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017-06-03 10:08林达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素质

林达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了解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环境,围绕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提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能够对新形势下的大学毕业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就业;能力;素质;大环境;就业形势

目前,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但是,受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效率提高、企业精简机构裁员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渠道大幅减少,导致毕业生就业难;而就业的其他渠道,如一些民营企业,其就业岗位非常有限。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大。2015年我国高等院校就有毕业生749万人;2016年更是达到了765万人。与往届毕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加在一起,未就业大学生人数十分巨大。因此,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难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自然也就成了高校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一、大学生就业的利弊分析

[JP2]当代大学生如何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解决在就业中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学生必须全方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及劣势,才能做出正确的、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1.优势

(1)学生充满朝气,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有敢闯敢拼的精神,而这些都是就业者需要具备的良好气质。

(2)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掌握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而当前很多企业更是直接化高科技人才为产能,因此,大学生必然会走进企业的“高精尖”领域,“技术资本”是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途径。

(3)当代大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挑战传统产业,这种创新精神,正是企业产品推陈出新的动力来源,这也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一个重要砝码。

(4)目前大学毕业生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可以通过实践来证明自身的能力;通过自主就业、创业,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2.劣势

(1)社会经验的缺乏,盲目乐观的心态,以及对就业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使学生遇到挫折就会感到沮丧,甚至不敢再面对就业中的困难。尽管我们看到很多创业成功的例子,但事实上,成功背后的失败更多,这是社会现实,只有看清现实,才能使学生变得更加理性。

(2)缺乏工作经验以及迫切想成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对书籍有一定的了解,但仍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这使我们大学生具体到实际工作和操作中就很难得心应手。

(3)大学生对就业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理想的状态。一部分学生提交简历,试图使用一些创意来吸引招聘人员,但是实际上面试官根本不看那些,他们要看学生的实用技能,学生能够为单位做什么,学生的哪些技能是单位不可或缺和替代的。因此,学生必须有一个简明扼要的简历。

二、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的劣势

著名管理专家威廉·拜格雷夫归纳出成功人士的十个要素:理想、果断、实干、决心、奉献、热爱、周详、命运、金钱、分享。这十个要素有可能被学生埋没和忽略了。但是如果学生能成功激活这些要素,就能够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很多学生会问:就业到底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这些能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呢?

第一是自信。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没有多少工作经验,钱也不够花,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的挫折都第一次经历,奇怪、困惑和苦恼等情感因素限制了学生的發展,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自信做支撑。任何事情都有失败的可能,就业也是一样,在希望获得成功的同时,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对于每一个准备就业的学生,也不能等到把所有事情全部做好才就业,因为这样会错失很多机会。因此,对于大学生,我们必须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要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心态,抓住机会才能赢得成功。

第二是急迫感。大学生最缺的是钱,而最不缺的是时间。恰恰因为如此,许多大学生却在挥霍自己最富有的东西,将大把时间用来玩游戏、打麻将、看电视甚至睡觉。再富有的东西也迟早有挥霍完的一天。学生应该利用宝贵的时间收集信息,将时间转化为资源,这样才可能把资源转化为资金,进而获得成功。

第三是要有稳定的情绪。就业过程是困难、曲折和不确定性的。稳定的情绪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能够顶住压力的总是能够笑到最后。面对市场竞争和变化,学生需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第四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中有很多时候是需要与人打交道的,也需要获得别人的支持与协助。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万事开头难,先期肯定会有一些不耐烦、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这时学生就需要理性和冷静地处理人际关系,要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想法,帮助他人或者团队获得信心,使大家达成一致目标。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二、高校奖学金评定

1.当前我国高校奖学金评定情况

不少组织曾经就学生对我国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的看法做过调查,调查内容不仅仅有高校奖学金的发放情况,更细致到奖学金评定工作整个流程的每项工作。大量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对于高校奖学金的整体评定工作还算满意,但精确到某一项工作时,效果则没有想象中的明显。大多数学校都能较好地完成学生奖学金的发放,令学生不太满意的是学校不太重视该奖章的颁发过程,这样往往给学生一种学校并不重视这件事的错觉,也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因此,目前我国高校的奖学金评定工作还需完善落实。

