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柱特色烟叶品质特征及区域布局

2017-05-30 10:48潘峰赵东方许灵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风格特征质量评价

潘峰 赵东方 许灵杰

摘要[目的]明确贵州省天柱县不同产区特色烟叶品质特征及分布。[方法]以贵州天柱烟区社会资源和气候条件为基础,对特色烟叶品质特征和发展潜力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天柱烟区劳动力和土壤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具备生产特色优质烟叶的社会经济条件,烟叶生产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天柱片区烟叶外在质量特色明显,化学成分协调,糖含量较高,评吸质量清香风格突出,吸食品质优良。天柱烤烟区域定位为中低山清香型烤烟种植区,为黔东南州烟叶发展的主要潜力区。[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天柱烟叶的特色定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特色烟叶;天柱烟区;风格特征;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0-0042-04

Abstract[Objective]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of Tianzhu County,Guizhou Province were pointed out.[Method] Based on the social resource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ianzhu tobaccogrowing area in Guizhou,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characteristic tobacco leave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Result] Tianzhu tobaccogrowing area had sufficient labor and soil resources,suitable climatic conditions,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for producing high quality tobacco leaves,the production level of tobacco leaves had a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Tianzhu area tobacco leaves had obvious extern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coordinating chemical composition,high sugar content,clear fragrance style,good smoking quality.Tianzhu fluecured tobacco was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grade fluecured tobacco growing area,which was the main potential ar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bacco leaves in Qiandongnan.[Conclusion]The study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characteristic localization of Tianzhu tobacco.

Key wordsCharacteristic tobacco;Tianzhu tobaccogrowing area;Style and charateristic;Quality evaluation

特色烟叶是中式卷烟的原料基础[1-2]。通常特色烟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质量风格特征,这些特点为工业所接受,并且能在卷烟配方特别是中高档卷烟配方中发挥独特作用。烟叶特色与烟叶质量是有着密切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2个特征,烟叶质量是指烟叶的优劣,一般是从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烟叶的安全性5个方面加以考察;而烟叶特色是一种烟叶区别于其他烟叶的质量特征[3]。特色烟叶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品种和栽培措施共同作用下形成的[4-6]。生态环境、优良品种和特色烟叶生产技术这3个方面是决定烟叶特色的主要因素,充分说明“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技术支撑特色”。不同烟区的生态条件、基础设施与经济条件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烟区的生态条件和基础设施也不完全相同,所以不可能在所有的地块都能生产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烟叶[7]。

通过分析总结包括气候和土壤在内的生态环境因子,结合烟叶的品质、工业的可用性及烟叶生长相关因子的综合评价,确定特色优质烟叶的适宜种植区。例如,杨天旭等[8]分析了凉山烟区生态因素与烟叶质量特點,提出凉山烟区太阳辐射较强、日照时数较长、降雨量较适宜是该区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区域特色明显的主要生态学形成因素。许自成等[9]认为,铜山烟区较强的太阳辐射、较长的日照时数、较适宜的降雨量可能是该地区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吃味醇厚的主要生态学外因。明确区域定位,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烟区的生产资源,维护和保持烟叶特色,制定烟区整体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是特色烟叶开发的重要前提[10]。特色烟叶区域划分直接关系着特色烟叶的生产和原料的保证,无论是对卷烟企业还是对产区,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11]。

贵州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地势西高东低,海拔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12]。天柱是我国三大清香型烟区之一,1980年郑州烟草研究院将其烟叶评吸鉴定为“清香型,香气协调”,从此天柱烟叶成为全国三大“清香型”烟叶之首。近年来,各产区都着力打造自己的特色烟叶品牌,建立以品牌导向的烟叶基地。为更好地利用好天柱烟叶,突显其风格,提升其质量,开展了天柱特色优质烟叶质量与风格特征的分析与评价,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天柱烟叶的特色定位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烟区概况天柱片区(高酿、坪地、凤城、石洞、桐林、南明乡镇)总人口89.0万,其中劳动人口38.2万,耕地面积4.64万hm2。代表性土壤有黄壤、红壤、黄红壤,其中黄壤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气温方面,4月中旬温度稳定通过15 ℃,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中旬,均温达26.5 ℃,整个7月和8月上、中旬的温度均在25.0 ℃以上,9月下旬温度还能保持在20.0 ℃以上。整个生育期的降水为800~900 mm,4—9月份的日照时数为630~750 h,整个生育期的湿度都大于80%,属温暖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能满足烤烟生长需求。

