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架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7-06-03 10:52茶琪燕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2期

茶琪燕

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信息交流都呈现不断增长和繁荣的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理论型人才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教学方式,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将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教育教学方式;架式教学;大学英语听力

当今社会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将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成了英语教师重点研究的对象。

一、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架式教学理论模式的雏形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教育学理论概念。这一理论研究成果的提出人是苏联著名心理教育学家维果斯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在维果斯基关于大脑“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将建筑设计理论中的支架构建原理形象化地应用在教学理论总结之中,创新式地提出了架式教学模式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

所谓架式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将相关学习内容在脑海中做出一个宏观的知识概念构架。让学生可以将相关知识的重点难点内容做出合理有效的知识分解,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将架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中转变自己的教学主体作用,以一名知识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二、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相关内容的学习永远是听、说、讀、写四个方面。将架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对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过程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引导学生搭建学习框架

教师在将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中,教授学生新的英语听力知识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学习听力理论之前,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这是利用架式教学模式进行英语听力理论知识教学的初期阶段。在授课教师成功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之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进行英语听力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有效的课堂活动支架的构建,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上的兴趣,还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增加课堂互动

[JP2]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听力的课堂教学中,与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也不再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在架式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下,教师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听力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将最大可能地赋予学生自主探讨、合作学习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英语会话、听力读写练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英语和中文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听力的学习方法。

3建立与架式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相配套的教学评估体系

[JP3]目前,我国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探索研究的初期阶段。[JP2]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应用架式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弊端,授课教师应建立一套与架式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相配套的教学评估体系,在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评价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出及时的教学评估。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在客观的评价结论下稳定、有序地进行。

三、结论

将架式教学模式合理有效地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之中,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过分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置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将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构架式英语教学方式一定能为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成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丽华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应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1):149-151

[2]康凯支架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4(7):71-73

[3]张卉婷,方琼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6):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