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亏损的内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2017-05-30 14:52胡阳
中国商论 2017年29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

胡阳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对我国许多企业来说不仅有机遇,也有挑战。企业是我国经济进行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划方向。本文阐述了企业亏损的表现,从全球经济危机、宏观体制和政策等外部经营环境分析对企业造成亏损的原因,从几个方面研究企业亏损的原因,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企业亏损 内因分析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07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站稳了脚步,走在时代的前沿。但也有些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市场经济里处于弱势地位,表现出大范围企业亏损的现象。如果能够在改善外部经营环境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才能使防治企业亏损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对企业亏损原因的探究以及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治理对策,完善企业各方面的制度,防止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困境与障碍,同时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经营者提供思路与建议具有借鉴意义,使我国企业稳步、长久、持续、健康地发展。

1 企业亏损的表现

企业亏损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就是企业的成长速度慢,低于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鼓励的优惠政策雙重作用下,很多行业发展极为迅速,但通常情况下只有小部分企业真正超过了行业平均发展的速度,企业实际上表现的就是亏损。

缺少基本的管理控制系统也是企业亏损较为普遍的表现之一。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大多数企业把经营重心放在了市场开拓方面,从而放松甚至忽略了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不但缺少清晰的战略规划,就连组织结构也是根据需要自然过渡而来的。

2 造成企业亏损的内因分析

2.1 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

(1)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加快了对外发展的脚步,主动跟上并且带领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为国内企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容易受到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干预。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内很多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不少企业业绩不理想。(2)受宏观体制和政策影响。首先,宏观政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跌宕起伏,宏观的经济政策也松紧不一。其次,投资结构不合理的影响。最后,产业的衰退和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导致产业的行业性亏损。

2.2 管理失优

(1)制度不健全。首先,在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对现金的管控不严,造成大量资金闲置或不足。其次,在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很多的问题。再次,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由于企业缺少资金、效益不高、用人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无法引进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科技人才缺少、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影响产品竞争力,使企业亏损。(2)领导层的管理水平不高。有些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在执行中,仍具有较大随意性,可以说是“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内部领导层缺乏有效的监督。在客观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企业领导层素质的高低、力量强弱等对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能够如期实现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3 企业文化的缺乏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为之奋斗的信念,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误区,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还有部分企业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建设,缺乏核心价值观,这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员工的潜力发挥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2.4 投资决策失败

造成企业亏损的主观原因之一就是管理者的决策失误。只凭抽象地估计加上大概之类为依据,不注重征求行家跟科技人员的意见,盲目拍板。投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量等。因此,企业的发展与投资活动密不可分。但是一旦投资不慎,则后患无穷。

2.5 经营失利

当今市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难免会失利,不可能一帆风顺。造成经营失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体现在对市场缺乏深入了解,盲目生产、对买家的商业信用并不够了解,贸然发货,致使钱和商品都无法保证、公关意识远远落后于企业市场的经济等方面。这些都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恶劣影响,甚至造成亏损。

2.6 企业产品因素

部分企业缺乏核心产品,其对于市场份额的占用是不确定的,很容易受政策、经济风险影响导致企业亏损。同时,新产品的研究力度不够、企业设备没有及时更新等都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能力,造成企业亏损的局面。

3 企业亏损的治理对策

3.1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要想使内部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得到有效地实施,就必须打破企业传统内部管理中的局限性。首先,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控”现象,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分配制度,并做到考核及时、奖罚到位。其次,针对人才流失的问题,企业要建立起激励机制,激励科技人员工作,留住人才。再次,提高员工素质,建立培训机制,使全体员工都有机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并且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2 科学调整经营思路

市场经济动态是有变化、有发展、有萎缩、有前进的,并不是默守陈规,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思路也必须要灵活调整,避免教条主义错误。在经营思路的把握上,既要借助外力发展开拓,又要挖掘内部潜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培育产品优势。企业决策层必须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保持清晰的头脑,合理控制投资风险,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

3.3 重视营销策略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广告宣传、新闻媒体、新产品发布、厂商联谊等社会活动,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知名度,赢得市场地位。要掌握灵活销售,要求企业提高销售人员素质,不但要熟悉经销业务,还要精通企业的产品性能,有捕捉市场信息、发现新产品的技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公关本领,有必要的经济和法律知识。

3.4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市场

想要解决企业融资不畅问题,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对企业来说,需要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金融机构方面,要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合理下放对企业贷款的审批权限;政府方面也要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环境不良的现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市场,为企业搭桥铺路,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

4 结语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要想使企业的经济“扭亏为盈”,则要从企业的各个方面全面抓起,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于不断创新,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大研发投入。要不断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要求,改变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严重的现状,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让企业在市场中立足脚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加速发展,扭转亏损局面。

参考文献

[1] 廖保平.国企亏损攀高到底是谁惹的祸[N].中国企业报,2006-04-05.

[2] 白天亮.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N].人民日报, 2008-9-3.

[3] 傅明华.当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

[4] 陈朝龙.中国国企低效率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2.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
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失真与治理对策探讨
清水河的呐喊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河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析公路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原因及治理方法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
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