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文言文语感教学

2017-05-31 16:36张仙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感文言文教学方法

张仙军

摘要: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觉得枯燥、厌烦甚至畏惧。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对文言字词、语法的过于偏重,使学生难以感受到文言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意蕴之美,文言文学习变得味同嚼蜡、兴趣全无。为此,笔者将文言文语感的培养作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以语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文言能力、提高文言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方法 ;语感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力、感受力和理解力,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笔者从文言文语感培养的五个方法入手,探索学生文言文语感的感知、习得、积淀、领悟、提升过程,从而实现学生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标。

一、反复诵读,在整体语境中感知语感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现”、“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硬读 在不看注释、不查字典、不看译文的情况下直接诵读,即为硬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切忌在导入新课后就直接进入字词句的串讲,而是要借助“硬读”这种方法,把自主阅读的理念引入课堂教学。教师要树立文言文教学“有所讲、有所不讲”的理念,不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体味、自求解释,提高其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语意的能力。教师主要发挥课堂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鼓励引导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整体感受。

2.美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在美读这一阶段,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齐读、配乐朗读、角色朗读等朗读方法,边读边悟,使诵读与领悟互为推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文句、体会内容、激发想象、把握情感、唤醒美感,使每一次朗读都能带给学生以新的感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诵读中重音、停顿、节奏、语调、语气等的作用,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最终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感受,在诵读中实现与作者的心意相通。

3.品读 品读主要是指对语言材料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读的范畴。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在教学中若不加以细细品读,学生就难以从琐屑事件的叙述中领会作者真切的深情。特别是文章的补记部分,那时的归有光已步入中年,感情更加沉郁内敛,但细细品读“室坏不修”这句,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妻子去世后的寂寞悲凉;品读“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己亭亭如盖矣”这句,就能体会到作者人亡物在的惆怅伤痛、触木思人的无限深情。

二、延伸阅读,在文本积累中习得语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文言文语感,离不开丰富的文言文积累,必须让学生多进行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才能打下丰厚的积淀。

1.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就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比如学生学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后,可以提供一篇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给学生作为比较阅读文章,这两篇文章对蔺相如褒贬不一,通过比较阅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和争论。又如必修课本中选了苏洵的《六国论》,但其实苏辙、苏轼也都写有《六国论》,教师可以请学生从论点、行文等各个方面入手,对三苏的《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

2.经典阅读 目前的文言文课外阅读走入了应考的误区,把课外文言文阅读等同于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文言文名篇名著,如《诗经》、《论语》、《史记》、《世说新语》等,让学生真正领略名著的风采。同时,对文言文基础还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可以从阅读明清白话小说开始,然后再逐渐增加文言文课外阅读的难度。

3.趣味阅读 文言文课外阅读材料也可选取包含文言文的成语、对联、楹联、灯谜、笑话等,这些课外阅读材料既直观易懂,又生动有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三、专题学习,在知识体系中积淀语感

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古文化知识专题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文言文专题学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建构知识体系 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专门的文言知识积累本,在平时课堂上、课外阅读中随时进行积累收录。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联系、归类、比较、整理工作,以不断地加深印象,扩大积累,帮助学习建构一个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知识、历史文化等的文言文知识体系。

2.巧用成语教学 有很多成语,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在文言文教学中,可联系成语,学习整理文言文的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语法现象。如通过分析“道不拾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其人道还治其人之身”四个成语,可以对“道”的不同含义进行归纳整理;学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夫晋,何厌之有?”等宾语前置句时,我们不妨通过“岁不我与”、“时不我待”等成语来理解。

3.引入训诂教学 训诂,即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具体方式分为形训、音训、义训。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是“形训”,即根据字形来“以形说义”。例如“兵”字,它的甲骨文字形为,两只手握着兵器,即“兵”的本义是“兵器”的意思。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由“兵器”之意,还引申出了“士兵”、“军队”、“兵法”等含义。通過“形训”这一直观而形象的巧学方法,能对字词进行追本溯源,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意义群。

四、情境再现,在切己体察中领悟语感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文言字词的积累,更要注重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情感韵律和深刻意蕴。通过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形成“从言及文”的语感。

1.描述历史时代——创设情境 教师对写作背景交代得越详细,学生就越能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如我在上《报任安书》这篇课文时,详细讲述了司马迁的遭遇和此文写作背景。由此,学生对《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内心的痛苦与愤懑,他写作的艰辛与坚毅,他对生死的理解,他隐忍苟活的苦衷等,有了更深的切身感受,我不必句句分析,学生就能在朗读时热泪盈眶,这都是因为学生们已经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由言及文”了。

2.运用多种媒体——渲染情境 多媒体图文并茂,能够有效渲染环境。例如在教学《琵琶行》一文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琵琶演奏的视频,通过让学生观察琵琶弹奏动作,明了琵琶女“轻拢慢捻抹复挑”的高超技艺;通过聆听琵琶的声音,领会“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屏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声音的特点,从而体会到作者用比喻、通感等手法描写琵琶声音的妙处所在。

3.开展角色扮演——进入情境 角色扮演的方法,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角色,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所扮演角色的态度、情感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可以让学生们把课文改编成舞台剧,并扮演文中角色,这样学生就能对文中的历史情境、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能更为准确地把握蔺相如的有勇有谋、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优秀品质。

五、写作表达,在知识迁移中提升语感

文言文语感的提升,还可以通过运用文言文倒译法、口语法、写作法,提高学生文言文实际运用能力来实现。

1.文言文倒译法 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倒译,也就是将译文再转化为文言文,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古汉语的感受能力。高一阶段,可以先采用课文倒译法,教师提供规范译文,请学生翻译成课文。高二阶段,可以提供课外阅读的规范译文,让学生倒译成文言文。高三阶段,可以请学生创作现代文短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现代文倒译成文言文。倒译法练习,其重点是在于让学生熟悉文言文语感,不要太拘泥于个别字词的对错,教师要以鼓励肯定为主。

2.文言文口语法 先秦时文言和口語基本一致。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文言文口语课,在口语课上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用文言文来进行交流、辩论等,大胆鼓励学生“之乎者也”一番。就像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但是听得多了、说得多了,就能流畅地进行表达。文言文口语课,就是要通过鼓励每个学生无约无束地口语表达,从而不断提高文言文的语感。

3.文言文写作法 2001年的高考,江苏考生蒋昕捷的文言文《赤兔之死》技压群芳,获得满分,轰动全国。这几年,新闻上也有诸多对中小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的报道和新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可以尝试进行文言文写作。比如,我在教学中,曾经要求学生为一个景区用文言文写一篇介绍。经过反复修改,有学生写出了“山上古松遍地,巨石栉比。山之阳,有磐石如砥,四顾豁然”的佳句。通过文言文写作练习,有效锻炼了他们活用文言文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成.《高中文言文教学语感培养途径探究》.《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卷.2015.12

[2]万利霞.《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09

[3] 秦素洁.《高中文言文语感教学探索》.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03

[4] 徐雯. 浅谈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

[5] 周彦芳《高中文言文教学应重视能力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B )》. 2013.01

猜你喜欢
语感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阅读专练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