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7-06-06 19:36赵宝红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问题分析教学方法

赵宝红

【摘要】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对教学对象进行教学活动时所采取的一切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统称。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绩效的优劣。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较严重问题,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要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就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教学方法 问题分析

党中央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但现状与我们的期望之间还有差距。这存在多方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子就是教学方法的呆板单一、实效低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简单单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方面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呈现出呆板单一的状态。所谓教学方法的单一呆板是指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强制式灌输教学,灌输是教师通过讲解、讲演、讲述等不同方式将教学内容从外部注入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这种方法并不是过时和错误的,问题在于灌输不应成为教学方法中的唯一,而且还应当研究如何灌输和怎样灌输,目前的灌输方法成为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唯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灌输的方式上呆板僵化,不是将学生看成思辩的主体,而是将之当作不变的容器,走入填鸭式灌输的误区。

呆板单调教学方法的形成主要起因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班授课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合堂大班授课制,一名教师往往面对一百甚至几百大学生,这种授课条件的限制,使得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无法较好的展开,如采取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显然无法有效展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难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很强的教学。第二,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统偏见。在人们的眼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意识形态方面的课程,也正因为如此,认为它只能通过正面宣讲和外部注入刁`能奏效,在这种偏见之下,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在“两课”中被广为应用,甚至呈现垄断局面。

呆板单调的教学方法直接诱发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下,教学变成一种存储行为,即教师生硬存储知识、学生盲目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类似储蓄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主学生为辅,要求学生绝对顺从,而当今大学生,他们是在社会进一步呈现出利益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具有思维方式现代化、精神需求多样化的特征,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选择性和个性,因此僵化单一方法的采用直接导致了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无法激发教育对象的兴趣,使学生丧失积极性而处于消极被动接受状态,因此长期以来处于“要我学”的阴影中无法产生“我要学”的愿望,使学生产生学的欲望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海德格尔曾指出:“为什么教难于学?这并不是因为做教师必须腹筒宏富,常备不懈。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实际上,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这里最精华的两个字就是“让学”,“让学”就是采取科学的授课方法引导、激励学生去学,因此这种没有起到“让学”作用甚至激起“厌学”情绪的教学方法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已成为教学实效化的突出障碍。

二、教学方法实效较低

随着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下,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如何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做了许多工作,也注意了方法的多样性,但收效并不十分显著,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目前总体上教学方法呈现出呆板单一、强制灌输的的不良状态,但即使部分教师运用了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也出现了使用效果欠佳的现象。因此,方法实效不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第二个困境。

教学方法的效益不佳主要源自于教学方法使用上的形式主义,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却不重实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形式化的技巧,表演多于真诚,既没有智慧的深入发掘,也没有情感的真诚投入。”这种形式化的表演極大的制约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来灵活多样的方法应能解除教学方法上的困境,但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只重视方法的名称,炫耀自己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或多样的教学方法,而不看重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如实施讨论教学法时,对学生放任自流,不重引导,只是在形式上让学生发言讨论,却未取得深入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成长的实效。方法只有有效才能真正起到桥和船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这种形同虚设、缺乏成效的教学方法,即使披着丰富多彩和创新的外衣也无法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然无法优质的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提倡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是实施正确有效的灌输方法。首先,在灌输的内容上,避免假大空,多与社会热点及学生实际相联系,增强灌输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其次,在灌输方式上,避免利用教师权威强硬灌输,应“采取启发诱导式、探讨调研式、情理交融式与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后,在灌输的手段上,由一张黑板一根粉笔的传统手段发展为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系统讲解与视听教学相结合,提高灌输的成效。

二是采用讨论教学法。首先申明教师对讨论的期望度,向学生表达希望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期待,其次讨论前教师除表达期待外,还要对讨论主题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能够加强讨论课时教师的理论驾驭能力。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避免讨论被一两个学生所控制,要鼓励多数学生参加。最后教师要做总结。

三是采用实践教学法。首先,设置问题情境。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引发思考、发现问题。其次,获得切身体会。通过自身体认,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最后,教师总结。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问题分析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