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法在程序设计课程的研究与应用

2017-06-05 16:22周蕾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高校课堂教学

周蕾

摘要;该文着眼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题。为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引人案例法,并就具体实施方法和实施益处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课堂教学;案例法;非计算机专业;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08-02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这里讨论数据库设计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课程能帮助学生很好的了解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思维和技能,帮助学生提升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而课堂引入案例法能改变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很大程度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课程现状

目前的课堂教学基本都以传统“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进行,课程能教会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但是深层次的理解不够,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传统的授课方式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老师讲解为主,学生主动思维少

数据库课程知识点多且较零散,缺乏明显的主线贯穿,课程讲解有一定困难。目前每周安排3课时理论,课堂时间除了简单5分钟左右提问,其余时间以教师讲解为主,讲解知识点、推出例子、演示操作,学生以听课为主。这样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较累,学生枯燥,教学效果甚微,能教授操作技能,但很难引起学生兴趣,深入了解如此操作的缘由。

2)课程围绕一个案例讲解,缺乏扩展性

传统的课程授课围绕同一个案例展开,对于知识点的介绍与延伸,缺乏扩展性。学生了解的知识有些片面,客观案例稍有变化,学生会感觉难以完成。

3)学生基础不同,课堂相同的节奏缺乏针对性

班级每个学生基础不同,统一的授课模式与进度,不适合每个学生。相同的节奏,有些学生跟不上,有些学生感觉太慢,教师很难调整,影响授课效果。

4)实验内容步骤明确,缺乏设计练习

实验课内容是既定的,操作步骤详尽,学生机械式操作,不做思考。课后收获不多,实验内容缺乏设计类。

2案例法的课堂设计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授课方式改革。主要思路:引人多个案例,学生分组分工独立完成整个开发;课堂教师只讲重点部分,简单知识点由学生课后自学,课堂时间用于师生讨论、评价开发案例。具体涉及以下几点:

1)学期初摸底

学期初统一授课1-2周,之后进行知识点测试。

2)确定分组

根据测试情况,教师确定组长名单,由组长选择组员;同时确定每组要开发的案例。

3)任务驱动

按章节安排授课,明确该阶段的设计任务;每个章节安排2周3次课,大概1.5次课用于教师重点知识讲解,1.5次用于开发案例的师生讨论,讨论设提问环节,涉及的内容由具体开发人员解答,问题的安排要尽量满足每个学生被提问到一次。

4)案例开发

案例的开发以实验课及课余时间为主,不占用理论课堂时间,每个组员的任务由组长确定,可根据能力安排难简不同的任务。

5)过程评价

安排每个章节模块一次考核,不单独进行,根据课堂讨论情况,案例展示情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

6)网络交流平台

案例开发的设计,部分工作需要学生课后完成;提供一个完善的网络交流平台很重要,教师提供知识点介绍,易错操作视频,课程模块总结,解答学生开发难题等,学生上传开发案例,讨论交流开发问题等。网络平台是对课堂教学的—个很好延伸。

课堂教学模式一定是发现了问题才会想要改变,引入案例法,带领学生进入案例的完整开发过程,让学生真正“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改变对教学有很多好处:

1)让学生全程主导完成开发,使学生有主控感,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案例选择与专业相匹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开发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3)学生根据能力分工,各取所需,在团队合作中,均得到技能与协作精神的锻炼。

4)案例开发的引入,师生合作更为愉快;以往的教学师生任务分工明确,教师讲学生听,相互交流机会不多,师生关系平淡;引入案例法,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变为主动,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为同一个问题相互讨论,互相学习,增进师生感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课程。

5)过程评价的引入,使得课程的考核更为合理。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提问环节,打分的原则更多关注学生在设计中的思考有多少,而不是简单一个结果的演示,使得考核更趋合理化。

3总结

课堂教学的调整不能中断,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学到更实用的知识。案例法的引入只是一个小的改变,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点,例如授课讨论模式的调整,评价制度的完善等等,后期网络资源也可以进一步增多,现在流行的微课、翻转课堂都可以用于程序设计课程。继续努力,继续改变,课堂教学的效果定会越来越好,让学生满意,让教师安心。

猜你喜欢
非计算机专业高校课堂教学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非计算机专业VF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究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