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域下以“四力”推动养生旅游发展研究

2017-05-30 04:42沙莎郑嫣茹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四力

沙莎 郑嫣茹

摘要从产业融合角度出发,用产业融合理论,探析养生旅游产业的“四力”影响因子,即市场需求的推力、竞争合作的压力、技术创新的拉力和政策支持的外力,提出“四力”驱动下的国内养生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产业融合;健康产业;养生旅游;“四力”

中图分类号F59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5-0173-03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 analysis of the "four force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alth tourism industry was discussed with the theory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including the thrust of market demand, 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pulling for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external force of policy support. The domestic health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driven by "four forces" was introduced.

Key wordsIndustrial integration;Health industry;Health tourism;"Four force"

基金项目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6SA0032)。

作者简介沙莎(1981—),女,回族,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从事养生旅游、生态旅游、旅游规划研究。*通讯作者,工程师,硕士,从事节能环保研究。

收稿日期2016-12-14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工作压力增大,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健康产业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养生旅游作为一种以养生为主题的休闲旅游模式,是“健康+旅游”的产业融合,兼具健康产业及旅游产业的共性,使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全方位需求,成为盈利能力强、发展迅猛的新兴业态。目前,我国养生旅游产业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笔者研究产业融合视域下的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就“四力”驱动下养生旅游发展进行研究。

1基础理论研究

1.1产业融合

產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1]。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并成为提高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2]。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并提出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推进健身休闲与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互动。

1.2养生旅游

养生旅游是“健康+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新兴业态,维护健康、修护健康和疗养康复的养生旅游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新墨西哥州[3]。我国养生文化历史积淀深厚,如中医药养生、佛学养生、道学养生等理论及民间传承的养生习俗,但养生主题旅游发展却起步较晚。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促进了以中医中药为特色的养生旅游行业发展。

1.3产业融合视域下的“四力”概念

养生旅游是“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出现的新兴产业,促进养生旅游发展的是“四力”驱动(图1),即市场需求的推力、竞争合作的压力、技术创新的拉力、政策支持的外力[4]。

1.3.1

市场需求。是指在特定的地理范围、特定时期、特定市场营销环境、特定市场营销计划的情况下,特定的消费者群体可能购买的某一产品总量。市场需求是养生产业发展的推力驱动。

1.3.2

竞争合作。是指两家经营同类产品或技术、互相竞争的公司意识到双方合作会有更多收益后转竞争为合作的情况,双方销售额都会因此有所增加。竞争合作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经济型动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竞争是无法避免的,只有在竞争中寻求合作[5]、在竞争合作的压力下寻求多元化发展,才是我国养生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

1.3.3

技术创新。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现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会改变产业的竞争方式、价值创造活动和产品特征,是产业发展的拉力驱动;产业发展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

1.3.4

政策支持。是养生旅游产业发展的直接外力驱动。我国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引导,养生旅游平稳发展是政策支持的外力驱动结果。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提供观念、政策、管理、资金导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我国的养生旅游产业发展。

2我国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养生文化历史积淀深厚,但养生旅游发展却起步较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兴办的疗养院和20世纪90年代末期兴盛的温泉旅游已具备养生旅游的部分特征,但严格意义上的养生旅游始于 2002 年海南省三亚保康复旅游和南宁中药养生旅游,随后在四川、山东、黑龙江等地发展迅速,于2007 年成为全国时尚旅游热点。国内旅游度假区越来越多的今天,许多度假区纷纷加入“养生”元素。

目前,我国养生旅游存在以下问题。①市场需求巨大,蕴涵巨大潜力,发展空间大,但是我国养生旅游度假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②竞争合作能力差,缺乏科学的发展模型指导,呈康养主题空心化发展状态,只有概念引入,无发展实体,缺乏主题品牌引进。③缺乏技术创新,国内养生主题项目目前较少,多停留在概念营销上,且多以复合地结合旅游、休闲、养生、会议、度假、康体运动等方式出现,仅仅是在观光旅游与度假休闲旅游的旅游项目上加上养生项目。④政策支持不到位。规划不到位,部分养生旅游目的地缺乏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彼此之间的串联和组合还比较少,缺乏系统性;管理不到位,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形成多重管理;基础建设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监管机制不到位,我国的旅游监管存在着重视不够、职能交叉、监管力量薄弱及职能手段有限等问题[6]。

3以“四力”为驱动推动养生旅游发展

3.1以追求健康和养老的市场需求为推力驱动

3.1.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养生旅游发展的推力驱动。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步入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旅游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国民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欲望强烈,单纯养生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产业融合时下发展迅猛的休闲旅游,养生旅游迎来发展机遇。养生旅游市场需求体现在健康需求和养老需求两方面。

3.1.2

健康需求。高速发展的经济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前所未有地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影响,健康消费将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继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据统计,2014年有近10万大陆游客到台湾接受医美健检、疾病治疗服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每年在国外的健康医疗消费超过50亿元。从养老需求方面来讲,当前我国已进入或即将步入老年群体的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将成为养生旅游的主体市场之一。

