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完善服务 不断促进中荷教育合作交流

2017-06-02 00:09魏礼庆张力玮
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处留学人员荷兰

魏礼庆+张力玮

编者按: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2016-2017年度世界大学排名,荷兰仅有的13所研究型高校全部位列全球前200强,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德国进入前200强的院校数量,排名全球第四。荷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获得全球赞誉。近年来,中荷教育合作交流不断推进,在合作办学、汉语推广、学生流动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深入了解两国教育合作交流进展,本刊特专访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

一、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荷教育政策对话

《世界教育信息》:教育是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处在推动中国与所在国的双边交往方面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中国驻荷使馆教育处一直致力于推动中荷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领域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在推动政府间合作、中荷院校交流与合作、学生双向流动、汉语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着中荷教育合作与交流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荷兰是世界上“小国办大教育”的典型案例。面积只有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700万的荷兰,其教育质量一直备受世界赞誉。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2016-2017年度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中,荷兰仅有的13所研究型大学全部名列世界前200位。按照进入世界前200位的高校的数量排名,荷兰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位。中国是荷兰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主要对象国之一。荷兰政府欢迎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到荷兰的高校学习和交流,也在不断推动更多的荷兰学生学习中文,赴华留学。

《世界教育信息》:我国与荷兰有哪些政府间教育合作交流项目或磋商机制?两国教育合作交流有何最新进展与成果及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政府间交流是教育合作的基石和纽带。我处长期与荷兰教育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深化政府间教育交流,搭建政府间高层磋商、教师学生友好往来平台,共同推动中荷教育合作与交流。近些年来,中荷两国教育部门之间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沟通机制,定期举办部长级“中荷教育政策对话会”和司局长级“中荷教育磋商会”。

未来,我处将继续做好双边政府间教育合作与交流。荷兰的大选已落幕,对华交流与合作仍将是其对外关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通过中荷教育交流与合作,全面推动中欧教育交流与合作。工作重点将围绕六个方面进行:一是积极举办第五届中荷教育政策对话会,签订新一轮教育合作框架,促进中荷政府间教育交流再上新台阶;二是积极配合落实中荷第四次教育政策对话会所签署的三个备忘录,聚焦荷兰农业、物流、旅游等专业领域,依托职业院校影子校长计划、应用科学大学合作联盟等机制,推动更加深入和务实的合作;三是推进中国农业大学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联合举办“烟台格罗宁根大学”;四是努力构建教育处与荷兰教育部、荷兰高校、荷兰教育交流协会、荷兰职业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和个人更加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中荷教育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五是进一步加强与荷兰学生信息存储与认证机构(Dienst Uitvoering Onderwijs)合作,努力构建中荷学生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六是协助留学基金委推进公派留学生培养模式,努力构建中荷联合培养机制。

《世界教育信息》:贵处为我国与荷兰开展教育合作交流提供哪些支撑与服务?对寻求中外合作办学的中方院校,能否提供一些建议?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驻荷使馆教育处作为前线“桥头堡”,密切关注荷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向,为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相关领域的决策建言献策。教育处根据国内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要,瞄准教育改革中的“痛点”和关切,充分利用一线工作的诸多便利条件,撰写了大量的调研报告,为国内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荷兰经验。例如,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阻力和难题,我处在综合梳理荷兰职业教育发展全貌的基础上,撰写了系列专题调研报告。例如,根据国内“双一流”建设需要,我们组织力量从质量保障、治理结构、师资来源、政府与学校关系等多方面对荷兰高校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些调研材料鲜活、观点清晰,受到了国内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除此之外,积极为两国教育机构提供各类信息和咨询服务,在充分了解双方院校合作需求的基础上,促成各类形式的合作与交流项目。

荷兰高校在对华合作方面一直比较积极和踊跃,开设了大量合作硕士和博士课程,合作形式也不拘一格。当前,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最受关注的应该首推正在筹办中的“烟台格罗宁根大学”。 烟台格罗宁根大学的开办是中荷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开办突破了荷兰高等教育在法律层面的限制,将为其他荷兰高校的对华合作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烟台格罗宁根大学的筹備工作稳步推进。如果一切顺利,该校将于2018年秋季正式开学,也将成为欧洲大陆高校在华举办的唯一一所分校。

