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背景下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①

2017-05-30 16:44韩娟娟
中国商论 2017年29期
关键词:郑州市发展

摘 要:随着消费的升级,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也在迅速发展,既给都市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挑战。消费升级背景下的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也适应了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尚处于初步探究阶段,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要想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各个方面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消费升级背景下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对策,以此促进郑州市都市农业不断创新发展,打造宜居生态都市。

关键词:郑州市 都市农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143-02

1 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1.1 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

根据农业“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打算在郑州全市建设10个万亩以上的都市农业示范区,从 而达到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建设30个3000亩以上的特色園和60个500亩以上的特色项目,以此促进都市农业的特色化发展。并且对划入市重点规划的都市农业示范区给予一定的财政政策支持,每年大约给予1000万~3000万的资金扶持。据统计,截至2013年,总共投向10大示范区资金达52.88亿元,而投向特色产业园和产业项目的资金达27.89亿元。目前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已经有15家企业入驻累计投资额达24亿元,充分展示了都市农业示范区的示范性作用。这表明都市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为郑州市农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1.2 农业产业化集群式发展方面

不断发展竞争力和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并对这些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和上市,以此扩大企业农产品加工规模,实现农业的产业集群式发展。当前郑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总量已经高达四百多家,其中包括大约80%的市级企业和13%的省级企业,当然剩下的7%都是国家级和上市企业,所以全市农产品加工实现了500多亿元的销售总收入。不仅如此,全省已经拥有11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像三全、思念这样具有代表性的速冻食品产业集群已经拥有全国大约50%的市场占有率。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郑州市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式发展方式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发展。

1.3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

在大力开展农业发展调研的基础上,对都市生态农业进行合理的规划。积极发挥都市农业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加强都市农业的生态保障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进嵩山养生农业示范区、滨河休闲农业示范区、邙岭体验农业示范区等五大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城市周围植物及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营造宜居生态环境。大力促进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的发展,刺激市民走入农村,体验农村良好的环境和绿色健康的农副产品。据有关资料统计,郑州市在2013年已经拥有139家登记在册的休闲农庄,促进了农民大约3万多人的就业,并且达到800多万人次的一个年接待量,实现年经济综合收入10亿元。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实现都市农业全方面的发展。

2 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农产品无一例外也出现了大量的安全问题,这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郊及近郊农业一般大都位于城市的边缘,农产品种类多以瓜果、蔬菜为主。当然,在有些地方也会分布的有畜牧业和养殖业。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和水资源污染会严重的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大量化肥、农药、添加剂、催化剂的使用影响农产品质量,例如“瘦肉精”事件,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甲醛白菜”和“蓝矾韭菜”事件,农药残留。以上出现的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体的健康。郑州市虽然在农产品检测方面加大了力度,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

2.2 基础设施较薄弱问题

郑州市目前还处于城市发展的上升阶段,与其他较发达的城市相比,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基础设施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公共交通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分布在城郊的村庄至城区的道路已经实现了公交通车线路,但是由于城郊村庄分布不集中,生态果园,农家乐的布局较于分散,使得单一的交通线路根本无法满足市民的休闲需要。(2)公共设施方面。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已经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断追求生态化、健康化的生活方式。而农家乐和农业观光旅游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在停车场、住宿、厕所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上的不完善,使人们普遍感觉不到都市农业发展带给他们的便利,相反却使人们苦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而出现“来了一次不想来第二次”的想法,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都市农业不能持续健康发展。

2.3 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

目前虽然郑州市结合了我国国民经济对农业的总体要求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精神对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并没有实现大幅提升,并且无法使农业与其相关服务业以及工业实现关联发展,这就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郑州市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注重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结合发展,从而无法突出地域特色产业。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断实现农业产业的延伸发展。产业布局上由于受传统农业产业布局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产业布局较于分散,无法实现规模化大生产,并且不能突出各个地区的品牌和特色。这就难以实现郑州市发展高档化、规模化和集聚式农业的发展要求。

2.4 相关体系和制度不完善

目前,郑州市正处于都市农业发展的初级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相关保障机制,在规划、科技、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缺乏成熟的发展体系,这就出现了规划乱局,科技水平低,政策扶持力不够,资金投入不合理等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现象,无法与都市农业的发展相适应。并且在土地制度上,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适合农业产业化大经营,导致农业生产无法实现规模化。如果不能够建立成熟完善的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不对原有的土地制度进行必要的创新,那么都市农业就不会得到持续的发展。

3 郑州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当前都市农业发展遇到的瓶颈现象,应该从出现的各个问题中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针对性的解决各项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的促进都市农业迅速健康发展。以下是主要的几项解决对策和措施。

3.1 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

首先应解决土地污染和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保护水资源和农业用地,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生产安全,主要措施是对水源周边地区的“三废”进行达标处理,在处理达标之前禁止排放;其次是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引导和教育,避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滥用添加剂,导致出现农产品安全问题;最后是政府及执法部门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制造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违法加工制造农产品的企业和个人的打击力度。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的检验检测水平,加强认证平台的建设,从而建立起健全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满足人们健康饮食,实现都市农业健康迅速发展。

3.2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不断完善城市与农村的交通网、运输网和通讯网。大力发展“村村通”工程,加强各个村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使人们更好地体验每个村庄的特色农家乐,满足他们的休闲需要。并且提高农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财政投入,完善像停车场、卫生间、住宿等的配套服务设施,不断解决设施不足带给游客的顾虑,为游客提供便利、卫生、舒适的环境。

3.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产业布局

首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建立专业生产基地,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其次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状况,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农业,提高林业、畜牧业,养殖业产值比重,加强城乡文化的交流,发展地域特色农产品;最后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利用先进的科技既要提高粮食总产量,也要改善农产品质量,为人们提供绿色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在产业布局上,加强农村与农村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建立便利的交通通讯设施,对农业发展统一规划,集中布局,不断改善农业产业布局,实现都市农业产业化集聚式发展,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3.4 加强制度创新,完善相关体系与制度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有效的经济制度安排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要不断加强都市农业制度创新,构建完善的发展体系。郑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可以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状况,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不断进行土地流转和使用制度的创新,在不违背法律许可的情况下,运用先进的管理制度,促进都市农业规模化发展,实现都市农业的产业化大经营。体系构建上,健全相关保障机制,完善农业在规划、科技、资金、政策上的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方面的建设;规划上,政府应履行经济职能对农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用地;科技上,各科研机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政策上,大力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加大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总而言之,只有加强制度创新,完善相关体系和制度,才能为都市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巨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高春雨,邱建军,尹昌斌.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01).

[2] 龚晶,刘娟,孙素芬.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现状分析、经验借鉴与路径探索[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 张莉侠,马莹,谈平.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01).

[4] 许圣道,童媛媛.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5] 李卫芳,陈建成.基于SWOT分析的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师,2012(01).

[6] 吕争.城市化进程中我国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 2012(12).

[7] 王继东.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2).

[8] 张博辉,鄢鸿,张玉书,田国行.都市农业的发展与规划模式研究——以郑州市丰乐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划,2011(02).

[9] 杨仪青.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及途径探析——以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12).

①基金项目:2017年郑州市社会科研调查项目:“郑州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韩娟娟(1989-),女,河南省许昌市人,硕士,主要从事粮食生产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郑州市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郑州市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郑州市公共场所公示语汉英翻译调查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