3.1.3

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国养生旅游市场需求巨大,目前正处于全球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过程中,国家已将养生旅游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养生旅游的推力,推动我国养生旅游迅速发展。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养生文化和中医药资源,是最具吸引力、最具开发可行性的文化资源,为“健康产业”“旅游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多产业融合提供了文化基础,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旅游创造了优势。

3.2以同业者竞争和跨业联合的竞争合作为压力驱动

竞争合作形成养生旅游发展的压力驱动。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在市场经济下,在竞争与合作的压力中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者成本最低化,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推动养生旅游发展的经济性动因。

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境外无数知名医疗养生机构也入驻我国,尤其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境外医疗旅游强国,如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德国、瑞士、土耳其等,争相进入我国,宣传本国的特色医疗资源,招徕我国游客赴其境内参加医疗养生旅行。日本德岛县于2010年面向我国游客推出了“糖尿病检查游”,韩国在全球建立的第一个“韩国医疗观光服务中心”落户青岛。

我国在养生旅游方面有众多优势,如享誉世界的中医、中药、传统养生方法,各类优质的养生旅游资源禀赋及廉价的服务业劳动力资源,过剩的高端医疗设备及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医院等。而发展医疗旅游业有着可观的经济收益,能拉动经济增长,还能创造大批就业岗位。因此,我国养生旅游需要在竞争合作的压力下发挥出自身优势,借鉴养生旅游强国的发展经验,结合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各产业类别和线上线下资源,不断优化旅游产业链和协同价值链;在中心、口岸城市建设聚客平台,深耕旅游资源大省,加快整合优质旅游目的地资源,形成具有差异化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组合,构建特色品牌,并积极谋划国际布局,提高国际化运营水平和竞争能力。

3.3以科技创新的智能化创新为拉力驱动

科技创新是养生旅游发展的拉力驱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依托科技创新打造健康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极度重视高端科技创新并投入大量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据统计,跨国医药企业、世界500强中的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往往占其销售收入的10%~15%。美国辉瑞公司一年研发费用近80亿美元。技术领先优势使得发达国家健康产业一直是全球市场主导角色。ESI数据库显示,1998—2007年全球产出医学科技论文达360万篇,近1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化学奖中的大多数成果都与生物、医疗和健康产业相关。

随着科技的发展,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不断出现科技创新,养生旅游医疗技术和差异化发展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想要将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需以科技创新为保障,利用好智能化创新形成的拉力驱动,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培育具趋势性、引领性、成长性的旅游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研究创新“互联网+”“旅游+”“健康+”的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构建特色化、精品化、高端化、国际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其次,要深度融合优势资源,形成休闲、度假、康养、文化、娱乐、教育、体育、购物等功能型、复合型的产品体系。最后,要有特色高水平医疗资源条件和优势的产业基础,包括技术资源支持和专业人才集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持。

3.4以政策支持的良好政策环境为外力驱动

政策支持是养生旅游发展的外力驱动。养生旅游整合了国家或地区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资源,涉及各行业、多环节、多领域等利益方面,需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和支持。纵观各国医疗养生旅游发展历程,政府政策支持成为重要的外力驱动。通过政策引导,如土耳其建立医疗旅游产业园、印度提出2002国家健康政策、泰国制定2004医疗旅游发展5年规划等推动养生旅游的发展。构建政府平台,如新加坡政府成立了一个跨机构的官方组织“新加坡国际医疗机构”为前来求医者提供资讯和一站式服务。

发展我国的养生旅游,需要积极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政策环境。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应重视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落实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推进计划的编制,切实推进养生旅游发展工作。其次,建立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形成部门联动格局,推动健康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再次,加大金融及保险扶持。鼓励引进金融业支持养生旅游,创新发展养生旅游信贷产品;整合各相关部门产业发展资金,形成对养生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旅游项目建设的全面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丰富和完善金融产品,加强对养生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出各類金融旅游产品促进旅游消费;依据旅游企业和旅游者需求,开发旅游市场保险产品。最后,落实优惠政策。重点落实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政策,做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联动协调,落实养生旅游的产业扶持政策、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等,保障公平竞争环境,助力养生旅游发展。

4结论

我国养生旅游发展并未上升到“养生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高度,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相对独立发展,关联性弱。我国养生旅游业与泰国、印度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尚处在发展中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在产业融合的视域下,研究“四力”驱动作用,以追求健康和养老的市场需求为推力驱动、以同业者竞争和跨业联合的竞争合作为压力驱动、以科技创新为保障的智能化创新为拉力驱动、以政策支持的良好政策环境为外力驱动,推动我国养生旅游的发展,推动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罗月江.互联网产业与传统零售业产业融合度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2] 雷翔.安防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发展现状[J].中国安防,2016(4):26-29.

[3] 郑海燕.基于养生视角的罗浮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2):214-217.

[4] 赵云云.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养生旅游集群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1.

[5] 汤少梁,王高玲.从竞争合作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医药企业竞争战略[J].上海医药,2008,29(4):150-152.

[6] 刘晓燕,叶银宁.终南山地带休闲养生旅游模式的开发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5):228-231.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四力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践行“四力”锻造新闻精品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