期已经处于大田生长的后期,中部叶的生长已经趋于成熟。

从对烟株上部叶的叶面积影响看,各浓度灭芽灵处理的叶面积增加量较手工抹杈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可能是因为该时期的烟株生长旺盛, 抑芽强度的不同导致了烟叶生长的差异。处理间的比较显示,处理A、B的效果最好。说明处理A、B对烟株上部烟叶叶面积的影响优于其他处理。从对抑芽效果影响看,各浓度灭芽灵处理对烟株的腋芽具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其中以处理A的效果最好。说明随着抑芽剂浓度的增加,抑芽效果增强。从对经济性状影响看,各浓度灭芽灵处理的产量、产值较手工抹杈均有一定提高,其中处理B的增产、增值最大。但各处理对均价、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的影响小,差异不明显。对烟株进行手工抹杈,不仅费工费时,而且也不能起到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的效果,所以采用灭芽灵进行抑芽对烟农来说,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从对上部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来看,各浓度灭芽灵处理主要影响上部烟叶中的烟碱含量,综合各数据表明,各浓度灭芽灵处理与手工抹杈相比,对上部烟叶化学品质影响差异不明显。

根据该试验结果,建议当地推广使用稀释300倍浓度的灭芽灵进行抑芽。

参考文献

[1] 陈德鑫,王凤龙,杨清林,等.烟草抑芽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5):792-796.

[2] 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1-105.

[3] 王凤龙,时焦,杨德廉.烟草抑芽剂进展与应用[J].中国烟草,1996(3):34-38.

[4] PAPENFUS H D.運用打顶和控制腋芽技术调节烟叶可用性[J].烟草科技,1997(1):39-41.

[5] 马京民.烟草抑芽剂的分类及施用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6,26(9):35-36.

[6] 韩锦峰,訾天镇,吴军.正辛醇在烟草上的除芽效果初报[J].中国烟草,1982(2):32-34.

[7]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70-174.

猜你喜欢
产质量
衡阳烟区不同移栽时间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