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构建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效度研究

2017-05-30 00:35刘东光
中国商论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效度商务英语

刘东光

摘 要:本文基于互联网在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中构建虚拟教学共同体,实现了外籍教师、专业教师和行业教师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共同培养。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测试,证明构建虚拟教学共同体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减少学生学习的焦虑度,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关键词:虚拟教学共同体 商务英语 效度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169-02

1 意义

“网络强国”战略的提出,给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在商务领域,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和迅猛发展颠覆了传统的贸易模式,也向商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光需要流利的外语表达,更需要专业的商贸知识;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丰富的实操经验。而作为商务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的教学目前还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授课教师专业的局限性。目前这门课程多是由一名语言类外籍教师或一名商贸专业的中方教师独立授课。外籍教师虽然有较好的语言条件和跨文化知识,但往往缺乏商贸专业理论,也不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中方教师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在语言表达、思维习惯与文化背景上无法为学生创设纯英文语境,而且由于贸易实践经验的缺乏,在实际操作上无法给予学生准确的指导。这样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在课程中无法接受全面的专业指导,毕业后也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本研究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通过构建虚拟教学共同体,实现语言、商务、行业教师在同一门课程中对商务人才的共同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业测试和问卷调查,考察虚拟教学共同体对商务人才培养的效度。

2 虚拟教学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概念进入教育领域,始于20世纪80年代,源自于世界范围内学校改革带来的对学校组织形式的重新认识[1]。“虚拟教学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构成的团体。他们借助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教学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2]。“虚拟教学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整合多元化教师资源、形成互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建构、保障学生学习力与人格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构建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者、助学者、信息流和网络环境四个方面[3]。

3.1 多元化助学者的构成及职责

多元化教师团队可以弥补目前商务人才培养中,教师专业背景单一,无法提供商务、英语、行业等多领域指导的缺陷。基于网络,可以实现同一門课程中多元化教师团队的架构,使语言教师(外教)、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可以跨越时空的障碍共同成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助学者。在虚拟教学共同体中,教师主要角色从传统的传授者、解释者、管理者,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促进者、参与者,具体职责包括:设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包括制作微课),设计教学环节,制定考核机制,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引导和评定(见图1)。

3.2 学习者合作学习,分享与交流

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分角色),每个小组成员由组长来分配不同的岗位职责,小组成员进行岗位化管理和考核。这样,每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岗位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主动、积极的知识建构。这样在虚拟教学共同体中,学生的角色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

3.3 信息流网络运行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支撑就在于以网络环境进行交互学习活动[4]。本研究中由外籍(语言)教师、专业教师、行业专家构成的助学者根据社会需求设定教学目标,甄选教学内容,拍摄或编辑教学微课,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学习任务。学生课前观看微课,完成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输入,建立学习小组,然后在QQ平台进行模拟演练,分角色完成学习任务。形成性考核采用小组互评,行业专家和外籍教师点评的形式。外籍教师针对语言表达的问题在实体课堂进行集中讲解,并进行语言拓展训练。学生依据行业专家和外籍教师的修正意见,再次演练,外籍教师参与模拟练习,并拍摄视频,上传平台。平台上,支持学生和各领域教师的互动(见图2)。

4 效度评估

4.1 假设

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外籍教师、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在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中实现合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4.2 准备

4.2.1 组建课程组

(1)课程组成员:语言类外籍教师1位,商贸类专业教师1位,行业专家数位。(2)任务:本研究项目介绍,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介绍。

以英语水平相似(前测成绩相当)的两个平行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一个班级构建虚拟教学共同体,另一个班按照传统方式,由一个外教单独教学。要求两个班级外教相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相同。进行一个阶段后,对学生进行学业测试,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获得感、困难以及体会。

4.2.2 教学模式设计论证

知识点选择:询盘、发盘、还盘(见图2)。

4.3 实施

(1)实验对象:商务英语151、152班学生,两班学生生源相同,随机分为两班,151班27人,152班28人。在教学实验实施前进行前测,同样,外教用同样的试题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测试,对数据用SPASS 17.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sig.>0.05,方差相等的假设成立,所以看第一行,方差相等的情况,sig.=0.597>0.05,即说明P值大于顯著性水平,不应该拒绝原假设,即指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结果没有显著的差异。商务英语151班(对照组)的商务英语口语课采用传统教学:即由外教独立进行课堂教学。商务英语152班(实验组)的商务英语口语课构建虚拟教学共同体,由外籍教师(与151班相同),行业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授课。

(2)课时安排:第二教学周到第四教学周共6课时。

4.4 数据采集

(1)学业测试考核。考核教师:由另一外教用同样的考题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语言测试。

考核内容:以询盘、发盘、还盘主题相关语言表达,策略认识。

(2)学生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放问卷55份,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5份。

4.5 数据分析

对学业测试成绩用spss17.0软件计算平均值,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表4。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sig>0.05,方差相等的假设成立,所以看第一行,方差相等的情况,sig=0.020<0.05,即说明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应该拒绝原假设,即指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结果有显著的差异。从对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的调查问卷看,对该种教学模式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同学占到76.93%;53.85%的同学认为在价格谈判中,她们在谈判策略的运用和表达的得体性方面有明显提高。另外,所有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都认为行业教师的指导非常必要。

5 结语

本次实验通过构建虚拟教学共同体,实现了外籍教师、专业教师和行业教师在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中对学生的共同培养,通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测试,验证了研究假设,构建虚拟教学共同体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减少学生学习的焦虑度,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但由于本次教学实验进行的时间较短,虚拟教学共同体的特点还没有完全反应出来,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延长教学实验的时间,并从学习者语言使用的流畅性、专业术语运用的准确性、跨文化沟通策略的应用效果等方面,对于虚拟教学共同体的作用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迎.课堂学习共同体——一种值得大学英语教学借鉴的理论策略[J].山东外语教学,2013(04).

[2] 王彦明.教学共同体:一种社会学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2(11).

[3] 赵玲.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05).

[4] 南旭光,罗慧英,张燕.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分析——以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模拟实验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

猜你喜欢
效度商务英语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论翻译伦理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