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特点的跨文化研究

2017-06-05 15:06
林区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沧源佤族汉族

王 欣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佤族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特点的跨文化研究

王 欣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为了解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高中生幽默风格的差异,采用幽默风格量表测查沧源民族中学的佤族和汉族高一、高二学生,昆明十四中学高一、高二汉族学生的幽默风格,研究得出在幽默风格的自强型和亲和型两个维度上,生活在佤族文化背景下的佤族和汉族高中生与生活在汉族文化背景下的昆明高中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的结论,证明民族文化差异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佤族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跨文化研究

幽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也是人们重要的情绪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幽默。心理学家马丁通过研究,将幽默的不同表达方式,即不同的幽默风格界定为四种,分别是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其中,亲和型幽默指为了增强群体内的凝聚力,个体以一种可接受的和能容忍的方式与他人开玩笑并娱乐他人的倾向。自强型幽默是指在生活中保持幽默的视角并把幽默作为应对策略的倾向。嘲讽型幽默是指使用幽默是为了批评或操纵别人,不顾对方感受地表达幽默的倾向。自贬型幽默是指过度使用自嘲、讨好以及对负面情绪的防卫性否认的倾向[1]。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昆明第十四中学、沧源民族中学两所高中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被试涵盖了高一、高二汉族、佤族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8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58份,占回收问卷的94.2%。个别缺失数据采用均值替代法处理。

2.研究工具

采用幽默风格量表(HSQ),其中总量表的α系数为0.733,各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447,0.754,0.699,0.867。

3.研究程序

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研究者在任课教师的配合下,对被试采取团体施测。在施测过程中采用统一指导语,统一时间作答等严格的实施程序规则。问卷采用无记名作答,完成后当场收回(含两个量表)。

4.统计处理

问卷回收后,选取其中的有效问卷将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差异性检验、皮尔逊相关、回归分析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沧源佤族高中生和沧源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使用 SPSS17.0软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佤族高中生和沧源汉族高中生的幽默风格进行差异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统计结果表明,在嘲贬型幽默风格的类型上,沧源汉族高中生和沧源佤族高中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表明汉族学生比佤族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嘲贬型幽默。在自强型、亲和型和娱弄型上二者不存在明显差异。

表1 沧源佤族高中生和沧源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的差异

注:*表示p<.05,** 表示p<.01,*** 表示p<.001

2.沧源佤族高中生和昆明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使用 SPSS17.0 软件,通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对佤族高中生和昆明汉族高中生的幽默风格进行差异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统计结果表明,佤族高中生在自强型和亲和型幽默风格上与昆明汉族高中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嘲贬型和娱弄型幽默风格上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汉族高中生更倾向使用嘲贬型幽默风格。

表2 沧源佤族高中生和昆明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的差异

注:*表示p<.05,** 表示p<.01,*** 表示p<.001

3.沧源汉族高中生和昆明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沧源汉族高中生和昆明汉族高中生的幽默风格进行差异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沧源汉族高中生和昆明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的差异

注:*表示p<.05,** 表示p<.01,*** 表示p<.001

统计结果表明,沧源汉族高中生在自强型和亲和型幽默风格上与昆明汉族高中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表明沧源汉族高中生与昆明汉族高中生相比,在表达幽默时更倾向使用自强型幽默和亲和型幽默,而在嘲贬型和娱弄型幽默风格上二者差异不显著。

三、讨论

1.从民族差异的角度对沧源佤族高中生和沧源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的比较研究讨论

统计结果表明,在嘲贬型幽默风格的类型上,沧源汉族高中生和沧源佤族高中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表明汉族学生比佤族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嘲贬型幽默。在自强型、亲和型和娱弄型上二者不存在明显差异。

虽然之前的研究表明,佤族男生比佤族女生更倾向使用嘲贬型幽默,但那是在佤族特定场合形成的特定表达幽默的方式,而且他们的嘲贬型幽默虽然具有攻击性,但并不带有恶意。而汉族高中生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具有攻击性,因此可以看出从民族发展差异的角度上,佤族学生在整体上表现幽默的过程中更为温和,而汉族高中生在表现幽默的过程中更具有攻击性。

2.从民族差异和文化水平发展差异的双重角度对沧源佤族高中生和昆明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的比较研究讨论

统计结果表明,佤族高中生在自强型和亲和型幽默风格上与昆明汉族高中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嘲贬型和娱弄型幽默风格上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汉族高中生更倾向使用嘲贬型幽默风格。

从民族差异角度,佤族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族,带有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淳朴、热情,佤族人民更为乐观,热爱生活,据笔者的亲身体验,这是一个幸福感非常高的民族,而汉族作为人口最多的民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渐少,受现代文明的影响更大,人们的竞争意识更强,对未来的规划更细致,这点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文化发展差异角度看,昆明地区较沧源地区更为发达,竞争更为激烈,而沧源地区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沧源的生活节奏更为缓慢,这直接影响着两个地区学生的不同处境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沧源的高中生更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幽默,并将这种幽默变成自己的特质,变成一种习惯。同时,沧源地区的学生更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他们将更多的经历放在维系人际关系上,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使用亲和型幽默;反之,昆明高中生在面临更激烈竞争的条件下,更注重自己的学业,幽默的表达较沧源的佤族高中生会更欠缺一些。

3.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的角度对沧源汉族高中生和昆明汉族高中生幽默风格的比较研究讨论

统计结果表明,沧源汉族高中生在自强型和亲和型幽默风格上与昆明汉族高中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嘲贬型和娱弄型幽默风格上二者差异不显著。

这一结论与佤族学生和昆明汉族学生幽默风格的特点相同,表明尽管民族不同,但在同一种文化环境下,佤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所受到的影响是比较一致的,幽默的表达上也更为接近。

[1]郝霞.大学生幽默风格、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戴玉磊.大学生幽默风格及其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1997.

[3]兰岚.大学生幽默特质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1998.

[4]刘文,邹丽娜.有关幽默感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2):47—51.

[5]范晨霞.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幽默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6]陈世民.大学生幽默感问卷编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7]承佳特.论林语堂作品中的幽默风格[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8]汤笑.幽默心理新说[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5—7.

[9]陈煦海,黄希庭.幽默感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责任编辑:钱晓玲〕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5.048

2017-03-02

王欣(1983—),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教育学硕士,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与创造)研究。

G444

A

1008-6714(2017)05-0107-02

猜你喜欢
沧源佤族汉族
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试论沧源崖画与佤文化的传承
沧源翁丁山地佤寨的空间布局及形态分析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比较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佤族地区基督教的调适及发展之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