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也可能很腐败
——《人民的名义》反映了怎样的现实

2017-06-05 09:29
新传奇 2017年17期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瑞金皮球

其实你也可能很腐败
——《人民的名义》反映了怎样的现实

如今,人们在茶余饭后聊得最多的是剧中形形色色的官场贪腐现象。实际上,除了贪腐,剧中很多细节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例子。不少人也会拿剧中的情节对照自己的生活,找到人生的答案。

●《人民的名义》剧照

折射多少校园“小皮球”

最近,北京的黄女士苦恼一件事——这两天她的儿子每天放学都能带回一包食品,儿子说这些都是帮同学写作业挣来的。

“这不是跟戏里面的‘小皮球’一样吗?”黄女士说:“孩子的世界里怎么这么快就出现了‘交易’?”

调查发现,“小皮球”不仅存在于电视剧中,在真实的生活中,“小皮球”也并不少见。

剧中,“小皮球”在球队里只是个替补队员,是花了15元买来的:给队长10元、副队长5元。

现实中,吴女士为儿子的事发愁。去年秋季开学,他所在的班级也要改选。那一阵子,儿子几乎天天要去超市买零食来拉拢同学。但是改选时,他仍然没能挤进前五名(中队干部的名额是5个)。

其实,“小皮球”和吴女士的儿子是类似的,他们都是用钱或者“好处”去换取对自己有利的机会。

在学校里,老师对于孩子来说象征着绝对的权力。老师用权力压迫学生,学生也就学会了把权力作为手段。

五年级的文文是班干部,负责维持班里整体纪律。一次音乐课上,文文所在组的小组长违反纪律被音乐老师批评了,文文如实告诉了班主任。从此之后,这个小组长记录的组长日记里几乎都是文文的“违纪”问题。

成人一旦拥有了权力,如果不能很好把控,就可能迷失自己,甚至走向犯罪。孩子的世界里如果没有正确的引领,那么权力可能会变成互相伤害。“时间久了孩子们会价值观混乱。”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说。“面对未成年人,大人给孩子解释世界的时候一个核心思想是‘儿童优先’,怎么对儿童发展成长有利就应该怎么做。”

其实,成年人向孩子进行积极的解释,不仅有助于孩子对社会形成积极的认识,关键是能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力量,是他们将来与遇到的更多消极事件进行抗衡的力量。”孙云晓说。

其实你也可能很“腐败”

追剧过程中,很多人认为,不在体制内,腐败就跟我们无关。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的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瞎干、蛮干等,诸如此类现象也是“腐败”。

首先,制度或措施等方面产生的混乱,会引发身在其中的人被动进入“工作腐败”。比如说目标传递机制的缺失、职责的不清晰、流程的混乱,也包括不良工作氛围等,或让人无心工作、或让人缺少担当,诸如此类的不一而足,最终没有成事,贻误了自身与企业的发展。

其次,组织或机构等方面产生的混乱,也会引发“工作腐败”。一个组织或机构的领头者至关重要,如果这个领头者对人对事糊涂,,团队成员也会有心无力,同样贻误了自身与企业的发展。

第三,因为自身思想陈旧,行为堕落而引发的“工作腐败”。比如说事前没方向,导致工作中的瞎干、蛮干;比如说事中没方法,导致工作的拖延无效率;比如说事后没担当,出了问题不敢承担,只会推诿、扯皮。这些职场行为是典型的堕落行为,其根源出在思想上的职业化意识跟不上职场的正本清流。

那么我们该如何杜绝“工作腐败”?

1.对于组织而言。(1)战略传递:保证能将战略目标清晰传递至每一个岗位,确保做事有方向。(2)架构清晰:每个部门和岗位做什么事,如何做,务必要设计到位,确保做事不偏差。(3)人才到位:什么样的岗位需匹配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匹配什么样的薪酬?什么样的薪酬匹配什么样的价值?三个环节应环环相扣,以保证将事做到位。(4)优良环境:好的做事环境会催生出一批刻苦勤奋者;而惰怠的环境也必将滋生无所事事的庸才。

2.对于管理者而言。(1)目标传递:承上,要理解企业战略方向,年度目标;启下,要能形成部门目标并将其传递至每一个岗位。(2)过程管控:一旦发现任何问题,能在过程中予以消灭,而不是等问题出现了再去指责或补救。(3)分析评估:追踪问题之源,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4)激励改善:出了问题要有问责,干出成绩也应褒奖。无论奖罚,皆要目光向前。

