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菌玣kbM基因对其运动性的影响

2017-05-30 04:13伍甜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运动性

摘要[目的]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fkbM基因对其运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源置换方法对水稻白叶枯病菌野生型菌株PXO99A 的fkbM基因进行基因敲除,构建突变菌株ΔfkbMXoo,同时构建互补菌株ΔfkbMXoo (C)。通过运动性试验,确定fkbM基因对运动性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菌株PXO99A相比,ΔfkbMXoo突变体运动性明显减弱,而互補菌株ΔfkbMXoo (C)能基本恢复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运动性。[结论]水稻白叶枯病菌fkbM基因突变能减弱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运动能力。

关键词fkbMXoo;运动性;水稻白叶枯病菌

中图分类号S435.111.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5-014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fkbM gene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on motility.[Method] A deletion mutant of fkbM was generated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ΔfkbMXoo.To construct a complementary strain ΔfkbMXoo (C).Using motiliy test experiment to confirm the effect of the fkbM gene on motility.[Result]Compared with wild type strain PXO99A,the mutant ΔfkbMXoo displayed reduced motility.In complementary strain ΔfkbMXoo(C),changed phenotypes were restored to certain degree.[Conclusion] The fkbM gene mutation of X.oryzae could reduce motility function of X.oryzae.

Key wordsfkbMXoo;Motility;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作者简介伍甜(1986—),男,湖南衡阳人,硕士,从事分子生物学及植物病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12-23

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 of rice)是我国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对水稻危害程度高,这种病害由黄单胞菌属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侵染引起,属于细菌性病害。当水稻被白叶枯病菌感染后,通常会引起水稻减产20%~30%,在发病严重的水稻产地可能减产50%以上[1]。细菌通过鞭毛进行游动,鞭毛是细菌最主要的运动器官,细菌的游动性与致病性紧密相关[2] ,Xoo是单级生鞭毛,fkbM基因位于Xoo鞭毛糖基化岛基因簇上,其上游是糖基转移酶〖STBX〗rbfC基因,orfN、orf1和orf2是糖基转移酶基因,rbfC与orfN、orf1和orf2同源性很高[3] 。研究发现,位于糖基化岛中的糖基转移酶基因〖STBX〗orfN、orf1和orf2对细菌鞭毛运动性有影响[4]。但是fkbM基因对Xoo运动性的影响尚未有明确研究,该研究探索了fkbM基因对Xoo运动性的影响,为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与质粒。

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 5α 菌株及用于互补分析的广寄主范围载体 pHM1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此次双交换突变体的载体 pK18mobsacB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双江研究员提供;含庆大霉素(Gentamicin)抗性基因的载体 pBBR1MCS-5来自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克隆载体 pMD18-T 购买于 TaKaRa(大连)公司。

1.1.2主要生化试剂与仪器。

试验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T4 DNA 连接酶和Taq DNA 聚合酶均购买于 TaKaRa(大连)公司;抗生素均购买于Sigma公司;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购买于天根生物公司(北京);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购买于北京化工厂。试验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及其浓度如下:壮观霉素(Sp)25 μg/mL、氨苄青霉素(Amp)100 μg/mL、庆大霉素(Gm)25 μg/mL。所用仪器主要有电转仪(Bio-Rad公司);PCR 仪(Biometra 公司);PerkinElmer lambda 35 型分光光度计(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

1.2方法

1.2.1fkbM基因突变体自杀载体的构建。以PXO99A基因组为模板,运用Primer 5软件设计引物,LfkbMR:5′-CGGAATTCGTGGGTGCCAATGCTGTT-3′酶切位点EcoR I,LfkbMF:5′ -CGGGATCCGCCTACATGGGACTCGGGA-3′酶切位点BamH I;RfkbMR:5′-CCAAGCTTGAATGGGAAGCATGTGGC-3′酶切位点Xba I,RfkbMF:5′-GCTCTAGAGCCCAGGAATATTCACGATT-3′酶切位点Hind Ⅲ。

