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性别歧视词的语义和语源探析

2017-05-30 10:48韦晓曙谢媛媛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语源偏见性别歧视

韦晓曙 谢媛媛

摘 要: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主要是针对女性的歧视,在语义上通常表现为阳性词的泛化、女性语义减损和隐喻中的女性歧视现象。同时,一些常用词如“家庭妇女”“老处女”等的演变过程也揭示出近几个世纪女性地位的变化。由于性别歧视语的形成有着复杂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因素,因此,要消除性别歧视语更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性别歧视;偏见;泛化;语义减损;隐喻;语源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3-0016-05

性别歧视(sexism)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女性主义者受种族歧视(racism)一词的启发而创造的词汇。[1] 《新牛津美语词典》(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将sexism定义为“prejudice, stereotyping, or discrimination, typically against women, on the basis of sex”[2],意思是性别歧视是基于性别的偏见、刻板印象或歧视(常针对女性)。因此,习惯上所说的性别歧视指男性对女性的歧视。

自古以来,性别歧视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体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语言中,也能找到很多相关例证。目前,国内外学者如杨红梅[3]、李诗平[4]、萨拉·米尔斯[5]及S. 肯尼森[6]等已从构词、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相关探讨,但总体来说,因覆盖面较广,诸多分析还不够深入,且未追根溯源。因此,本文拟从语义和语源的角度挖掘英语中女性性别歧视词的特点、历史及其成因。

一、从语义看性别歧视

英语中有不少性别歧视现象,常表现为使用不对称、不平衡、不准确甚至是侮辱性的语言来称呼和描写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阳性词的泛化

性别歧视现象常体现在阳性词的语义泛化上。现代英语中没有一个男女通指的单数代词,因此,英语语法中规定,当指称对象性别不明时,可用he、his、him等阳性代词来指代男女两性。如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再如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此外,英语中也常用阳性类别词来指代男女两性,如用man, mankind等词来指代所有人或全人类。美国《独立宣言》中有一名句是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生来平等),这里的men就包括女性,此用法也常见于谚语中,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以上这些句子被认为是符合英语语法的。尽管受到女权主义的影响,人们现在也开始使用复数词,如they、their、them及people等词来作为指代词,但在实际运用中,阳性词的泛化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这种泛指现象正是一种忽略和轻视女性的历史证明。

(二)女性语义减损

当一个单词与女性相连,该词往往就失去了原本的褒义,而与男性相关的那个词则具有积极意义。先看两性同处于未婚状态下的差异,bachelor指单身汉,暗含着一个男人独立自由并且享受单身状态,带有褒义,而spinster的意思是老处女,给人以缺乏魅力、找不到丈夫的感觉,含贬义。在一家之中,master指男主人,而其阴性对应词mistress除表示女主人外,还可指情妇,含贬义。在社会地位方面,阳性词governor指州长、总督、首脑,而其阴性词governess仅表示家庭女教师。最后,king可表示一国之君,作动词指成为国王,而queen除了表示女王外,俚语中指女性化的男同性恋者,作动词则指女人专横跋扈。从以上几组对照词可以看出,英语中确实存在褒阳贬阴的现象。

另一方面,即使是用同样一个词来修饰男性和女性时,其词义也呈现出褒贬的差异。如imposing man可指令人欽佩的男人,而imposing woman指冷漠无情的女人。单词easy用来修饰男性时表示其从容、自在,而修饰女性时则含水性杨花、品行放荡之意。另外,形容同样情况的男性和女性时,用词也会不同。如用hard taskmaster(严厉的上司)来形容要求严格的男经理,而用hard to work for(很难伺候)来形容同样性格的女经理。若某个男士容易动情,就说他only human(只是凡人),而如果该人是女士,则用emotional(情绪化的)。[7]

(三)隐喻中的女性歧视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一个为出发点,可称为“源”,另一个为目的地,可称为“目标”。通过将源域和目标域并置,隐喻可暗示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着事先未被注意到或未被发现的相似性。[8]

英语中就存在着很多隐喻现象,常将女性与动物、植物或食物等相提并论,体现出对女性的蔑视和轻薄之意。如bitch指母狗、母狼、母狐等犬属雌性动物,但在现代英语中常用于谩骂,表示荡妇、恶毒的女人。cat指猫,但也可指狠毒的女人。shrew是一种类似老鼠的小动物,以昆虫为食,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指泼妇。虽也有一些美好的词来修饰女性,如peach指桃子,也可指漂亮女人。cherry指樱桃,也可指处女。tomato指西红柿,也可指漂亮女人。bird指鸟,也可指少女。但这些美好的词都是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青春或贞洁,只是把女性当作一种食物、宠物或性对象以供男人赏玩、享用。由此可见,隐喻中的语言也暗含着对女性的歧视,反映出女性在社会、经济、家庭和话语权中所处的劣势。