天柱片区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规程为播种期(海拔500 m以下1月5—10日,海拔500 m以上1月10—15日)、移栽期(海拔500 m以下4月5—15日,海拔500 m以上4月10—20日);施肥种类及施肥量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田施纯N 60~75 kg/hm2,土施纯N 75~90 kg/hm2);密度为土烟(100~110)cm×(50~55)cm,栽烟16 500~18 000株/hm2,田烟(110~120)cm×(55~60)cm,栽烟15 000~16 500株/hm2。

1.2供试材料贵州天柱片区各烟区的主产烟叶。

1.3试验设计该研究中天柱各地主产烟叶采样点首先选择代表当地乡镇不同生态条件烟叶生产水平,其次尽可能靠近当地气象站,每个采样点代表1种典型的生态条件,如果1个县取样数超过生态类型数,根据不同生态类型面积大小分摊多余的取样数。品种为该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如1个县有多个采样点,每个点的品种可以不同)。每個样品选取量为5 kg(初烤烟),以上所取烟叶样品,沿主脉分成两份,一份做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另一份用作吸食品质鉴定。

1.4调查项目与方法

1.4.1农艺性状。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YC/T142—1988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各处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烟株10株,观察和记载烟株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取平均值。

1.4.2单叶重。各处理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烟株10株,用清水洗净,将叶置于105 ℃杀青15 min,60 ℃烘干后称重,取平均值。

1.4.3主要化学成分。将所取叶片在48 °C下烘干并粉碎,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蛋白质用近红外法检测,氧化钾、氯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检测。

1.4.4吸食品质评分。叶片切丝、烘丝后卷制成不加香料和不接过滤嘴的烟支,在温度20 ℃、相对湿度60%条件下,平衡水分48 h,按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和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单料烟感官吸食品质方法,采用对比和择优方式相结合进行评吸鉴定。吸食品质委托贵州省质检站进行组织鉴定,参加单位有贵州省质检站,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料部、技术中心的原料所、产品所、工艺所,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及区划组等,参评人员以贵州省局公司评委为主体,包括总分项目组成员。

2结果与分析

2.1天柱片区烟叶农艺性状及单叶重烟叶的物理特性是决定烟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卷烟制造过程、产品风格及其他经济指标。由表1可知,天柱片区烟叶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单叶重均低于全州平均水平,可见天柱片区烟叶叶片整体偏小,而叶片大小通常与田间管理及水肥和光温条件密切相关,这一结果也表明天柱片区烟叶生产较其他烟区仍有很大潜力。

2.2天柱片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

烟叶化学成分是烟叶质量的内涵,烟叶内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烟叶的吸食品质。而烟叶内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品种选育、生态区域选择、栽培调控和调制陈化加工都可以改变其内在化学成分含量。由表2可知,天柱片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糖含量较高,特别是高酿、坪地、石洞的中部烟叶和南明的中、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明显偏高。天柱片区烟叶的烟碱含量整体均在适宜范围,只有南明的中部烟叶和高酿、凤城的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略微偏高。而作为优质烟叶重要指标的氧化钾含量,除南明上部烟叶偏低外,在天柱片区总体都比较高。此外,天柱片区烟叶的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均在适宜范围,但氯离子含量总体有偏高的趋势,特别是上部烟叶。

2.3天柱片区烟叶吸食品质评分

专家评委意见指出,天柱片区烟叶评吸质量总体清香风格突出,吸食品质优良。由表3可知,下部烟叶吸食品质综合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坪地、石洞、高酿、南明、桐林、凤城。具体来看,坪地和石洞下部烟叶在余味和口感指标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高酿烟区下部烟叶则在香气质、香气量和杂气量指标上表现较好。在所测评的烟区中,凤城烟区下部烟叶在上述各个指标上都表现较差。

中部烟叶吸食品质综合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桐林、石洞、高酿、坪地、凤城、南明。具体来看,桐林烟叶在香气量、余味和细柔度指标上优越,而且杂气量少;石洞烟叶在香气质、刺激性上评分较高。结合各烟区的海拔,发现中部烟叶评分会随海拔上升而有所下降,尤其在香气质、香气量、杂气量、刺激性几个指标上下降明显。