3.对于员工而言。(1)工作要有方向。(2)做事要有策略。(3)凡事必须总结。(4)一定要勤勉精进。

综上所述,只有内因和外因的有机结合,形成互为鞭策与促进的整体力量,透过这种合力,最终才能将“工作腐败”消于无形。

剧中员工分七种,你属于哪一种

在剧中,不少角色还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的思考。

1.没有上进心。剧中有段关于孙连成的经典旁白:他每天准点儿打卡下班,一刻都不耽误。他从不贪污,也从不干事。信访办窗口太矮,没有经费修,他就派人花60块钱买四个小板凳。李达康书记知道孙连城的处事行为后,在政治学习会上点名批评他,因此激怒了孙连城引得他要辞职。在现实中存在不少这种“为职不为”的员工,不仅熬自己还混公司,下不作为,上无贡献。这种员工,无论在哪家公司都不会做出成绩。

2.八面玲珑,狐假虎威。丁义珍一出场就到处宣传自己是“达康书记化身”,他的职位并不算很高,但深得领导信任,然而,他却拿领导做幌子,指手画脚。现实中,一些员工也会像丁义珍一样,利用企业的资源为自己牟利,或者和企业外部人员勾结,罪行暴露后不承担责任,让领导给他擦屁股。

3.为了升职不择手段。剧中,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为了升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自己上位谋划,殊不知这也是他的死穴。另外,祁同伟还犯了职场大忌:不忠诚,不感恩。作为员工,凡事只从自身利益出发,看不到全局,个人的职业生涯绝不会有大层次的发展。

企业的成就,全靠这4种人:

1.有责任心、大局为重的人。陈岩石是本剧中最大的一股清流:大风场拆迁风波中,他孤身进入群众中,以身体挡在了拆迁车的面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在现实中,这种员工就是上层领导和基层员工的纽带。凡事不会囿于自己的私利看待问题,胸怀格局,这样的人才能承担责任。

2.一心只为企业利益的人。李达康一心为业绩。他的缺点是太爱惜自己的政治羽翼,但他同时又懂得知错就改。比如沙瑞金批评他,他都能及时检讨。反观如今很多职场人,只知道埋头拉车,却忘记偶尔要抬头看看远方。

3.有能力、有担当的人。侯亮平很有能力,他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坚守原则。陈海出事,他勇于承担起查清真相的责任;刚到京州检察院,他不知道季昌明检察长是否和自己立场一样,他质疑、询问、观察。在职场中,需要这种时刻清楚自己的身份的人。

4.实事求是、刚正不阿的人。沙瑞金带着重任及最高权空降京州,他做调研、考察、倾听群众的声音,面对高育良的极力推荐保持怀疑的态度,绝不会轻易作出任何一个决定,这才是一个领导人最应该拿出的态度。职业素养的高低,品格的优劣,对人一生的成就有重大的影响。能力决定你所在的位置,品格决定你能在这个位置坐多久。

教你如何与领导相处

怎样与领导相处,是绝大多数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从剧中可以学到哪些真经呢?

1.与“挑剔”的领导相处。工作中,当自己的方案、稿件、设计被领导要求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时,很多人觉得是有意为难。实际上,在化解领导“苛刻”的要求中,自己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

2.与顾虑太多的领导相处。与这类领导相处,员工应注意两点:(1)心态得积极向上,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的困难,就不敢向前。(2)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若对工作有十足的把握,在关键时刻先做了再说。如同《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的妻子欧阳菁在准备外逃时,侯亮平果断在机场半路拦截。

3.与“沉默”的领导相处。有时候,员工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工作,可领导却不给员工任何明确的目标。领导的“沉默”,从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对员工的信任。所以,作为员工,施展自己的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就是领导要的结果。当然,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不确定,或需要让领导作决定以进行的工作,员工可拟出几个选择(不宜过多)供领导参考,并附上每个选择的背景,以及自己的建议。这样既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也尊重了领导。

那么平时我们该如何与领导相处?

1.有“礼”有“距”。切不可完全把领导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好朋友,不顾上下级关系地“滥”亲密。

2.克服领导恐惧症。很多员工都有一种领导恐惧症:会议、公司聚会场合不敢跟领导说话;平时见着领导就绕着弯走;无意中和领导独处时会表现出局促、不安等现象。克服这些现象不妨参考以下两点:(1)踏实、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不断学习、努力提升。(2)把领导当普通人,或许会让自己的思路豁然开朗。

3.多和领导沟通。像《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在林城与沙瑞金聊天,说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工作不足,以及在林城开发区规划中,当时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期间,李达康慢慢交代了自己的家庭“底细”。所以之后李达康的妻子被捕时,沙瑞金并未因为这件事怀疑他。

(《中国青年报》2017.4.24等)

李达康一边骑行,一边向沙瑞金汇报林城开发区的工作,李达康的多年努力得到沙瑞金的认可与赞扬

猜你喜欢
人民的名义瑞金皮球
亲亲瑞金
顽皮的云
拍皮球
红色与绿色并存的城市——瑞金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拍皮球
我错了(二)
红色故都瑞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