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

2017-05-31 01:24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个人利益郑国烛光

观点示例

一、直接观点

烛之武原先没有被重用,在关键时刻却能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显现了一个公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二、深化观点

可以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角度做深入剖析。国家利益之中包含着个人利益。当国家不存在的时候,个体的公民就会沦为亡国奴,其个人利益也就无法保证。烛之武舍身前往秦营,既有其个人高贵品质的因素,也有个人利益的因素。这一点,郑伯已向烛之武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所以说,为国家、为集体做出牺牲利国又利己,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矛盾。

三、辩证观点

烛之武原本是为了保存郑国才去劝说秦伯退兵的,但他在劝说秦伯时却站在秦国的角度,最终说服秦国退了兵。这说明: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才能說服他人。国家之间的交往是这样,一个领导者对下属的动员说服也要这样,与竞争对手打交道更要学习这种方法。

精彩应用

一、想象画面型

夜缒而出

是夜,万籁俱寂,暗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着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蹒跚着迈向秦营。这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一步迈出,就迈向了有去无回的危险,迈向了虎视眈眈的虎狼之窝。

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将不存,何以家为?他前行的脚步更加镇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着而踽踽独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

二、心理描写型

深明大义

烛光依旧阑珊,而他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生命就像这烛光,虽然现在明亮,但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就黯然熄灭。他的一生,虽然平凡,但也算充实。可是他总觉得应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涂下亮丽一笔来证明自己。

他还在踌躇,曾经自己那么恨他、怨他,是他让自己失去了雄心壮志,而现在,在自己垂暮之时,他却说,郑国需要我——

烛光摇曳不定,仿佛在风雨中飘摇的祖国,又像自己摇摆不定的心事——

烛光又是一阵摇晃,烛之武挺身而出,代替犹豫神色的是满脸的镇定,他迈步而出,毅然走向秦营。

三、思维议论型

思维,换个角度

当烛之武以坚定的脚步踏上通往秦营的道路时,秦穆公已端坐在营帐之中,摆开了咄咄逼人的架势。

假如烛之武开口便是“郑国怎么怎么重要”“郑人如何如何勇敢,不畏强敌”,那么留下的将是他殷红的鲜血和郑国在诸侯版图上的消失。但是,烛之武换了一个角度,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更在黑云压城的危机关头力挽狂澜,使郑国在战争的风暴之中得以保全。烛之武用勇敢的行动向我们再一次证明:换一个角度思考,你将进入崭新的天地。

猜你喜欢
个人利益郑国烛光
永不灭的烛光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漫画哲理
天使烛台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
那温暖的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