扩增fkbM基因的左臂,PCR的扩增程序为先通过95 ℃预变性3 min,再经过30 个循环扩增(95 ℃变性30 s,57 ℃退火40 s,72 ℃延伸5 min),最后在72 ℃进行延伸补平10 min。扩增fkbM基因的右臂,PCR的扩增程序为先通过95 ℃预变性3 min,再经过30 个循环扩增(95 ℃变性30 s,57 ℃退火40 s,72 ℃延伸5 min),最后在72 ℃延伸补平10 min。通过琼脂糖凝胶回收,得到左、右臂基因片段,再通过T4连接酶,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热转化入E.coli 感受态细胞,通过培养提取,获得连接后质粒,即pMD左臂和pMD右臂,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鉴定后,琼脂糖凝胶回收质粒。使用EcoR I和BamH I酶双酶切pMD右臂片段,琼脂糖凝胶回收右臂片段后,与EcoR I和BamH I酶双酶切的pMD左臂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至E.coli 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质粒 pMD左右臂。EcoR I和Hind Ⅲ酶切消化pMD左、右臂,通过Hind Ⅲ和 Xba Ⅰ 双酶切得到左右臂片段,琼脂糖凝胶回收质粒后,与通过Hind Ⅲ和Xba Ⅰ 双酶切 pK18mobsacB质粒载体连接,得到的质粒含有左右臂pK18mobsacBfkbM后,突变体自杀载体成功构建。

1.2.2fkbM基因突变体的构建。

(1)配制PSA 固体培养基,采用划线的方式活化野生型菌株PXO99A,置于28 ℃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2~3 d(防止霉菌污染)。

(2)在培养基中,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 3 mL的M210 液体培养基中,200 r/min 、28 ℃恒温摇床中培养2 d,进一步活化菌株。

(3) 以1%的接种量转接到500 mL的M210 液体培养基中,200 r/min、28 ℃恒温摇床中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OD600=1.0~1.2)。

(4)将含有菌液的培养基取出,置于冰上,冰浴 20 min,4 ℃、5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出倒出菌体。

(5)经过滤膜过滤的10%甘油,先置于冰上预冷,取出的菌体用预冷的等体积的甘油轻轻吹洗3次。

(6)将离心机设置4 ℃、5 000 r/min,对菌体进行离心,收集菌液,去除上清,在离心的最后1次,预留10%甘油轻轻吹洗,重悬菌体,此时该菌体的密度约为1.0×109个/mL。

(7)用TP管进行分装,每管约 30 μL,放入液氮速冻,将剩余的感受态细胞置于-80 ℃冰箱中备用。

(8)吸取20~50 ng 含有左右臂的pK18mobsacBfkbM 质粒加入到前期制作好的30 μL PXO99A 感受态细胞中,用移液枪轻轻吹打混匀质粒与感受态细胞,放入电击杯中(2 mm-gap),用手轻轻振动,使液体沉降至杯底,然后开始电击转化(V=2.0 kV,C=25 μF,R=200 Ω),吸取电击后的混合物加入到含有1 mL LB培养基的TP管中,置于100 r/min 、28 ℃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 6 h后,吸取该菌液,均匀涂布于含相应抗生素的 PSA或 LB 平板上,置于28 ℃恒温培养箱中,倒置继续培养3~7 d。

(9)提取含有突变体质粒pK18mobsacBfkbM ,将其电击转化,导入PXO99A 感受态细胞中,将电击后的混合溶液均匀涂布于含Gm 抗性的LB 平板上,通过抗性初步筛选转化子,放入28 ℃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3~7 d,将能够在Gm 抗性平板上生长的单个菌落挑出,于含10%蔗糖的PSA 平板上划线培养,再次筛选转化子;最终还能长出的菌落,在同时含有Gm 抗性和10%蔗糖的PSA 平板上继续划线培养,还能继续长出菌落,该菌落即为突变菌株。自杀质粒pK18mobsacBfkbM 上含有高蔗糖致死基因sac B,通过筛选能在Gm 抗性和高浓度蔗糖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得到fkbMXoo突变体基因,这是通过同源重组,Gm 等位置换了fkbM基因,最終所得突变菌株基因组中不含有自杀载体及高蔗糖致死基因sac B 的序列,最后通过PCR 扩增来验证突变菌株是否获取。

