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宝宝类理财产品”需求度的调查分析

2017-05-30 01:03刘艾秋王君洁
中国商论 2017年18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大学生

刘艾秋 王君洁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对“宝宝类理财产品”需求度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宝宝类理财产品”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度与性别和年级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与每月的生活费结余、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所承担风险程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对于理财产品有较大的需求并且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宣传程度对于大学生的购买程度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宝宝类理财产品”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191-02

“宝宝类理财产品”是指余额宝、现金宝、活期宝等一系列理财产品的总称。该类产品属于保本浮动收益类,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操作简单、投资门槛低、收益相对稳定且高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同期收益率等特征。“宝宝类理财产品”因其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且稳定收益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存取方便等特点,已经成为理财产品中最适合大学生投资的产品之一。因此,加快“宝宝类理财产品”的不断开发与创新营销,不仅能给一个行业带来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有利于提升该行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1 样本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中,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97份,在回收的497份问卷中有效样本共468份,其中男女分别为201和267份;比例分别为43%和57%,总体有效率为94.16%;从年级上看,样本主要集中于大一、大二、大三这三个区间,比例分别为22.36%和33.54%及27.95%,大四占16.15%。

2 问卷质量分析

2.1 信度分析

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在对问卷信度分析上,我们采用克郎巴哈α系数进行判定对于信度,克朗巴哈α>0.8,问卷信度稳定性较好;0.7<克朗巴哈α系数<0.8,问卷稳定性一般;克朗巴哈α系数<0.7,应考虑重新修订问卷。SPSS的主要输出结果见表1、表2。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克郎巴哈α系数为0.944,基于标准化值为0.930,都大于0.8,而方差分析的结果F=477.077,P=0.000<0.01。说明该问卷调查结果的信度很好,且对项目的回答差别显著。不可加性方差=1872.899,P=0.000<0.01,说明项目存在交互作用。样本的回答真实可靠。2.2 效度分析

问卷的效度分析在理论上可以分为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三方面。在本部分的分析中,我们主要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结构效度做重点分析。

SPSS系统输出的结果包括:KMO和Bartlett的检验。从表3可知,KMO=0.899,巴特里特检验的近似卡方值=7120.68,对应概率P=0.000<0.01,因此对当前数据可以放心使用因子分析。

2.3 问卷项目分析

问卷项目分析就是对每个题目进行鉴别度的分析,删除鉴别度不满足要求的题目,以便提高问卷效度。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相关性分析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如果P<0.01,即说明呈现出0.01水平上显著性差异(即这种差异有99%的把握),P<0.05,即说明呈现出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差异(即这种差异有95%的把握)。利用独立T检验去分析不同性别人群对于购买“宝宝类理财产品”的了解差异情况,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人群对于是否了解“宝宝类理财产品”差异不显著,P大于0.05,如表4所示。

2.4 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

(1)不同年级对宝宝理财产品了解情况的单因素方差

利用 ANOVA 去分析不同年级人群对于“宝宝类理财产品”的了解情况。

分析发现,不同年级人群的差异检验,p值均大于0.05。意味着不同年级人群对于“宝宝类理财产品”的了解不具有差异。不同年级对于“宝宝类理财产品”的ANOVA检验如表5所示。

(2)不同生活费大学生群体购买“宝宝类理财产品”目的的单因素方差

利用 ANOVA 去分析不同生活费的大学生对于购买“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原因得出:不同生活费的大学生在用于投资赚取利润、用于分散资金降低风险以及个人喜欢购买这三个原因上产生了显著性差异,所有的p值均低于0.05(见表6)。

(3)不同性别大学生群体对“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偏好程度单因素方差

利用 ANOVA 去分析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于“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偏好程度,分析得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于信托基金、银行理财、保险理财、公募基金,所有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没有显著差异。

(4)不同性别大学生群体选择“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原因单因素方差

利用 ANOVA 去分析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于“宝宝类理财产品”的选择原因,分析得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出于收益回报高、资金赎回快这两个原因差异显著,所有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有显著差异。

3 调查结论

通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对“宝宝类理财产品”的需求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尤其是“宝宝类理财产品”,这说明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度与性别和年级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与每月的生活费结余、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所承担风险程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理财产品有较大需求并且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有92%的大学生都对理财产品有一定了解,并且有90%以上的同学都使用过余额宝、理财通等系列理财产品;数据显示,有30.43%的大学生认为理财产品都差不多,没有吸引力;根据数据得出:被调查者中,有36.65%的大学生会选择操作流程简单的理财产品,有41.61%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1~3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根据数据得出:被调查者中有39.13%的大学生期望获得理财产品的收益集中在3%~6%之间。通过调查发现,理财产品的宣传程度对于大学生的购买程度有一定影响。

大学生愿意拿出部分生活费结余购买理财产品,少数不购买理财产品的原因是理财产品种类少,选择性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13.66%的大学生会用全部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6.77%的大学生会用大部分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23.6%的大学生会用一半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有35.4%的大学生愿意用小部分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而只有10.56%的大学生不愿意购买理财产品,其不购买理财产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种类少,可选择类型少,各家机构发行的产品都差不多,没有新意。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宝宝类理财产品”的需求程度调查问卷的调查分析和数据整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了解程度较低,使用产品有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16.15%的大学生对“宝宝类理财产品”非常了解,39.13%的大学生对“寶宝类理财产品”较为了解,有24.84%的大学生对“宝宝类理财产品”一般了解,11.8%的大学生对“宝宝类理财产品”不了解,有8.07%的大学生对“宝宝类理财产品”完全不了解。并且对于使用过理财产品的大学生中,有62.11%的大学生只使用过1~2种理财产品。

第二,品种与期限存在缺陷。经过调查发现,现有的理财产品种类较少,期限短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低,而受益率高的理财产品有起存金额限制。调查数据显示:倾向于购买6个月以上理财产品的大学生只有16.15%,倾向于购买3~6个月的理财产品的大学生有21.74%,有41.61%的大学生倾向于购买1~3个月的理财产品,有20.5%的大学生倾向于购买1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

第三,操作简单利率高的产品更受欢迎。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36.65%的大学生愿意购买操作流程简单的理财产品,28.57%的大学生愿意购买利率高于其他产品的“宝宝类理财产品”,有18.01%的大学生愿意购买品牌值得信赖的“宝宝类理财产品”,还有16.77%的大学生愿意购买营销推广优于其他产品的“宝宝类理财产品”。

第四,收益稳定风险低的产品易销售。根据数据分析得出,被调查者中有50%以上的大学生都愿意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并且有48.45%的大学生认为收益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因此,在被调查者中有40.37%的大学生认为风险低很重要。

第五,及时提现与免费提现额度有待改进。调查数据显示,14.29%的大学生希望免费提现额度是1万以下,40.37%的大学生希望免费提现额度是1万~2万元,22.98%的大学生希望免费提现额度是2万~3万元以下,22.36%的大学生希望免费提现额度是3万元以上;其中,45.96%的大学生希望提现即时到账,38.51%的大学生能接受提现2小时到账,13.04%的大学生能接受提现2~12小时到账,只有2.48%的大学生能接受提现12~24小时到账。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