2.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学校监督机构监督工作不到位

由于高校学生工作经常逐级下放,大多数高校的奖学金评定工作都交由学生会或者各自班级负责,学校主管部门只负责核查最终整理好的申请资料,发放相应款项,具体各班级的评选活动、评选标准并没有深入了解,这就有可能导致奖学金不能流向正确的地方,甚至出现学生弄虚作假、班级职务黑幕等现象,不能达成国家和学校设立高校学生奖学金的预期效果。

(2)学校评定标准不合格

学校对学生递交的申请材料、材料证明等几乎照单全收,不问这些材料出自何处,不辨其真伪。有时候,学生可能会利用自身家庭背景制造虚假信息,这种现象也极其影响学校奖学金的公平评定,因此,学校管理部门一定要恪守职责,保证奖学金评定工作的良好进行。

三、高校助学金评定

1.高校助学金发放现状

自2007年后,国家就落实了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解决求学问题的工作,政府积极颁布相应政策,大力扶植贫困学生就学工作,以国家助学金的形式帮助在校大学生解决生计和学业问题。近几年来,国家投入的高校助学金数额不断增加,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切实解决了成千上万的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国家相应政策仍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2.目前高校助学金发放出现的问题

(1)学校部门不能正确理解助学金的评定工作

目前有些高校不能正确认识到国家助学金新体系的意义,思想观念还没有转换过来,学校对助学金的评定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大体按照学院人数比例分配,具体特殊情况单独分析,然而学校忽视了国家相关政策的修改。近年来,国家大大增加了高校助学金金额,目的是想让学校引导学生向农林方向发展,扶持我国农林事业,显然,学校并没有理解其内涵。

(2)缺乏对学生的思想管理工作

有不少高校由学生负责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这说明教师对新的资助体系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学习不透彻,认识不到位。有的大学生认为国家助学金是用于改善每个学生的生活条件的;有的大学生认为是自己学习付出了努力之后应得的“回报”,感恩意识淡薄;也有的学生认为是对个人家庭的“扶贫”,把奖、助学金给家庭之后,又不断地在学校索取其他奖、助学金。有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部门在新的资助政策出台后,对国家新的资助政策认识跟不上,重视不够,政策学习不透彻,工作推进肯定会受到影响,落实不到位。

四、高校评定奖助学金的意义

国家之所以大力支持学校奖助学金的评定,原因是通过奖助学金:第一,可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利用所谓的诱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国家人才的培养;第二,有利于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学生通过学校整个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切实了解到国家和学校对学生工作的重视态度,评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五、关于当前高校奖助学金评定问题的解决和实践探索

学校应正视和重视目前的奖助学金评定情况,奖助学金评比前,学校各部门要切实完成自己的工作,监督机构要对整个评定流程进行详细、严格的监督工作,彻底拒绝通水、作假现象的发生;然后,要积极修改和完善学校奖助学金的评定标准,执行科学合理的评定制度,从学校上级领导到每一位学生,各级之间相互监督,形成学校奖助学金得以合理应用的循环机制;学校不能仅仅要求完成奖助学金的评比,还要高度重视相应荣誉的颁布,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荣誉感,从而达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另外,可以進一步设置不同类型的奖励,进一步完善发展学校奖助学金体系。

助学金不仅是一笔资助,更是社会关心大学生的体现,学校应把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加强诚信教育和大学生自立自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深入而广泛地开展诚信教育和大学生自立自强教育,是抵制国家助学金评定发放过程中出现的伪造虚假证明、夸大困难、缺乏大局观念、极端自私自利行为的有效途径。

六、结束语

本文是笔者对当前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几点看法和分析,学校可结合笔者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和改善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志君.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研究[J].山东大学,2013(3).

[2]梁文宏.当前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钦州学院学报,2014(5).

[3]张向林.对当前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与发放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高校论坛,2009(33).[ZK)][HJ]

猜你喜欢
就业形势就业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经管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浅析
试论如何推动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指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对策简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