二、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服务中国学生学者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贵馆区有多少中国学生学者?贵处通过什么方式为中国学生学者服务?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逐年递增,并有低龄化趋势,您对所在国留学或即将赴所在国留学人员有何建议或期许?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目前,在荷中国留学生约9000人,是继德、法之后的欧洲大陆第三大留学地。公派留学生约1500人,是世界第九大公派留学生目的国。服务好中国留学生是我驻荷使馆教育处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我处在荷工作的基础。2016年我处继续秉持“热情、高效、合规”的办事原则,尽职尽责为在荷留学人员及华人教授学者服务,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我处四名工作人员需要服务数量众多的中国留学生,管理程序复杂,对留学生、尤其是公派留学人员的管理服务一直占据着教育处大部分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去年,我处处理公派留学人员延期、调研、休假、回国等候答辩、申请博士后等各类申请200余项,开具留学回国证明1200余份,及时反馈咨询电话及邮件,积极帮助留学人员解决学业及生活问题等。我处一直致力于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社交媒体,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对留学生和华人学者服务水平。

我们建议有留学规划的同学们,积极通过媒体和其他途径多多了解海外留学生活的各个方面,认真做好包括语言、学业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做到理性留学,有备而来。也只有准备好了,才能在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做到学有所成,为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世界教育信息》: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发挥作用”四个字。请问教育处在吸引留学生回国,协助他们“发挥作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我处从具体工作入手,在与留学人员的日常接触中,在为留学人员办理各类手续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在新时期的留学工作方针。我处是荷兰馆区国家优秀自费生奖学金、新疆籍海外留学人员奖学金、海外留学人员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等奖学金的受理机构。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受理各类奖学金的过程也是传递国家对于海外留学人员关怀的过程。在2016年度国家优秀自费奖学金颁奖活动中,吴恳大使亲自为同学们颁奖,亲切询问了同学们在荷学习和生活的状况,并结合自己当年留学德国以及常年在外交战线工作的经历,给同学们答疑解惑,极大振奋了学生的报国热情。

另外,我处积极协助搭建留学人员与国内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促成国内高校来荷招聘,鼓励留学人员和华人学者为国服务。我处多次参加国内用人单位在荷兰高校举办的招聘会,向现场留学人员及学者人才客观分析国内外就业形势,引导留学人员和华人学者回国就业、创业,为国服务。2016年,共有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在荷兰组织专场人才招聘对接会。

中国驻荷兰使馆教育处为在荷兰的中国留学生提供各类服务,也一如既往祝愿所有在荷兰的中国学子平安留学、学有所成。

三、加强与荷兰院校及协会组织的合作,提升中荷教育合作交流水平

《世界教育信息》:为推动各项教育外事工作,贵处与国内外机构有怎样的合作机制?对于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何计划或设想?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我处一直与荷兰近60所高等院校和各类协会型教育机构保持密切联系,致力于推动两国教育合作、提升我国涉外办学水平、引进荷兰优质资源、全面提升合作办学质量服务。

在中荷高校层面,我处通过多次走访荷兰各大高校,积极推动荷兰高校通过多种形式与国内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处2016年走访荷兰高等院校二十余次,与阿姆斯特丹大学、屯特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莱顿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格罗宁根大学、海牙应用科学大学、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大学等高校的国际部门负责人和中国事务官员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和良好的工作关系。与此同时,荷兰13所研究型大学均与多所国内院校建立了联系。2016年,莱顿大学、屯特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撒克逊应用科学大学等高校的校长代表团访问了国内,我处协助做了大量前期联络工作。双方合作的重点集中在学生互换、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科研合作、合作举办暑期学校等领域,涉及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去年,我处组织举办了荷兰研究型大学中国事务负责人圆桌论坛,就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留学人员的选派和日常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在荷兰协会型机构层面,去年我处单独或陪同国内代表团访问了荷兰教育交流协会、荷兰研究型大学协会、荷兰弗拉芒地区认证机构、荷兰应用科学大学协会、荷兰中等职业教育协会等机构。荷兰协会型机构在荷兰教育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两国教育交流合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与协会型组织的联系和交流,我們可以更好把握荷兰教育未来改革发展方向,也从整体上了解了荷兰院校对华合作的全貌,推动中荷高校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世界教育信息》: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印象最深的工作经历?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为在荷留学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我们驻荷使馆教育处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托。工作中我们最为欣慰的是看到留学生们顺利完成学业,怀揣一腔报国热情,即将踏上归国之路。每周都有几十名留学人员来我处办理留学回国证明。在为其办理证明的同时,我们特别愿意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留学故事,以及回国后的发展规划。看到他们踌躇满志、跃跃欲试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的急切心情,我们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编辑 王昕 校对 许方舟

猜你喜欢
教育处留学人员荷兰
凡·高
日本 东京留日学子谈中国梦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海归潮形成
荷兰阿姆斯特丹赴华生的“行前培训”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厦门市留学人员身份认定新规8月27日起实施
使领馆——留学人员的温馨港湾
庆新春
枷锁 ——阿伦德(荷兰)▲
全球留学人员可继续获得“免费长途电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