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文献综述

2017-05-30 00:35闫海龙孔令茜
中国商论 2017年18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社会责任评价

闫海龙 孔令茜

摘 要:近年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一直被学术界和理论界积极探讨。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为切入点,对我国国内现有文献进行总结综述,希望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174-02

据新浪财经网报道,自2006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到2016年,十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32份增长了53倍左右。但在报告质量上依然存在“报喜不报忧”、“报忧不详尽”的情况,报告质量情况依然堪忧。

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概述

1.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自1924年谢尔顿在《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以来,中外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者所提出的概念不尽相同。现有文献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认识并未形成统一的框架,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讨论(黄晓治,2012)。相应的,就大多数研究而论,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定义为与企业利益相关者息息相关的有关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环境、公益事业等事项进行的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就是指针对上述而言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的披露信息内容质量的评价。

1.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可分为两种形式:年度报告内的分散披露模式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模式。由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模式更容易进行质量评价,所以大多数研究者都通过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评价。

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法

就国内现有文献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大体可分为三类主流方法,分别为内容分析法、指数法和润灵事业咨询公司评价方法。

2.1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的报告或相关文件中所披露的字数、句数或者页数进行的评价。该方法认为字数、句数或页数越多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越好。蔡刚(2010)曾对2009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82家企业应用字数内容分析法确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

2.2 指数法

指数法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指数法的基本做法是通过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分类,先分为几个大类,再由每一大类分为若干小类,将每一小类分为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两种,认为定量描述质量优于定性描述,并赋予不同分值,经过分值计算得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最终评价结果。

2.3 润灵公益事业咨询公司评价方法

内容分析法和指数法最大的特点和弱点都是通过对内容的界定的方式而非通过质量特征进行的质量评价,成立于2007年的润灵公益事业咨询公司的评价方法很好地将信息质量特征融入评价体系,是评价方式方法上“质”的飞跃。润灵公益事业咨询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体系从整体性、内容性、技术性三个总体评价指标作为指导,从总体指标之下再分别设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全面性评价,其一级指标包括“战略有效性”、“內容平衡性”、“绩效陈述”、“外部审计”等13个方面,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44个小方面。

3 研究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中国知网上已刊登近年来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文献,目前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文献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3.1 概念易混淆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与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度评价概念容易混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是针对社会责任报告这类的方式作出的披露质量好坏的评价,而社会责任贡献度评价则是对于企业所作出的社会贡献、社会责任大小的评价。现有文献较多使用的词汇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并没有对所研究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作具体的区分定义,这就更加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和研究上的概念混淆。

(1)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既认定为是社会责任贡献度的评价,又认为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李正、向锐(2007)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计量四种方法可归类为:社会责任会计方法、声誉评分法和内容分析法和指数法,然后文章采用指数法进行统计分析。虽然这篇文章一直采用的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计量”一词,但并没有正面阐述通过计量是对于披露质量好坏评价还是社会责任贡献度大小的评价。笔者认为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计量方法中,社会责任会计方法和声誉评分法趋向于是对企业责任贡献度大小的评价方法的总结,而内容分析法和指数法更趋向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法的总结,因为尚未有文章论证披露数量的多少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大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内容分析法和指数法其实并不适用于社会责任贡献度大小的评价。

(2)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认定为是社会责任贡献度的评价。陈玉清、马丽丽(2005)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定义并量化为政府所得贡献率、职工所得贡献率、投资所得贡献率、社会所得贡献率四项指标;刘长翠、孔晓婷(2006)使用“社会贡献率”衡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其实质上都是研究社会责任贡献度大小的文献,而非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文献;李韵婷、欧晓明(2016)参考杨忠智、乔印虎(2013)的做法,通过计量对债权人贡献、对员工的贡献、对供应商的贡献等六项指标衡量对利益相关者的贡献,采用的是社会责任会计方法来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度大小而非评价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好坏。

(3)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认定为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许晓丽(2014)对上市公司公告书、年度报告、临时报告文件进行分析,围绕着披露质量较低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田存志、彭刘灿(2016)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结构的关系,采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度衡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囊括12项打分内容,实质上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定义为披露质量好坏的评价。

从近年研究趋势和研究方法而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一词解释为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简称更加合理,而对于社会责任贡献度的评价采用“社会责任”或“社会业绩”等其他简称或许更加合理。

3.2 分地区、分行业研究如火如荼

(1)分地区研究。李瑞兰、王朝阳(2012)以湖南省2010年61家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平衡性、可比性、准确性、时间性、透明度、可靠度多角度分析,提出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建议;孙文博、霍少云(2014)以河北省2013年48家上市公司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来评价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得出河北省上市公司披露质量参差不齐、相互间差距较大、披露质量总体较低的结论。

(2)分行业研究。陈建芸、刘化妮(2015)以128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指数法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为五大类,18个项目进行评价,得出披露水平普遍不高、披露质量较差的结论;王敏、刘亮(2016)等通过国家电网为例,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电力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披露,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安毅、翟士运(2016)对A股上市的16家银行2010年~201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披露情况和变动趋势,得出总体状况良好,可信度高,呈上升态势的结论。

3.3 研究方向呈现前沿化

孙伟、陈鑫(2016)站在大数据的角度,根据现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通过设计、构建分析平台从而提高信息使用者对披露质量的鉴别能力,最终达到帮助理论界和实务界更好地作出决策的目的。

4 结语

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文献呈现的分行业、分地区和研究前沿化特点,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研究者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热情高涨,研究程度持续深入;另一方面,由于早期研究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和社会责任贡献度评价呈现定义混淆的特点,导致了目前进行实证分析时,采取的变量指标的异议和实证结果的不同,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依旧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黄晓治.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2] 闫海龙.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三重业绩相关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2.

[3] 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

[4] 蔡刚.论合法性,利益相关者与CSR信息披露的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9).

[5] 润灵公益事业咨询.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2009[R].2009.

[6] 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5(11).

[7] 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2002年——2004年度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6(10).

[8] 李韵婷,欧晓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成长绩效——基于行业情境的调节作用[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6).

[9] 行業竞争属性、公司特征与社会责任关系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3(3).

[10] 许晓丽.河南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之友,2014(5).

[11] 田存志,彭刘灿.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机构关系研究[J].科学决策,2016(8).

[12] 李瑞兰,王朝阳.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度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分析——以湖南省上市公司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13] 孙文博,霍少云.河北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8).

[14] 陈建芸,刘化妮.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J].现代商业,2015(23).

[15] 王敏,刘亮,彭洁.电力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8).

[16] 安毅,翟士运,张月月.我国上市银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研究[J].会计之友,2016(24).

[17] 孙伟,陈鑫.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平台设计[J].会计之友,2016(24).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社会责任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