二、从语源看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词这种语言形式有其衍变的社会历史根源。语源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科,可通过深入挖掘这些词的来龙去脉,来窥探近几百年来女性地位之变迁。简·米尔斯的Womanwords[9](即女性话语)对此做了深入研究。性别歧视词的分类如下。

(一)女性与家庭

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来,西方女性在家中亦被降到一种从属地位。作为女儿、妻子或母亲,女性的地位都很卑微。她们不仅要听从上帝的意志,还要服从父亲或丈夫的命令,这与中国古代的“三从四德”酷似。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女性没有独立意志,也没有独立的行为能力,因此,即便是婚姻大事,女儿也无权自由选择,必听从父亲之命,而婚后妻子也必全心全意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于女性而言,婚姻和家庭至关重要,这也是她们全部的生活重心。下面将对housewife、hussy和vessel加以阐释。

13到14世纪,housewife指女性协调者、组织者或户主,拥有较大权力。15世纪中叶,该词指一个可娴熟操持家务并节约家庭开支的妇女,尽管其当时的地位比现如今要高,但跟以往比,其影响范围已大大缩小。18世纪,该词降级为一个只顾忙于自家琐碎家务而没有工作和收入的已婚妇女。此变化的原因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那时人们提倡将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区分开,而正是这种划分强化了妇女应待在家中的观念。此外,家庭主妇的地位变化也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关。以往家务活是由未婚的年轻仆人(通常是女仆)来完成,而妻子(家庭主妇)只需在一旁监管即可。但后来,未婚女性开始去外面工作,家务活就变成妻子的工作。常有这样的表达如Im just a housewife(我只是一个家庭妇女),这句话显示家庭妇女地位的低下,因人们并不认为家务活是一种工作,且在人们的印象中,家庭妇女是一个无趣的、毫无价值的人。与housewife相似,16到18世纪,hussy原指家中女主人,但随着政治事务由家庭管理转移到中央政府集中管理,主妇的地位也随之降低。之后,家中的佣人纷纷进入工厂,家务活就只能由主妇承担。到17世纪中期,该词指代乡村妇女。后来,其词意降级为轻佻的女子,含性暗示。19世纪末,该词的含义达到最低点,指淫荡无耻的女人或妓女。此外,隐喻词vessel也反映出女性在家中的地位。该词源于后期拉丁文vascellum,意思是一个小瓶或罐,也可指船。常用该词来指代家中器皿,特别是尺寸大小适合手持的器具,用来盛放液体。1526年,《圣经·新约》英文版本中首次出现weaker vessel这一表达,将妻子比作weaker vessel,意思是非常柔弱的器具。这是将女性描述成容器的一个经典例证,此比喻也暗示女性的权力范围是在家中,尤其是厨房里。

(二)女性与工作

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当时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通常她们在结婚前会从事一些简单的室内工作,如纺纱、缝纫、清洁等,但结婚后便辞去工作,完全靠丈夫生活,因为对她们来说,料理家务就是她们的全部工作。然而,男性往往外出从事复杂、重要的工作,掌管着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国家大事,处于统治和支配地位。如spinster源自中古英语spinnen的字根spin,to spin的意思是纺纱、旋转。后缀-stere最初指女性职业及从事该职业的女性,但随着男性接任女性的传统工作,该后缀也同样用于男性。之后,该后缀又变化为-ster,用于阳性或中性词,含贬义,如gangster(歹徒)、huckster(叫卖的小贩)、trickster(骗子)等,但spinster却是例外。14世纪中叶,spinster出现于英語中,指纺纱女子。17世纪时,在英国,spinster变成未婚女子的法律代名词。原因有二:(1)纺织一直与女性密切相关;(2)直到16世纪末,劳动阶层的年轻女子结婚之前都会在家工作养活自己,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纺织女工。因此,spinster就变成未婚女性的同义词。自18世纪,该词用于指过了适龄年纪仍然未婚的女子,此用法沿用至今。那时人们普遍认为,未婚女性一旦过了生育年龄就变成老处女,而相比之下,男人无论何时结婚都不算晚。