上部烟叶吸食品质综合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石洞、坪地、南明、高酿、桐林、凤城。其中,石洞烟区上部烟叶的余味、口感、细柔度都较好,杂气量和刺激性最小;坪地烟区上部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量少;凤城烟区上部烟叶在测评的各个指标中表现普遍较其他烟区差。综合来看,烟叶样品中质量较好的占37.50%,中等偏上的占43.75%,中等的占18.75%,烟叶为清香型,香气质(10)8.2,香气量(10)8.3,吃味(12)9.3,杂气(10)7.7,刺激性(10)7.5。天柱烤烟区域定位为中低山清香型烤烟种植区,为黔东南州烟叶发展的主要潜力区。

3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天柱片区烟叶外观质量特色明显,天柱核心区烟叶的外观质量表现优异,在颜色、成熟度、油分等多个指标上均表现优异;天柱片区烟叶叶片整体偏小,烟叶生产管理仍有很大潜力可以发掘;天柱片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糖含量较高,特别是高酿、坪地、石洞中部烟叶和南明中、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明显偏高;天柱片区烟叶的氧化钾含量总体都比较高,但氯离子含量总体有所偏高,特别是上部烟叶氯离子含量;天柱片区烟叶评吸质量总体清香风格突出,吸食品质优良,其中坪地和石洞片区烟叶表现尤其突出。此外,研究还发现天柱片区内上部烟叶吸食品质与烟区所处海拔呈正相关,而中部烟叶吸食品质与烟区所处海拔呈负相关。天柱烤烟区域定位为中低山清香型烤烟种植区,为黔东南州烟叶发展的主要潜力区。

4讨论

天柱烟叶在1980年被贵州省烟草专家唐远驹研究员发现并送至国家烟草质量认证机构认证,确定香型风格为“清香型”。贵州省轻工业局等单位曾拨出经费进行开发,但因种种原因,终究“深守闺中”二十余载。2005年贵州省烟草区划工作,再次将天柱烟叶开发推到发展的舞台。2006年6月9日,贵州省区划工作专家组再次对天柱烟叶进行评吸,认为天柱烟叶仍具有20世纪80年代的风格特征。2009年6月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对贵州中烟购进的2006—2008年天柱烟叶进行了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和吸食品质鉴定,认为天柱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比例较协调;烟叶整体质量达到中等偏上水平;通过初步感官评吸,天柱烟叶香型为清香型,部分烟叶具有特色香气,具体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2006年,天柱优质特色烟叶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正式批准立项。通过清香型优质烟叶开发项目的幅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助农增收、富民工程及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充分利用现有自然及社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烟叶产业,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资源,解决农村就业问题,逐步解决农村社会稳定及社会日益关注的“留守”等问题,让天柱片区人民共同富裕,对农业产业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遠驹.试论特色烟叶的形成和开发[J].中国烟草科学,2004,25(1):10-13.

[2] 唐远驹.烟叶风格特色的定位[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3):1-5.

[3] 唐远驹.与烟叶特色相关的几个问题[J].中国烟草科学,2013,34(2):1-4.

[4] 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 王洪云,刘洪祥,徐发华,等.大理特色烟叶与不同生态烟区烤烟香型风格的差异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5,36(3):8-12.

[6] 奚柏龙, 卢山冰.发挥山地特色 实现特色突破[J].西部大开发,2011(5):18-19.

[7] 张虹,苏建东,程多福.中国特色烟叶开发之路[N].东方烟草报,2005-06-09(3).

[8] 杨天旭,文俊,陈越立,等.凉山烟区生态因素与烟叶质量特点分析[J].烟草科技,2009,49(5):52-56.

[9] 许自成,刘国顺,刘金海,等.铜山烟区生态因素和烟叶质量特点[J].生态学报,2005,25(7):1748-1753.

[10] 李华锋,邓正平,曾维爱.谈郴州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213-214,216.

[11] 唐远驹.特色烟叶区域划分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2):1-4,9.

[12] 李继新,潘文杰,田野,等.贵州典型生态区烟叶质量特点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1):62-67.

猜你喜欢
风格特征质量评价
傣族舞蹈中基本体态短句的风格特征及训练方法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民族风格特征的云南原生态音乐分类研究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