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助学工作准则的实施

2017-06-03 15:11卢乐君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原则大学

卢乐君

摘要:高校助学计划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本文以我系助学中心为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开展工作,确保助学工作的高效、准确,发挥国家高校助学工作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性作用。

关键词:大学;勤工助学;原则;服务

高校助学已经成为大学生缓解经济困难的主要渠道,要做好助学工作就要制订必要的工作准则。助学工作准则有助于推动我系助困工作的发展,助学中心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保密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服务意识原则、“三心”原则,在国家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国家励志奖学金工作、国家助学金工作和勤工助学工作中,这四项基本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一 、坚持保密原则

助学中心工作过程中涉及许多学生个人信息、资料等相关文件。中心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中心要做好重要文件的登记、流转跟踪和保管;文件定期的整理、清退;每年重要文件的登记、核查以及归档等。在这过程中,要求助学中心成员应做到:涉及学生个人信息的资料,应指定专人妥善保管,未经同意不得向外透露,不得外传;相关贷款学生名单、助学金获得者名单不得随意公开。助学中心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制订有关保密规定,并不断加以完善,中心各成员要严格遵守,将中心保密工作做得更安全、稳妥。

二、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1.以综合素质为评审标准,公平筛选资助对象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条件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习成绩优秀”,体现了“困中选优”的原则。而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和“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虽然助学金和奖学金的目的有所不同,但其宗旨都是資助为标、育人为本。

2.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助学中心在评定奖助学金前,一般会召开班级负责人会议,强调评选条件和标准,要求班级负责人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要求在班上进行评选工作,并将评选结果和相关参评资料上交助学中心,由助学中心成员进行复核,尽可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

3.细化工作步骤,建立公平的审核和评选程序

对于助学中心所开展的各项资助、评比工作,应制订相应的评定方法和评定细则。建立公正的评选团队,采用逐级认定的评选过程,各类奖助评比、评先、推优工作按规定程序和步骤落实,保证广大学生的知情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4.加强后续的跟踪管理

对于奖助学金评选、贷款发放的对象,助学中心应加强后续的跟踪管理。例如,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结合学生日常表现等诸多因素考核其贫困状况,每年根据考核结果对贫困认定名单进行调整,以实现公平公正。

三、坚持服务意识原则

助学中心是一个服务型组织,助学中心成员身为学生干部,在系部与班级、教师与学生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助学中心成员必须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把为同学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服务同学这一角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达到“服务他人,锻炼自己”的目标。

首先,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助学中心成员应准确定位,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要把工作植根于学生群体中,牢固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其次,要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化为实际行动。服务意识不只是空谈,助学中心成员要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为学校的发展做好服务。最后,中心工作人员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同学的需要,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需,为系部助学工作建设服务。

四、坚持“三心”原则

助学中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要求助学中心成员具备“三心”,即:细心、耐心、责任心。

细心是做好助学中心各项工作的基础。助学中心的工作繁杂,如果在工作过程中粗心大意,出现纰漏,轻则影响中心形象,重则造成工作失误,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耐心是做好助学中心各项工作的保障。助学中心的工作具有周期性,经常需要重复做同样的一件事情,这就要求我们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例如,奖助学金的评选都需要先召开部门内部工作部署会议、班级负责人会议,然后收集汇总各班上报的名单和上缴的相关申请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特别应关注其中的细节问题,这是一项考验中心成员耐心的工作,要求中心成员不厌其烦,把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实处。

[JP3]责任心是做好助学中心工作的前提。责任心是内在感情的外在体现,只有对助学中心的工作充满热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在复杂且繁多的日常工作中,难免遇到问题,这要求中心成员不畏艰难,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五、总结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系助学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这有赖于一直以来执行以上的助学工作准则。助学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将会继续完善工作准则,把助学工作做得更出色。

参考文献:

[1]谢晓青.高校助学工作机制创新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1):78-80

[2]刘彦.构建和完善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体系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07(3):8-10.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原则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基于激励管理机制探究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与勤工助学的持续发展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来华留学生勤工助学、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