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

2017-06-06 00:26张晓霞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

张晓霞

新课程坚持以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为目标 ,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同步指导以及形成性检测和评价, 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优势和不足, 从而制定改进计划, 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反映了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 明确了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理念。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潜能

学习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 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 往往使学生视如畏途。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 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 让学生“跳一跳, 就摘到桃子”, 问题高低适度, 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 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 可以激发学生前认知矛盾引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因而学, 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 自觉去解决, 去创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

二、打破传统模式, 激活探究精神

没有探究精神的教师, 是培养身的条件和特点, 探索富有个性而又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实行“目标教学”, 采取“探索目标,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 先尝试后点拨。 课前重视预习指导, 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目标, 自己选择学习内容, 确定学习方法, 进行自我评价。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 组织小组讨论, 而后全班交流, 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 变师生间单一传授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双向或多向互动。这种教学模式, 克服了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 生阅读实践的倾向, 激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创设特定情景,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是创设生活情景, 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课堂。在实际教学中, 不仅需要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 同时还应贯彻教材本身的化繁为简的教学原则, 创设具体化直观化的问题情境。如:教学“同学排成一行做操, 小红的左边有 5 人, 右边有 6 人, 做操的一共有多少人? ”读完题后, 学生列出:5+6=11 ( 人 ) 。此时教师让学生画出表格(略),仔细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列式存在的问题, 将列式改为:5+6+1=12 ( 人 ) 。此时教师马上又出一题:有12人排成一队做操, 小红左边有 5 人, 小红右边有几人? 有上面的表格, 学生便能顺利地理解题意, 列式计算。又如:讲《比高矮》, 教师请出三名同学站在讲台上, 让其他同学比较他们的商矮, 结论得出后, 教师让个子最矮的同学站在凳子上, 个子最高的站在地面上再做比较, 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教师追问“都是这三名同学比高矮, 为什么两次比较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从这一具体实例中学生明确了比较商矮不仅要看顶部的高度, 还要看进行比较的人是否站在同一高度,从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四、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品质

教师应充分的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 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 创设情景, 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 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质疑, 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 特别是同学的观点, 由于商榷余地的较大, 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 进行批判性质疑, 并且勇于实践、验证, 寻求解决的途径, 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注重学生数学气质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它通常表现为“力求把周围的现象数学化, 总是处处注意现象的数学的侧面, 注意空间的数量的关系、联结及各种函数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力求现象数学化, 应是这种所谓数学气质的实质所在。它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注意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 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这样一个过程,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气质, 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 对问题的敏锐感, 强烈的探究愿望和坚持性, 敢于质疑问难, 挑战未来的勇气。这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的典型的个性心理特征。

五、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

课堂中要营造宽松和谐教学环境, 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困生。《新课标》提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然要营造民主、外向和开放的宽松和谐的环境, 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 就會愿意与他人交流, 就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都激活, 激励学生不断前进。数学教学成功与否, 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 还取决于学生情绪, 态度等。因此在对学困生上,要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能急躁, 迁怒, 切忌使用训斥, 伤人自尊的语言, 保护其自尊心。针对后进生普遍缺乏自信心的情况, 在每次单元、期中检测后, 我会将成绩有进步的后进生名字当众表扬, 并在试卷上批注上激励, 鼓舞的语言。在课堂上向他们提出估计他们能回答出的问题, 回答不完整加以引导, 从不指责。让他们体会到喜悦, 让自信扎根于心中。尽力寻找他们身边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加他们的上进心。

六、渗透德育教育,注重表扬激励

数学教育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讲数学史, 可培养学生崇尚科学, 追求真理, 宏扬爱国主义精神;讲数学思想、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新课程的每一处知识、每一个背景材料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资料。学习数学所体现的意志品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欲望, 培养数学的审美观等诸多方面, 一起构成一个立体的德育渗透体系。在教学中, 只要教师能真正放下架子, 抛开种种思想的束缚, 尽可能多的表扬学生, 对学生要多了解, 不同难度的问题要有目的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解决, 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看到自身的价值, 让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参与数学学习, 体验成功感,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 效果就好, 教学环境就会变得更加宽松和谐, 它就象阳光、雨露, 成为他们积极向上, 健康成长的动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