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CAD的一体化改革与实践

2017-06-03 00:02魏丹丹��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工学机械制图课件

魏丹丹��

摘要:本文结合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一体化改革与实践,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进行课程整合,形成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机械制图与CAD,选取机械设备中的典型零部件为案例,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进程,“教、学、做”三位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对机械制图与CAD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以实现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需求,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机械制图与CAD;一体化改革;教、学、做

一、问题的提出

机械制图与CAD是机电类专业体现高职高专办学定位、岗位培训、工学结合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和必修课。在传统的教学中,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两门课程是相对独立、分开授课的。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多弊端,部分内容重复,使得课时增加,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学效果差。而且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挂图或模型等辅助工具向学生传送教学信息,存在不够形象、对抽象的事物难以表达等不足之处。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以期改进高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扩大课堂知识容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二、一体化改革的基本过程

第一,通过调研,从企业选取真实的生产任务为学习载体,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原则和“生手—熟手—能手”的职业成长规律所设置,按实际的工作过程重组教学内容,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七个教学项目。

第二,以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与CAD教学为载体,紧扣机械行业背景,选取机械设备中的典型零部件为案例,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进程,重新构建课程框架体系,建立新的课程标准,编制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校本教材。

第三,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机电工程系教师共同研发了多个课件,如AutoCAD2007多媒体实用教程、机械制图教学模型视频、机械制图模型图形库,这些课件已获得国家级奖项,并在我院机电工程系各专业教学中得以应用。

第四,本课程的建设和一体化改革成果已经在我院机电工程系2013、2014、2015、2016级数控专业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一体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成效

第一,科学地整合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重组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就业岗位所需技能,围绕机械典型零部件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归类,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设计了7个学习项目(其中一个为发展性任务),根据典型项目将教学内容分为十八个任务,并能与企业生产实践同步。按照知识讲授、应用训练、检查评估、考核评价四个环节组织课程教学,将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零部件测绘等技能培养,有机地融入项目教学中。我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完成具体任务,掌握相关知识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且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二,加强实训场所建设,并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

[JP+2]第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教学资源。机电系教师共同研发的课件:AutoCAD2007多媒体实用教程、机械制图教学模型视频、机械制图模型图形库,已在我院机电系各专业教学中得到具体应用。这些课件的研发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充实了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统一教学与分组教学、个体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

四、总结

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零部件测绘、应用软件绘制二维工程图和三维造型等技能。近年来,我院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且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如数控机床编程、模具设计、机械产品设计等。学生的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畢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猜你喜欢
工学机械制图课件
盐工学人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