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员MARIN后场技术分析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

2017-06-06 12:10任亚伟何志锋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号位高远球杀球

杨 刚,任亚伟,何志锋



羽毛球运动员MARIN后场技术分析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

杨 刚,任亚伟,何志锋

文章通过对里约奥运会女单决赛进行录像观察,对MARIN与PUSARLA的后场技术使用情况、落点分布情况以及后场的各项技术的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分析MARIN的后场技战术情况,探索其规律和特点,为我国的女子单打羽毛球长盛发展及后期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羽毛球;MARIN;后场技术;制胜规律

前言

随着MARIN这几年的强势崛起,以凶狠的下压进攻为主“男性打法”的风格正席卷羽坛。在拿下2014年世锦赛、2015年世锦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后,MARIN当之无愧成为羽坛新的代言人。MARIN的强大,主要体现在其快速的进攻和凌厉的后场下压技术。而后场技术作为女子单打得分的重要手段[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旨在对里约奥运会决赛MARIN与PUSARLA的后场技术使用情况和后场的各项技术的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分析MARIN的后场技战术情况,探索其规律和特点,找到其后场的制胜规律,为未来我国女子羽毛球的训练和比赛提出有效办法和建议[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西班牙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CAROLINA MARIN和PUSARLA在里约奥运会上后场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综述法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及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的相关研究文献,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3]。

1.2.2 录像观察法

对MARIN和PUSARLA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决赛全程每一分进行统计,主要对后场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计数。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及使用EXCEL软件进行保存,主要监测指标为后场技术。

1.2.4 对比分析法

获取MARIN和PUSARLA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决赛的数据,将其后场各项技术作为独立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寻找其相关特点。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MARIN后场技术使用率分析

通过对MARIN和PUSARLA的后场技术进行统计后发现,全场比赛MARIN使用了157拍后场技术,PUSARLA使用了129拍后场技术。将其击球技术分类为三个区域,主要是正手位、头顶位和反手位。并对其后场击球落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将对方击球场地按九宫格分类法,分为9个区域,并对落点进行了统计分析。

2.1.1 MARIN后场正手位技术统计分析

根据MARIN在里约奥运会上正手位技术的使用统计上,笔者发现MARIN使用最多的是劈杀技术,其次是高远球以及吊球、被动低吊和被动抽球。从技术指标的使用上,可以明显看出,MARIN使用大量的劈杀球和被动抽球,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下压,不给对手高球的机会,从而达到压制对手的目的。当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情况,这也就导致了对手直接得分。总体来说,MARIN得技战术目的还是得以实现,就是下压进攻。如表1所示。

表1 MARIN与PUSARLA后场正手位技术使用频率及失误分析表

在图1中,通过对PUSARLA的后场技术的统计后,与MARIN进行对比发现,在正手位吊球的使用上,PUSARLA的28次远远高于MARIN的17次,但是杀球却以19次低于MARIN的24次这也侧面反映了MARIN在比赛中减少了过渡球的使用,更多是杀球进攻,以达到压制对手的目的。但是从高远球的使用上来看,PUSARLA比MARIN少了5次,被动抽球的次数比MARIN多了5次,这就说明PUSARLA其实也是在控制后场,尽力把球下压,不起高球,从而达到不让MARIN下压的意图。这也反映了双方运动员都是想控制后场来压制对方,只是MARIN使用劈/杀球技术意图更明显,侧面反映了MARIN的后场杀球能力的强大。

图1 MARIN与PUSARLA后场正手位技术使用折线图

2.1.2 MARIN后场头顶位技术统计分析

头顶位技术动作相对于正手位技术动作而言,主要在于侧身的幅度大小。由于有些运动员身材比较高大,转身动作慢,侧身往往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击球质量下降。因此,头顶位的击球相比于正手位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对MARIN后场头顶位击球技术的使用分析后发现,头顶位技术的使用选择上没有正手位多,但是从技术使用次数和概率上,头顶位的高远球和劈/杀球都远高于正手位的使用,吊球技术的使用明显减少。而失误率也相对较高,导致了直接丢分的局面出现,但整体上说明MARIN的头顶位并不是像传统的运动员那样存在弱点,反映了MARIN的头顶位处理球的能力很强。

表2 MARIN与PUSARLA后场头顶位技术使用频率及失误分析表

将MARIN和PUSARLA的头顶位进行对比分析后,很容易在折线图2中看出相关规律。MARIN在头顶位的技术选择使用上,呈现出“倒V”字形,也就是高远球和杀球非常多,吊球很少,这侧面反映MARIN不愿意去网前与PUSARLA过多争夺,更多地是通过后场技术来制衡对手。而PUSARLA头顶位技术选择相对比较均衡,吊球出现顶峰,高远球和劈/杀球都远远低于MARINMARIN,这说明PUSARLA头顶位球控制能力明显弱于MARIN,主要是想通过吊球来调动MARIN,想跟她斗网前以达到牵制MARIN的目的。