(10)从这些长出的菌落中,挑选5个单菌落,继续转接到不含Gm抗性的PSA平板上,放入恒温培养箱中,28 ℃培养,每隔2~3 d,从培养的菌中转接1次,连续继代培养20代。再次验证突变体,将培养20代后的突变体均匀涂布到含Gm抗性的PSA平板上,放入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长出的菌落再次用PCR扩增的方法来检测突变体的稳定性。

1.2.3ΔfkbMXoo互补菌株的构建。以PXO99ADNA 为模板,用Primer 5软件设计引物,fkbMF:5′-CC〖ZZ(Z〗AAGCTT〖ZZ)〗GCATGGTGCACGGTCCC-3′酶切位点Hind Ⅲ,fkbMR:5′-GC〖ZZ(Z〗TCTAGA〖ZZ)〗TTACTCCGCCCAAGGCGG-3′酶切位点Xba I 。

以PCR 扩增包括自身启动子的fkbM序列,扩增程序为先通过95 ℃预变性3 min,再经过30 个循环扩增(95 ℃变性30 s,57 ℃退火40 s,72 ℃延伸5 min),最后在72 ℃下对扩增产物进行延伸补平10 min。将扩增出来的PCR产物,直接连接至pMD18-T载体上,然后送公司测序鉴定确认,将确认好的片段连接至pMD18-T载体,采用Hind Ⅲ和Xba I双酶切,通过凝胶电泳回收约1.2 kb 的目的片段,与经过同样Hind Ⅲ和Xba I双酶切的pBBR载体进行回收,将目的片段与pBBR载体进行连接,热击转化至E.coli 感受态细胞,然后用含有Amp抗性的LB固体平板进行筛选,挑取单个菌落,进行PCR扩增,得到含有目的片段的条带,说明构建的互补质粒成功,将该质粒命名为pBBRfkbM质粒。通过电击转化将质粒转入至ΔfkbMXoo感受态中,置于100 r/min 、28 ℃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 6 h。最后涂布于含Amp抗性的PSA 平板进行阳性转化子筛选,得到的菌株为ΔfkbMXoo的互补菌株ΔfkbMXoo (C)。

1.2.4鞭毛运动性测定。

通过划线培养,在PSA 平板活化待测菌株,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M210 液体培养基中,置于200 r/min、28 ℃恒温的摇床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5 000 r/min离心收集菌体,用无菌水将待测菌液稀释到OD600=0.5,取1 μL 稀释后的待测菌液,点接于半固体PSA培养基平板中央位置,至于28 ℃恒温培养箱,培养4 d后,观察待测菌运动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ΔfkbMXoo突变体菌株的构建验证

由于野生的PXO99A菌株基因组内是不含Gm抗性基因的,因此可以用Gm抗性来筛选突变体;由于突变体插入了Gm抗性基因,因此能够在含有Gm抗性的PSA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挑选5个单个突变克隆,在不含Gm抗性的PSA平板上划线,置于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隔3 d转接1次,连续继代培养3代,然后取第3代的培养液,在含Gm抗性的PSA平板上进行划线培养。挑取单菌落,使用引物LfkbMR/RfkbMF进行扩增,PCR的扩增程序如下:先通过95 ℃预变性3 min,再经过30个循环扩增(95 ℃变性30 s,58 ℃退火40 s,72 ℃延伸5 min),最后在72 ℃进行延伸补平10 min。通过PCR扩增的方法进行验证,由于Gm抗性基因比所置换的fkbM基因短约500 bp,所以用PXO99A野生型菌种作为模板的扩增条带要比用突变菌株ΔfkbMXoo菌株扩增条带小约500 bp(图 1)。PCR结果验证显示已获得稳定的ΔfkbMXoo菌株。

2.2ΔfkbMXoo互补菌株的构建验证

配制PSA 平板(含Gm和Sp双抗性),对阳性克隆进行筛选,将单个菌落在培养基上划线,放入28 ℃恒温培养箱培养,每3 d转接1次,经过3代的连续继代培养。从互补菌株中提取质粒作为模板,使用引物fkbMF/fkbMR,通过PCR扩增,PCR的扩增程序如下:先通过95 ℃预变性3 min,再经过30个循环扩增(95 ℃变性30 s,54 ℃退火40 s,72 ℃延伸5 min),最后在72 ℃进行延伸补平10 min。PCR扩增的目标片段长度约为1.2 kb,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图2),再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得到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说明重组克隆已进入ΔfkbMXoo 并稳定存在,互补菌株为ΔfkbMXoo (C)。