再看看governess一词。该词的词根govern最早可追溯至希腊语kubernan,意思是控制、引导,后历经拉丁语和古法语的演变而来。14世纪,governeress出现于英语中,而到15世纪,该词简写成governess。最初,该词指拥有统治权利的女神。1483—1875年期间,该词也指统治一个国家、省份、社区或宗教机构的女性。16世纪末到18世纪末,该词指一个女性掌控另一个人,特别是年幼者。于是,从1712年开始,该词专指女性家庭教师,这种用法沿用至今。由词义变迁可看出女性的地位由高变低,其权利逐渐衰退。相比之下,其男性词governor仍保留着14世纪时的含义,即州长、总督、管理者的意思。目前,由于governess隐含无能、软弱之意,其男性词governor也可指女性州长。

(三)女性与动物

英语中有很多动物词汇可用来描述女性,对年轻漂亮的女性,男人会将她们比作温顺或可爱的动物,如lamb(小羊)、chick(小鸡)、bird(鸟)等,显示其有朝气和吸引力。然对年老色衰的女性,男人竭尽所能贬低或丑化她们,用讽刺的词语描述她们,如old bat(老蝙蝠)、old hen(老母鸡)等,暗示其年老无魅力,含厌恶之意。这些语言都具歧视色彩,因其只关注女性的年龄和外貌,而忽视对女性的智慧和能力等内在品质的尊重与肯定。此外,这些语言都以男人的眼光评判女人的价值,将男性高高地凌驾于女性之上,是对女性的一种轻蔑和冒犯。如cat(猫)一词,几个世纪以来,cat通常蕴含极其消极的含义,尤其与女性相关时。该词源自后期拉丁语cattus,直到12世纪才进入英语。13世纪时,该词比喻任何喜欢乱抓乱挠的人,这种用法不限定性别。但如今,乱抓乱挠被认为是一种孩子气且具有女性特点。据传,魔鬼最喜欢变幻成一只黑猫。15世纪时,黑猫与女巫的组合使该词降级为一个俚语,专指女性卖淫者。这种含义到19世纪却进一步加深,口语中常用cat指女性的阴道,就像pussy这个词即可指猫咪,又可指女性的阴部。到20世纪,cat基本已不带有性的含义,但用来修饰女性时仍含诋毁之意,指一个卑鄙阴险的女人。然而,该词指男性时可表示中性或积极的含义。如cat可指一个男人或家伙,a hep-cat指爵士乐或流行乐圈子中的时尚人物。又如cow和crow,cow原指母牛。16到17世纪初,该词指一个胆小的人(男女皆可)。自17世纪90年代,该词专指女性,指懒惰、粗野的女人。18世纪,该词变成辱骂性的用语,可指任何女性。19世纪中期,其词义进一步恶化,指妓女。到20世纪,其消极的隐含意义加深,指粗野、肥胖、令人厌恶的女人。而crow(乌鸦)源于西日耳曼语。在北欧神话中,乌鸦是死亡女神的象征。由于人们常将乌鸦与死亡、女巫相联系,加上它们黑色的外表及恶毒的特性,到16世纪,该词常用作咒骂用语,指代老妇人,以后则指一个特别不受欢迎、没有吸引力或丑陋的女人。

(四)女性与食物

除将女性比作动物外,英语中也不乏将女性比作食物的现象,且常带有色情含义。这种表达赤裸裸地将女性物化成食物,然而这类隐喻中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客观意义上的相似性,而是人们,尤其是男性在品尝这些食物时联想和想象出来的。[10] 可见,在男性眼中,女性不过是美味佳肴而已,是供男性愉悦的性工具。例如tart源于印欧语系的一个词根,本意是缠绕,扭曲。14世纪,该词由古法语tarte演变而来并进入英语,指一种馅饼(以水果或甜料作馅)。19世纪中期,该词用于对年轻女性的昵称,意思类似于sweetheart(甜心宝贝),其原因大概是人们认为女性甜美可人,也许在男人看来,女人是一小块很快就能吃完的食物。但到1904年,其词意降级为一个不道德的、放荡的女人,常用于谩骂,指妓女。自20世纪30年代,其动词形式to tart(up)指以一种艳丽而俗气的方式进行打扮。这种用法明确反映出一种观点,即不只是妓女,可能所有女性都会用吸引人的外表来欺骗男性。

