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科技金融的可视化研究

2017-05-30 16:55陶林宋群胡元贵金玉英
中国商论 2017年29期

陶林 宋群 胡元贵 金玉英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知识图谱法,分析2002年~2017年间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路径,借助CiteSpace软件透析15年来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的研究作者与机构、研究热点关键词演变等情况。

关键词:科技金融 文献计量 可视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173-04

1994年,中國科技金融促进会首届理事会在广西召开,从事金融领域的相关工作者和研究专家在科技金融方面的研究逐渐展开,1999年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年会扩大会议上公布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投资项目达91.1亿元[1],2002年陈涤非[2]从实证研究角度提出科技为金融的发展提供知识储备,金融为科技发展提供资本动力,无论从管理层面还是研究层面都只是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角度出发,直到2009年,四川大学赵昌文、陈发春、唐英凯[3]等人对“科技金融”进行概念性定义,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致得到同领域的研究学者认可,科技金融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开启新的研究。

近年来,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科技金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研究结果,胡苏迪、蒋伏心[4]二人从政府企业科技金融市场三个视角总结了国内外科技金融理论的研究进展,探索了科技金融的发展体系,陆春燕、朋振江[5]二人从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研究重点、体系构成运行机制等方面梳理了科技金融研究的成果,但是没有一个学者从可视化的角度,去探测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路径,本文从知识图谱的角度,将2002年以来的科技金融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以期得到科技金融的研究路径和科技金融未来的研究方向。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知识图谱法对科技金融领域(2002-2017年)知网刊文进行研究。知识图谱,它是一种将数学、图形学、数据可视化结合在一起来显示某一领域知识的研究发展进程的一种研究方法[6],它分为共被引分析和共词分析两种,本文选择共词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该方法是法国计量学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描述使用[7],在科技研究领域,汪传雷[8]等人用CiteSpace软件的共词分析法对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进行可视化研究,本文采取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研究[9]。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研究科技金融领域的现有成果,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检索,2002年~2017年共检索文献3510篇,删除全部约稿、征稿启事、会议记录等无关文献后,剩余2866篇文献纳入分析。数据处理流程如下:数据检索→数据导出→剔除无效文献→文献转换→文献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区图、研究作者可视化、研究机构科可视化等图标。

2 文献综合分析

2.1 发文研究机构可视化分析

在Cite Space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2002年~2017年,Node type 选择“Institution”,阈值设置为Top 30 per slice,选择MST(最小生成树)算法精简网络,最后得到275个节点、47条连线的关键词图谱。1个节点代表1个单独的研究机构,节点连线代表作机构间有合作关系,节点字体越大,代表该机构发文量越高。统计发现:2002年~2017年间,在科技金融领域发文排前10位的机构如表1所示,其中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河北金融学院分别发文18、17、16篇,是科技金融领域的前三位研究机构。

2.2 发文作者可视化分析

在Cite Space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2002年~2017年,Node type选择“Author”,阈值设置为Top 30 per slice,选择MST(最小生成树)算法精简网络,最后得到345个节点、77条连线的关键词图谱。节点代表单独的作者、连线代表作者间有合作关系,节点字体越大,作者发文量越高。2002年~2017年,在科技金融领域发文作者比较零散,科技金融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作者有张明喜、李焱、贾康等。其中,两位科技体制和财政体制研究方面的专家,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张明喜《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影响的经验分析》下载达1627次,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下载达10549次,分别研究科技金融体制及实证研究。

2.3 关键词共现分析

在Cite Space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2002年~2017年,Node type选择“Keywords”,阈值设置为Top 30 per slice,选择MST(最小生成树)算法精简网络,最后得到271个节点、360条连线的关键词图谱。节点为年轮状,蓝色的年轮表示较早的年份,红色的年轮表示最近的年份,年轮的厚度与该年的关键词频次成正比。可以看出,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市场、创业投资等关键词中心度较高,是科技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2.4 关键词聚类分析

聚类中关键词提取基于三种排序算法,TF*IDF加权算法(提取出的关键词代表研究主流)、对数似然率(log-likelihood rate)算法,以及互信息流(MI)算法(后两个算法提取的关键词强调研究特点)。三者相结合,将关键词聚类生成7个类,size代表聚类大小, Silhouette代表聚类效率,0.7以上时,聚类是高效率的,在0.5以上,聚类一般合理。结合聚类表可以看出,类团0包含节点数量最多,且类团内部一致性最强,类团1、4研究主题较为新颖,见聚类表。

3 研究方向与热点变迁

在关键词共现图的基础上,Layout选择“Timezone”,形成关键词时区图,可从图中看出随着时间的演变,学科不断涌现新的关鍵词,形成新的热点和趋势。

根据关键词时区图,可以将科技及金融领域的研究阶段分为三个阶段,2009年前,试点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科技金融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在时区图显示的11个关键词仅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仅部分发达地方有所触及;2009-2015年,系统理论形成和国家层面规划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研究热点有科技银行、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中心、天使投资、科技服务业、风险补偿等系列27个科技金融关联研究热点。这个阶段科技金融的研究迅速发展,先是有赵昌文等教授出版了《科技金融》一书,完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紧接着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具体就是要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还有科技部、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共同出台《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可相对印证。2015年以后,国家战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驱动、创新改革、金融科技等研究热点,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企业创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用金融定义科技,金融在先,科技在后等系列举措相对印证。

4 结语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的视角,运用知识图谱法,对2002年~2017年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分析,主要的得到以下结论。

(1)科技金融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科技金融进入中国至2009年,这一阶段,科技金融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仅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技术创新的部分发达地区的科技金融试点理论,第二阶段为2009年~2015年,这一阶段技金融的研究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形成系统理论并上升到国家层面,以“科技金融”为核心,衍射到科技银行、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中心、天使投资、科技服务业、风险补偿等研究热点,第三阶段为十二五以后,这一阶段为国家战略发展阶段,涌现了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驱动、创新改革、金融科技等研究热点。

(2)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与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是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这两个研究机构相对应的张明喜和贾康老师对科技金融研究领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是科技金融领域的推动主体,中关村是科技金融研究的主要实施地,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驱动、创新改革、金融科技是科技金融研究领域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99理事扩大年会会议纪要[J].科技产业月刊,1999(10).

[2] 陈涤非.金融与科技:在互动中共同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 2002(6).

[3] 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胡苏迪,蒋伏心.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政策含义[J].科技与经济,2012,6(3).

[5] 陆春燕,朋振江.我国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6).

[6] 陈悦,陈超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

[7] 宗乾进,沈洪洲.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和知识来源谱系[J].图书馆杂志,2011,30(6).

[8] 汪传雷,张岩,陈欣.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4).

[9] CHEN C,Hu Z,liu S,et all.Emerging trend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in citespace.[J]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20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