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2017-06-01 11:29郭矿玲区冠华
关键词:血站标本血液

郭矿玲 区冠华

(云浮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广东 云浮 526023)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郭矿玲 区冠华

(云浮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广东 云浮 526023)

目的 分析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我站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间出现的80例血液检验误差的标本进行分析,同时探究其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对策。结果 从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采血护士的专业水平低下、采血者未按照要求进行采集、标本质量存在缺陷、标本检验不当4个方面,其中采血者未按照要求进行采集达到46.25%,并且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旦收集血液标本,应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储存,同时及时送检,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范进行,减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对策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是血液检查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的一项问题,血站在进行血液采集的同时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可以完成相关的检验;而良好的血液采集过程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同时对于检验的结果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血液的检验和对于血液采集者是否健康的判断。血液检验主要包括采集、存储、运输和检验四个方面,为了减少血液检验的误差,我们积极进行相关的探究,本次我们对我站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间出现的80例血液检验误差的标本进行分析,同时探究其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科学对策,以期为提高血液检验质量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站采集的80例血液检验误差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疾病等可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疾病;合并精神病或交流障碍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为19.5~42.5岁,平均年龄(27.23±3.16)岁。

1.2 方法 对80例血液检验误差的标本进行分析,即首先对其外观进行查看,观察是否出现凝血、溶血等情况,同时对血液来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对采血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包括采血的部位、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采血等,同时探究其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对策。

1.3 观察指标 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2 结 果

对80例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其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采血护士的专业水平低下、采血者未按照要求进行采集、标本质量存在缺陷、标本检验不当,对出现的4方面因素进行统计发现,采血者未按照要求进行采集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标本质量存在缺陷,详细数据见下表1。

表1 标本产生误差原因分析

3 讨 论

血站在进行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多重工作,才能够顺利完成标本的检验,因此在标本出现误差的同时,我们需要对多方面原因进行探讨,才有可能总结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因素,从而提出合理化对策。采集血液标本容易出现错误,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护士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护士的责任心不够强、护士缺乏相关的护理基础知识、护士对标本采集的方法、检验项目的抗凝需求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护士没有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护士在采血前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查对制度、血液标本采集错误对患者的利益造成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本研究主要探讨的因素是采血护士的专业水平低下、采血者未按照要求进行采集、标本质量存在缺陷、标本检验不当四个方面。血液标本采集中出现问题对于临床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患者疾病的检验和治疗是根据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判断的,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对患者的疾病判断造成严重影响,这样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案的选择,耽误患者病情治疗。

本次对我站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间出现的80例血液检验误差的标本进行分析,同时探究其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从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采血护士的专业水平低下、采血者未按照要求进行采集、标本质量存在缺陷、标本检验不当4个方面,其中采血者未按照要求进行采集达到46.25%,并且所占比例最高。我们依次对相关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采血护士的专业水平低下主要是因为血液采集工作环节多、高强度的采集工作[1];因此很难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自身的工作和行为,同时很难做到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相关的自我提升,因此我们提出建议:(1)采血护士的专业水平低下的对策:分析其专业水平低下的原因,多是因为护士在工作知情、相关的知识和实际操作遇到的情况不一致。因此,应该及时地对护士进行培训和教育,安排定时教学课程和不定时讲座等,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2)采血者未按照要求进行采集的对策:在进行血液采集之前,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对采血者进行指导,例如服用相关的药物后不能进行血液的采集,防止影响自身健康和采集的血液质量,同时对于采血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可以通过宣传单页的方式告知。(3)标本质量存在缺陷对策:标本质量存在缺陷包括溶血、脂肪血等,脂肪血的主要原因是献血前进行的检测,没有对脂肪血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发生溶血的最常见的原因是标本留取过快,或受到了剧烈的震荡和挤压,还有的情况则是在室温下长时间的保存。现阶段,本站所规定的标本量已充分考虑进行鉴别试验或拆分试验,或因意外情况的发生而进行重新检测的可能性,因此,在进行初复检的时候,标本量少没有影响血液检测工作,然而,护理人员依然应该根据要求留取标本量[3]。采血护士在进行真空管的使用之前,需要对其的密封性进行检查,留取标本后,因试管的大部分已经被标识所覆盖,需要对标本量是否已达到标准线进行细致的观察,当发现标本量不足的时候,需要及时再次留取。应常规对所有献血者在献血前检测时进行脂肪血的筛查。在进行标本留取的时候,血液应沿管壁下流,减少血液直接冲击试管底部情况的发生。对于标本,则应该做到轻拿轻放,并确保标本在正确冷链下保存和运输[4]。经过系列工作后标本如果能够得到较好的储藏和运输以及送检,基本可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但此时仍然不可避免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所用试管未按照要求进行干燥和清洁,就有可能使血液在处理的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因而影响检验的结果;(4)标本检验不当的对策;血液标本一旦送检后,如果不及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和处理,就很有可能使标本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接收到标本之后,应该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进行检验,减少标本出现误差的情况。

综上所述,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包括采血护士的专业水平低下、采血者未按照要求进行采集、标本质量存在缺陷、标本检验不当等问题,即从采血到检验的各个环节都应该进行规范,在进行血液采集前我们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旦收集血液标本及时按照要求储存,同时及时送检,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范进行,减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1] 李美琦,孙华宝,曾晖,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输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4):103-105.

[2] 蒋作富.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当代医学,2015,21(9):114-115.

[3] 黄予.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问题探讨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3):36-37.

[4] 许素英.血液标本采集中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血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117-118.

郭矿玲(1982—),男,广东怀集人,主管检验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R446.1

B

1004-7115(2017)04-442-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4.037

2017-01-28)

猜你喜欢
血站标本血液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多彩血液大揭秘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神奇血液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