2.3ΔfkbMXoo鞭毛运动性测定

将 PXO99A、ΔfkbMXoo 和ΔfkbMXoo (C)分别接入M210 液体培养基中,置于200 r/min、28 ℃恒温摇床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离心收集菌体,用无菌水稀释菌体至OD600=0.5,取1 μL培养液点接于半固体培养基,28 ℃培养4 d,观察各个菌株的运动痕迹,量取各个培养皿中菌体游动的直径长度。培养4 d后,发现ΔfkbMXoo 的游动直径比PXO99A 减小约0.5 cm,丧失了部分游动能力,互补菌株可以基本恢复至野生型运动水平(图3),通过20个平板的重复验证,发现结果重复性良好,说明fkbM基因的突变使菌体的运动能力下降。

3结论与讨论

fkbM基因存在于Xoo基因中的鞭毛糖基化岛的基因簇中,其具体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由于其处于鞭毛糖基化岛基因簇当中,因此可能对鞭毛蛋白产生影响。该研究成功构建了水稻白叶枯病菌鞭毛蛋白糖基化岛fkbM基因缺失的突变体,并构建了相应的互补菌株,发现fkbM基因缺失能够减弱Xoo的运动能力。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fkbM基因是一个甲基化转移酶,分子量预测39 ku。通过对水稻白叶枯病菌鞭毛蛋白的提取,SDS-PAGE与Western Blot检测时发现,分子量大小为45 ku,说明蛋白存在着修饰。另外发现fkbM基因突变菌株鞭毛蛋白与rbfC基因突变体鞭蛋白均能够引起鞭毛蛋白分子量减小。rbfC基因是一个糖基转移酶,根据现有研究可知,丁香假單胞菌的鞭毛糖基化岛基因簇由3个基因〖STBX〗(orf1~orf3)组成,其中orf1和orf2是糖基转移酶基因[4-5],在丁香假单胞菌缺失糖基转移酶基因后,由于鞭毛蛋白缺少糖基化修饰,鞭毛分子量也减小。可以推测fkbM基因或rbfC基因的缺失影响了白叶枯病菌鞭毛蛋白糖基化的修饰,进一步导致水稻白叶枯病菌鞭毛蛋白分子量减小。fkbM基因的缺失,影响了鞭毛分子量的大小,同时已知蛋白糖基化能够影响蛋白的三维结构[6],可以推测当fkbM基因缺失,鞭毛糖基化过程也受到了影响,从而影响了鞭毛蛋白的构象,进一步影响了鞭毛的游动。通过研究fkbM基因对Xoo运动性的影响发现,细菌运动性通常与致病性存在紧密联系。该研究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机理提供了新的发现,能为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机理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EZUKA A,KAKU H.A historical review of bacterial blight of rice[J].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ological resources,2000,15:207.

[2] JOSENHANS C,SUERBAUM S.The role of motility as a virulence factor in bacter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002,291(8):605-614.

[3] 孙艳伟,文景芝,吴茂森,等.糖基转移酶基因rbfCxoo缺失突变导致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表达增强[J].微生物学报,2009,49(6):740-745.

[4] TAKEUCHI K,TAGUCHI F,INAGAKI Y,et al.Flagellin glycosylation island in 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 and its role in host specificity[J].J Bacteriol,2003,185(22):6658-6665.

[5] 〖ZK(#〗TAGUCHI F,OGAWA Y,TAKEUCHI K,et al.A homologue of the 3oxoacyl(acyl carrier protein) synthase Ⅲ gene located in the glycosylation island of 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 regulates virulence factors via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 and fatty acid synthesis[J].J Bacteriol,2006,188(24):8376-8384.

[6] LECHNER J,WIELAND F.Structure and biosynthesis of prokaryotic glycoproteins[J].Annu Rev of Biochem,1989,58(1):173-194.

猜你喜欢
运动性
邵氏“五针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20世纪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特征
姜黄素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炎症因子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姜黄素对大鼠运动性肾脏裂孔隔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冬季项目运动性损伤防治研究
针刺“五泉穴”联合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38例
关于行政执法方式从运动性向制度性转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