正手位和头顶位同属于闭合式技术动作,现将两位运动员在正手位和头顶位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高远球技术上,MARIN的正手位和头顶位使用都高于PUSARLA,而MARIN的头顶位又高于自己的正手位,PUSARLA却是正手位高于头顶位的使用。从这一技术上来看,MARIN的后场高远球控制技术远远高于PUSARLA,并且头顶位技术非常好。从吊球使用上PUSARLA使用频率非常大,说明PUSARLA一心想调动MARIN网前,跟她在网前争斗,以寻求获胜的机会。在劈/杀球技术上,同高远球使用情况类似,MARIN占据绝对优势。就单从正手和头顶位两个位置的后场技术使用来看,就不难发现,MARIN的后场技术是制胜的主要因素。

图2 MARIN与PUSARLA后场头顶位技术使用折线图

图3 MARIN与PUSARLA后场正手位、头顶位技术使用对照柱形图

2.1.3 MARIN后场反手技术统计分析

反手技术是属于开放式技术,其难度就在于要背对球网使用,难以控制精准落点和弧线的高度。职业运动员选择反手技术大都为了节省头顶侧身时间,以过渡球选择为主。从表3中得出,不管是高远球还是吊球,MARIN都比PUSARLA使用较少,这也侧面印证了MARIN头顶技术的强大,以及减少背对球网反手技术的使用,以达到减少陷入被动的情况发生。

表3 MARIN与PUSARLA后场反手技术使用分析表

2.2 MARIN后场击球落点分析

将击球落点在九宫格进行统计后发现,MARIN后场高远球的落点主要集中在两边边路中后场,特别是9号区域的落点最多。劈/杀球落点主要集中在中场边线附近,6号区域最多,达到28个。吊球主要集中在左右前场1号位居多,网前中路吊球更是一拍都没有。落点分布主要为9、6、1号位,也侧面应证MARIN后场技术的使用以劈杀球为主,高远球过渡为辅,吊球最少。而PUSARLA则是高远球集中在7号位,杀球集中在4号位,吊球则集中于1号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MARIN和PUSARLA在后场正手位和头顶位技术的使用上,都是以下压控制结合高远球技术为主,杀球控制比较多,而MARIN头顶位技术远远强于PUSARLA,就是以劈杀球技术为制胜技术。PUSARLA则更多选择吊球来过渡,以网前技术来牵制MARIN,从而达到制衡的目的。但总的来说,MARIN的后场技术更胜一筹,最终取得了奥运会比赛的胜利。

(2)从后场技术的失误率上来看,MARIN和PUSARLA都存在失误情况,主要集中在高远球和劈/杀球技术上。MARIN的正手位和头顶位总的失误率为8%,远高于PUSARLA的3.9%,但最终却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这跟MARIN坚持自己的技战术打法有关系,就是保持后场高压,即使失误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技战术打法,这跟博弈论的“路径依赖”理论有一定联系,反映了MARIN高度的战术执行能力,这也是她制胜的因素之一。

(3)在落点分布上,按高远球、吊球、劈杀球的顺序来看,MARIN的落点主要集中在9、6、1号位,其中6号位落点最密集;PUSARLA则更多集中在7、4、1,其中1号位最密集。从落点上来看,也能看出两者在技术上的博弈选择。MARIN偏向于后场下压技术制胜,PUSARLA则偏向于吊球过渡寻找机会。

3.2 建议

(1)MARIN应当坚持自己后场下压进攻打法,适当增加技术使用的多样性,以防出现“路径依赖”问题[3],被对手抓住而陷入被动局面。并加强网前技术的训练,保持高的比赛水平。

(2)MARIN在保持强大后场进攻能力的同时,减少非受迫性及受迫性失误的出现。失误丢分的增加往往是对手得分的主要方式,减少主动失误有利于更有把握的赢取比赛[5]。

(3)在落点分布上,MARIN应当更多的给对手头顶位球,因为在头顶位球的处理上,PUSARLA处理球能力不强。因此,要减少吊球的使用,更多地压制对手头顶位,以达到制衡对手的目的。

[1] 黄煜婷.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后场技战术统计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6,(11):159-160.

[2] 聂上伟. 林丹和李宗伟羽毛球竞赛制胜规律探讨[J]. 体育文化导刊,2014,(05):72-75.

[3] 周璇. 对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李雪芮的技战术统计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4.

[4] 陈家鸣,闫杰,李玉新. 乒乓球技战术实施中的路径依赖性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01):113-116.

[5] 赵海权. 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红土场地得失分统计分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138-140.

Backcourt Technical Analysis on Badminton Player MARIN——Take Rio Olympics for an Example

Yang Gang, Ren Yawei, He Zhifeng

By observation on Rio Oly mpic Games women’s singles final vide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court technology utilization, point distribution situation, and the winning and losing points at backcourt. It aims at analyzing the backcourt techniques and tactics of MARIN, exploring its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women’s singles badminton and up-coming training and matching. of Prosperous development and post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to.

badminton; MARIN; backcourt skills; winning laws

杨刚(1991-),男,四川射洪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研究。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41 Graduate School of Chengdu Sport Institute,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na.

G847

A

1005-0256(2017)06-0071-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6.031

猜你喜欢
号位高远球杀球
“学、练、赛、评”视角下的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策略
基于TOPSIS+RSR法的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杀球质量综合评价*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围绕学会、勤练、常赛的初中羽毛球高远球教学策略
羽毛球正手打高远球技术动作解析
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方法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奇幻的下班之路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