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

2017-06-06 18:48赵燕菊刘奎杰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赵燕菊+刘奎杰

【摘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栋梁,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个人的身心健康。在社会转型期,分析大学生理想人格的时代内涵以及理想人格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应对之策,以推进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发展,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人格 教育

一、理想人格的内涵

不同的学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动的特有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指个性;从伦理学角度讲,人格通常理解为道德人格,即指人的道德品质。理想人格所指的人格兼有心理学和伦理学意义上的个性特征和道德品质。“理想人格是指人的理想化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品格,是人格发展最佳状态的主体性范畴,其基本内涵是指被一个社会中的人们所普遍推崇和肯定,反映民族文化精神和理想,并且由国家所提倡和推广的人格样板和楷模。”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理想人格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生物遗传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作用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主观努力和客观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精力旺盛、求知欲望强烈,正是心理和生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定型期。社会文化、外界环境和教育都会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学教育应当发挥教育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努力降低消极影响,促进大学生人格理想教育。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道德判断迷茫。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在道德判断与选择上面临困惑,思想矛盾斗争激烈,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抉择面前,取向功利化、短期化,以满足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为价值取向,那种“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的传统美德荡然无存。

2、德育知行分离。高校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严重滞后于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时代要求,造成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分离。德育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统一的过程,但目前,高校德育的内容是以知识为中心,忽略甚至排斥了德育过程的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道德践履。

3、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是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存在理论与实践不同程度上的脱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实践锻炼不够,接受书本知识和灌输教育有余,获取实践经验和探索创新学习不足的现象。这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途径分析

(一)锻炼身心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是培养理想人格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健其体魄,增强其耐受磨难的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摒弃“委屈肚子,要足面子”不切实际的铺张浪费和超前消费做法;二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应对困难和磨难的勇气;三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克服成长障碍。另外,还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贫困大学生救助制度,积极做好高校疾病防控,努力改善学生伙食质量,提高饭菜营养。

(二)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就是运用各种德育资源和手段,如用文图音像等资料、榜样示范等方式向受教育者公开或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培养其积极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实践的过程。一要优化道德环境,充分发掘和净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二要使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培育新的德育环境和资源,为道德主体提供宽松的道德选择和富有新意的道德元素;三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给认知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的平衡,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

(三)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班级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一要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格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潜力的挖掘提供适宜的环境,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从源头上改革应试考试制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把知识记忆、理解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二要保护好奇心,增强自信心,好奇是创新的前提,自信是创新的动力,在具体教学中应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好奇心,进而把好奇心转化成浓厚、积极的求知欲望;三要提供创性榜样。

(四) 制度规范

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一定目标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制度规范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引导与约束、提倡与反对结合起来,通过规范的管理和法律的约束,培养文明习惯,抵制消极现象,促进理想人格的形成。首先,制度规范为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了积极的保障;其次,制度规范推动理想人格的形成,制度規范本身就是一定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道德意识的实践化、具体化,制度规范依靠其强制性对个体的品质、德行、情操及其思想行为发挥监督、约束和惩戒作用,从而使制度内含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道德意识通过组织形式、运作程序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和个性,推动个体理想人格的形成;再次,制度规范要体现时代进步,尊重个体价值,把民主、公正、平等、诚信等社会契约原则用规范制度加以确认,并用制度规范的压力保证实行,所以完善的制度规范不仅塑造个体,同样会塑造群体,有利于群体理想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张国胜.理想人格的制度环境及其社会塑造[J].科学社会主义, 2008(6):87.

[2]孔燕.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诉求[J].道德与文明,2006(2):50.

[3]宣兆凯.道德社会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71.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