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效课堂目标之我见

2017-05-31 17:19丁庆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文教材

丁庆芳

叶圣陶先生30年代曾指出:“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研究课标,把握新课标的精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界定,提示了我们一方面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即通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目标要得到强化,特别是过程、方法目标。另外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研究教材,把握全套教材的教学目标序列。

我们在新授一篇课文时,大都是從本篇教材入手。然而,一般入选教科书的课文,几乎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也很多。正是如此,我们该从哪入手教学,就成了困扰教师们的问题。我们在教授一篇课文时,必须认真把握整套教科书,了解整套书的内容和格局。明确本篇文章在一个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本单元在一册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本册课本在整套教科书中的位置和作用。以此为据,设计出针对整套教材的教学目标体系。

例如,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长征之歌”,六篇文章都是以“长征”为题材。第一篇是七言律诗,第二篇是音乐组歌,第三篇、第五篇是记事的,第四篇、第六篇是写人的。在单元写作训练中,主要与第三篇、第五篇课文相对应,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本单元的文章虽都以“长征”为题材,几乎都为写人记事的文章,但很显然制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不能简单的重复。这样,既符合中学生的学情,也契合语文的教学规律。

三、研究学生,把握教学目标的可行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是教学目标制定的开始和终末,也是检测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所在。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教学目标设计就要求教者要研究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困惑。

课前设计目标时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分步实施到位。学生与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要想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是不现实的。因此,课前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准确掌握学生课前目标的完成情况,而后分层次提出目标,来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孩子,让他们都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而不能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老师的臆想猜测出发。关注学生、研究学生,是为了增强教学目标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把握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对学情分析得透彻,对学生了解得深入,教学目标的设计才能够难易适中、多少适宜、适合全体学生的发展。

四、研究课堂,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学的目标通常是教师于课前备课时预设的,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一般是教师根据教参设定的,甚至“拿来主义”用的别人现成的。而有些生成是难以预测,难以在目标中事先确定的。遇到这样的生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机智应对、灵活掌控。如本人在开设区公开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选取皎然的《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作为对比阅读,有个学生突然提出,为什么作者明明有知己陆羽在,还发出“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的疑问?”而我课前备课时并未考虑到这个问题,面对课堂上的这个生成,我及时抓住问题进行引导:“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在我的引导下,小组合作,师生共同讨论,发表看法,学生反应热烈。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五、研究用词,把握教学目标的陈述语。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通常以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主体。“教学要求”明确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展现学生通过学习后的行为发生的变化。如“激发学生……的趣”“引导学生把握……”之类。此类都是对教师行为的阐述,是明确教师的任务,影响了课堂教学中目标任务的分析与教学行为的运作,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与实施,也不利于教学成果的检测与评价。教学目标,应该展现经过某些学习活动之后,学生内在的能力的提升或情感的变化,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再则,具体陈述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动词尽量是可理解、可操作、可检测的。如“写出、找出、解释、复述、”等行为动词,对学习内容能够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便于理解,一目了然。可操作性强,便于观察和检测。必要的时候,附上产生行为目标的结果的条件。如:“在朗诵与默诵的基础上,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总而言之,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通过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活动,还要充分注意到教学目标的问题,这样可使语文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得到体现和落实,使学生真正实现智育和情感方面的双丰收。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