再来看看水果类的代表如cherry,原指樱桃。16世纪以来,该词表示昵称,通常用于女性,可能源于法语词chérie,意思是亲爱的。19世纪中后期,cherry和cherry pie(樱桃饼)在口语中常指一个有魅力的年轻女性。到20世纪中叶,cherry pie表示容易得到、容易完成的事物,人们认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年轻女性必定淫荡,就像一个成熟的水果以待摘取和(被男性)享用。可能基于此,cherry自19世纪以来就变成了一个委婉用语,指处女膜和处女。

作为肉类隐喻的代表,meat最早出现于897年,原指食物或菜肴(含营养丰富、令人愉悦之意),是褒义词。到900年,该词指吃的食物(与喝的酒水区分开)。1200年,该词可用于比喻中,如短语to be meat and drink to a person,意思是快乐的源泉。到14世纪,该词指以供食用的动物肉,后来就专指除鱼和家禽外的动物肉。也许正是因为该词与肉体有关,到16世纪末,该词就变成了一个低级的口语表达,指作为性爱工具的人体(通常指女性),也可用于俚语中,表示女人的阴道,偶尔表示男人的阴茎。

三、性别歧视语的成因

英语性别歧视语的形成有其复杂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因素。首先,基督教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宗教经典《圣经·旧约》记载着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类是男人亚当,因担心亚当孤独寂寞,上帝就从亚当身体中抽出一根肋骨做成了女人夏娃。后来,夏娃受到一条蛇的引诱偷食了禁果,还累及亚当也触犯了禁令,上帝遂将这二人赶出了伊甸园。这个故事暗示着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附属品,也是人类堕落的罪魁祸首。其次,在西方神话中,女性大多以反面形象出现,如harpy(鸟身女妖,是一种凶残的怪物,头部及身躯似女人,生有鸟翼与鸟爪)、siren(半鸟半女人的海妖,常用美妙的歌声引誘航海者触礁毁灭)、gorgon(蛇发女怪,见到者皆化为石头)等,这些堕落、害人的女性形象也加深了人们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从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农耕社会进入到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化社会。当时,由于男性在体力和文化教育水平上优于女性,男性渐渐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一些地位较高、待遇较好的职位也通常由男性担任,而女性则处于劣势地位,只能选择一些职位和待遇都较低的工作。如前文提到,绝大多数年轻女子在结婚前都在家工作养活自己,而婚后通常就不再工作,只专注于家庭内的琐碎事务,从而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马克思曾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因女性在婚后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只能依附于丈夫,她们在家庭中便无法享有平等地位,同时,女性在社会上也没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因此,她们就成了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男尊女卑的思想进一步加剧,并在语言中体现出来。

四、结语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并与社会密切相联,而语言中的不平等现象正是社会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所潜藏的男女不平等思想的体现。这种性别歧视的观念由来已久,因此,要消除性别歧视语言,最重要的是人们从内心深处开始改变思想,同时,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和偏见的表达,有意识地改变歧视词汇的用法或者用新词将其替换,这样才能维护两性的语言和谐,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显志.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2] Stevenson, A. & Christine A. Lindberg.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M]. Oxford: Oxford UP, 2010.

[3] 杨红梅. 英语性别歧视语的语义特征研究[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2-45.

[4] 李诗平. 性别歧视在美国英语中的反映[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1-104.

[5] Mills, Sara. Language and Sexism[M].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08.

[6] Kennison, S. & J. Trofe. Comprehending Pronouns: A Role for Word-Specific Gender Stereotype Information[J].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2003(3): 355-378.

[7] 刘小雄.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历史文化透析[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6-58.

[8]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 Mills, Jane. Womanwords[M]. London: Longman,1989.

[10] 郑珂. 隐喻视角下的英语语言性别歧视[J]. 台州学院学报,2009(5):43-47.

A Semantic and Etymological Analysis of Sexist Words in English

WEI Xiao-shu, XIE Yuan-y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The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s, the sexist language is usually reflected in the generalization of masculine terms, the semantic derogation of women, and th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in metaphor. Meanwhile, the transitions of common sexist words such as “housewife” and “spinster” also reveal the changes of womens status in the last few centuries. Since the formation of sexist language involves complex traditional culture as well as soci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it is necessary for people to take unremitting efforts in order to eliminate sexist language.

Key words: sexism; prejudice; generalization; semantic derogation; metaphor; etymological

責任编辑 徐 晶

猜你喜欢
语源偏见性别歧视
浅析俄罗斯女性饰品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旅游卫视总裁韩国辉:我对旅行的“偏见”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疯狂动物城》:偏见与包容和谐共存的乌托邦
女性秘书被“标签化”现象探究
泰政客因批副总理“性别歧视”遭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