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对策探讨①

2017-05-30 10:48萨茹拉贾曼莉
中国商论 2017年29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内蒙古

萨茹拉 贾曼莉

摘 要:内蒙古牧区一直都是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安全生产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国家政策以及资金等都对内蒙古的牧区建设给予了更多的扶持,这就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内蒙古牧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对策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呢?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地探讨。

关键词:内蒙古 牧区建设 金融支持 存在的问题 相应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018-02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个省、市、自治区等也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以及国家政策、资金方面的援助和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占有着我国11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地势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随着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对于内蒙古牧区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相信内蒙古的牧区建设和牧区发展一定能够为当地的居民带来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以下是笔者关于内蒙古牧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对策的简单看法。

1 内蒙古牧区建设目前的发展状态

国家近些年来对于牧区建设投入了许多的政策扶持,内蒙古牧区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发展成就。笔者就内蒙古牧区目前的发展状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总结。

1.1 内蒙古牧区的居民的消费方面

内蒙古牧区居民的消费结构在20世纪末已经基本完成了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21世纪正逐步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迈进。生产型消费构成下降,享受、发展型消费的比例不断上升,居民的各类消费品的档次也逐渐提高。[3]除此之外,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明显提高。

1.2 内蒙古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由于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自然灾害较为严重,所以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是以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改善牧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维护和促进牧区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主。而从近几年开始,尤其是2017年,内蒙古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转向交通、网络设施等的现代化设施上来,为促进牧区的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服务。

1.3 内蒙古牧区的畜牧业等经济发展方面

众所周知,以往的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大都是依靠畜牧业带动的,经济结构模式较为单一,而这种传统的、单一的经济模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但是,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和发展,牧区的畜牧业已有原本的传统的模式逐步融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畜牧业成为一条流畅的产业链,有效加快了畜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内蒙古经济的发展。

1.4 内蒙古牧区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由于内蒙古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对疾病等意外事件的应对能力有限,加上牧区人口居住分散,生活环境中影响健康和安全的隐患多,公共卫生服务落后,地方病、传染病易发,牧区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问题突出。部分牧民面临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极差。近年来老龄化问题的出现,牧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牧区集体经济极大地削弱,社区养老运行状态差,农村牧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很不理想[3]。

1.5 内蒙古牧区的教育方面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改善牧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牧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以及牧区教育的质量,从而促进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内蒙古牧区教育政府为牧区教育吸引更多教育人才,在2017年将继续实施牧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2 内蒙古牧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2.1 内蒙古牧区建设中及时的金融支持能够促进牧区经济发展

任何地方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援助,牧区经济发展自然也不例外。内蒙古牧区建设中金融的支持,能够帮助牧区实现其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化,使得经济模式能够不断得到优化、规模不断扩大。这种规范化、科学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能够推进生产、销售环节的进行,从而保证牧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2.2 内蒙古牧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能够使得牧区生活环境不断得以优化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的大环境之下,內蒙古牧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网络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普及。但是,内蒙古地区仍然存在很多基础设施等比较薄弱和落后的牧区,不仅设施较为老化,维权更新速度也特别慢,如此一来,就很有可能对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发展的水平以及经济发展形成牵绊。而牧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的投入,能够为牧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现代化的设施建设和环境,为牧区经济发展带来更为通畅、便利的资源。

2.3 内蒙古牧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能够加大在教育上的投入,提高牧民文化素质

加大内蒙古牧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能够使得政府部门以及当地的居民加大对学生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使得接受教育的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科学的知识,还能够使得广大牧区的牧民掌握更多关于畜牧业养殖的现代化的知识技能,让牧区的建设更能接近科技主流和文化主流。

2.4 内蒙古牧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能够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谐

由于内蒙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虽然土地面积较大,但是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扩展速度也非常快。而且其水土流失遗迹水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较为严重,自然灾害也十分频繁。近年来,随着人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政府也加大了内蒙古牧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整体来说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倘若能够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那么,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区域就可以加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力度,维护内蒙古牧区的生态稳定和平衡。

3 内蒙古牧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对策

内蒙古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拥有着多样化的民族特色。因此,内蒙古牧区建设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首先,内蒙古牧区建设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内蒙古地区的农村占地面积较为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也就使得当地的居民分布较为分散,对内蒙古整体的牧区建设实施十分不利。

其次,内蒙古牧区建设具有民族性。在内蒙古牧区的人口比例中主要是以蒙古族居民为主,由于蒙古族傳统文化、习俗等影响,使他们养成了中骑射等身体素质类的联系,而对于教育方面则较为忽视。因此内蒙古牧区的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对于现代化技术等的掌握也有一定的限制。

除此之外,内蒙古牧区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牧区建设中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和落后,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等也较为传统,而且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正趋于逐渐加大的趋势。

近年来政府对于内蒙古牧区建设的关注和扶持,内蒙古牧区的建设虽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这成效背后所隐藏的依旧十分严峻、各种设施建设、制度建设等依旧不健全、不完善的牧区形势。除此之外,再加上内蒙古地区自身的生态环境的劣势,用于耕地的面积逐渐减少,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被破坏、污染等问题不断恶化,使得内蒙古牧区建设所面临困难更为复杂。随着对于内蒙古牧区建设金融支持的落实,也为发展和建设带来了曙光,各个政府部门也应该及时、有效地利用这一机会促进和实现牧区建设和发展。就内蒙古牧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对策而言,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3.1 完善扶贫资金的管理制度

对于资金,尤其是扶贫资金的管理制度,是发挥牧区金融支持作用最大化的基本举措。因此,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区域必须完善扶贫资金管理的制度、加强对于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管力度,从而推动牧区内部贫困旗、县等涉农资金的统筹和整合工作。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在牧区内部展开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听取来自基层牧民的意见和呼声,加大在对金融资金等审计时所发现问题的整改、矫正的力度,做到对于那些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零容忍”和“绝不姑息”。

3.2 把握内蒙古牧区建设的重点,适应经济新常态,从而促进改革政策的实施

要想将对牧区建设金融支持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效益,结合各个牧区自身的资源、人员等的实际情况,将其配置等最优化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整体大的环境之下,不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还要注意广大牧区牧民的要求,与此同时,要及时、准确地把握牧区当地的资源优势、把握居民消费转变的方向和时期,从而使牧区建设中的资金支持能够物尽其用。

3.3 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姿态,切实服务于内蒙古牧区建设任务中去

要想发挥牧区建设中金融支持的作用,政府部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必须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招商引资等政策的实施。

3.4 与各地做好沟通、交流,相互扶持,提高内蒙古牧区建设的经济活力

搭建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平台、做好环境配套以及加强口岸与腹地联系是实现牧区建设中金融支持效益的有效途径。任何独立的经济发展都是不长久、难见其效的,因此,做好与内地或其他地区的经济沟通、交流,保持贸易往来和资金流转,能够有效激发内蒙古牧区建设的活力,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的发展,在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的省市都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实现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内蒙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者,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却一直较为缓慢。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对于内蒙古牧区建设的关注以及技术、金融方面的扶持力度都在不断提高,内蒙古牧区建设的企业或单位应该及时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内蒙古人民的健康、便捷生活、为社会发展做出有力的贡献,使内蒙古牧区建设成为一件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 初海英.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支持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8).

[2] 舒景慧.金融扶贫发展实践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6.

[3] 斯日吉模楞.基于供求视角下的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MZXJD006)。

作者简介:萨茹拉(1969-),蒙古族,内蒙古巴盟五原县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牧区金融、银行会计方面的研究;贾曼莉,经济学博士学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商业银行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