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下如何做大学生中的“网红”

2017-06-03 00:59梁雪王超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网红大学生

梁雪+王超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等一系列网络媒体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快、追求时尚的大学生更成为网络新媒体的追随者,这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本文主要从网络新媒体形势下开辟的一些文化产品入手,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大学生;网红

[KG2]

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深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教育深入学生心中,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

一、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特点

1.实时性。

网络是大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微博、微信、QQ、BBS等网络平台给大学生提供实时的信息和新闻,使大学生不出校园便可知天下事,小至身边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大至国际国内最新的动态,都可在网络平台上实时获得。

2.时效性。

[JP3]网络平台推送的内容具有时效性。校园精彩活动的举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新闻热点的推送,在第一时间被学生接收到的同时,能够迅速被大学生所理解、消化,并可成为彼此交流的重要话题。

3.多元性。在信息新闻日益丰富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对信息的关注也日趋多元化,不仅在关注的热点上具有很大差异,在关注的渠道上也存在不同。这种多元化也让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躍,能够打破陈规,拥有创新意识。

二、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JP3]网络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学校通过注册公众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关注,然后通过平台进行信息推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刻关注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

第二,利用微信、QQ等平台进行话题研究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通过建立群组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当学校有新的政策或文件时,可将直接上传共享。

第三,抓住新媒体的虚拟时效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对热点话题、时事政治问题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更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教育的目标。

三、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

[JP2]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创建新的学习平台,利用各类接地气的节目,实现用户黏度,把广大青年学生牢牢吸附在新媒体平台上,把过去的被动学变为现在的主动听和我要说,把政治理论学习变成各种网络媒体表现形式,把国家形势政策变成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案例,形成时间较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的特点。

1.创建线上学习载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多元化网络平台。

一是可以开发集信息发布、社交网络、学习生活指南、各种查询和理论热点推送、教育类节目推送为一体的APP,达到对学生思想动态和潜意识关注点把握更为精准的信息传递和引领目的,并在后台针对学生的使用习惯和阅读喜好进行大数据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二是可以成立自媒体工作室。工作室以制作校园网络新媒体节目为主要工作方向,把党的思想和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二次创作和艺术包装,用年轻人熟悉的语言、方式和载体进行传播。三是可以将育人工作架构完整地移植到网络公共平台上,如在各级学生组织中建立庞大的网络宣传“群”,充分体现网络用户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特点,实现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思想教育活动的一键式导入。

2.开发多种思想性、理论性的文化产品,做阳光向上的“网红”。一是可以拍摄校园系列短剧。短剧反映校园的学习与生活,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正气,让很多教师和学生参与表演,全方位打造我们自己的“网红”。二是制作谈话类节目。如我校团委就制作了“职场三国”谈话节目。节目结合历史经典故事,畅谈职场风云变化,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目标。三是可以开辟系列评论节目。针对当下学生关心的话题,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带领学生典型代表针对当下青年学生关心的话题开展评论和评述,反映学生心声,拉近师生距离。

四、总结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只是宣传途径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利用新媒体资源,通过线上的网络授课和线下的组织讨论,将对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发展规划、职业素质等多方面综合性的培训。只有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的环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使思想工作更加贴近青年、凝聚青年和引导青年,真正成为青年心中的“网红”。

猜你喜欢
网络新媒体网红大学生
不要上“网红”的当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网红滚滚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审美教育的影响分析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ВаНхУН»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版权保护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