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研究

2017-06-07 23:46张少鑫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

张少鑫

摘要:协同教育对于国内人才培养计划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为实现建立完善的协同教育体系,对协同教育的两个主体分别进行探讨分析。想要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体系需要政校企多方面配合,同时搭建丰富的平台,建立专业的团队。协同教育虽然优秀,但目前在我国并未得到过多的重视,育人体系也并不健全,亟须更多的努力和投入。

关键词:思想政治;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5005403

随着人才培养的研究的渐渐深入,相关学者无不在探索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基地,更是承担着一系列的重要责任。面对外来文化侵蚀冲击,当代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歪曲等越来越多的现实突出问题,亟需高校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进行解决。而基于协同论的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出现给各教育主体带来一些希望,协同教育是一个新的具有巨大潜力的模式,它的发展对于国内进行相关人才培养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内涵

1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

协同育人是基于协同理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学中的各个个体基于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搭建的一个可以实现沟通,资源共享,相互协调配合的平台系统[1],以此实现培养人多方面、多层次的协同效应。其强调组织、协同,最终的效用是多种合力的体现。

2协同育人模式的特征

协同教育是一个极具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它包括沟通、分享资源、组织配合等各个子系统。结合目前的时代特征观察发现,思想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不断变化的,但协同教育会主动地适应这些形势发展和学生实际,使得德育工作可以正确开展。其次,能对学生产生思想教育的个体都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个人魅力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这些个体会通过有机的衔接、交流,或者碰撞冲突,使得整个协同育人过程从无序变得有序,从不协调变得协调。协同教育讲究各系统的合作,而合作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这一特点,所以协同教育也是开放的,会主动地吸纳整合更多的资源。对于受教育者大学生来讲,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时或一地就可以完成,在大学阶段,各个教学环节都会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协同教育还体现了时空的延续与拓展这一特性。综上所述,协同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系统性、全体性、互动性、主動性、时空延续性。

3协同教育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文化多元化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软侵略创造了条件,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一部分学生,尤其是低龄的学生群体,其爱国意识、民族意识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前期的错误思想的养成,会影响到后期的各种思想教育的进行,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与本国传统教育方式不同,使其产生厌倦的心理,不利于教育的深入;另一方面,新思想会与传统思想在某些方面产生矛盾,表现出一定年龄差距下的深深的代沟,也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而协同教育、创新教育的成功实施,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新颖的理念会吸引受教育群体对于知识的渴望,会使其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本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也会大大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更优秀人才的产出。不仅如此,对于教育主体来说,其为进行教育改革而对多元文化进行的思考会大大地开拓其思路,为以后的教育进一步改革奠定一个好的人力基础,同时,其思想的解放也会拉近与受教育群体的距离,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其他类似各类教育的顺利进行。同时,受教育群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会推动本国创新产业的发展,进而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新、经济的发展既是本国国力的发展,也是民族竞争力的提升。少年兴则民族兴,少年强则国强,受教育群体的顺利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世界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育人模式

1加强协同创新育人队伍建设

各个高校对于思想政治建设一直都是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然而当遇到协同教育模式时又不知该如何入手,所以建立一支强大的完善的队伍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思想政治建设和创新创业有所区别,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又对创新创业熟知的教工及教师,针对于此现象,高校就要将两个方面具有高度理解的个体聚集组建专门的系统的团队,团队内部首先进行互相之间的沟通、学习、研究,求同存异,在得到初步思路后再进行协同创新育人工作的详细策划,最后就要进行实施。这支队伍应分为两部分,即校内队伍和校外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要通过课堂学习,而创新创业要在校外实践,单独的校内或校外队伍都无法全面照顾到思想政治的内化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且术业有专攻,强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效果,校内校外队伍的分别建立更有助于思想政治在社会中进行印证,创新创业在校内得到孕育[2]。当选拔校内队伍时,一定要选择具有高素质、高教师魅力的教师或者教工,因为这样的队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深刻地使学生理解,而对于校外队伍则可以选择历年优秀的创新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或者知名的优秀企业家。

2构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

学校是个微缩型的具有很多功能的系统,在那里能低代价地实现各种各样的宣传、共享等功能,比如在学校中进行各种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创新创业教育,例如爱国教育创新创业讲座、知识竞赛等等。除了学校这个平台,教育主体和受教育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等平台,这些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足够的有力保障,教育主体可以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平台实时地了解受教育个体的思想状况以及创新能力,受教育个体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自己的需求及疑惑,最终两者实现信息及沟通上的协同。当然,学校及其他教育主体也要时刻研究其他的可行的方案,构建多样化的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提供给各受教育者方便他们进行实践或者问询,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和谐沟通这一目标。

3完善协同创新育人体制

没有可靠的体制支持,没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管理,没有相关人员的监督,就无法有力地保障协同创新育人教育的顺利进行,所以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思政教育制度,成立相关的领导部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关部门不仅要设计合理的能产生推动效应的机制,还要在部门内部设立监督小组以起到监督、收集反馈的作用,监督思政创新教育的研究,反馈在各个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还应建立奖惩分明、和谐共生的制度,保障各部门的工作能够层层落实,紧密配合,保障教育主体和受教育者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妥善的处理。除了保障机制,还要建立科学的可行的评价机制,来对各项正在进行的项目进行评价[3]。评价机制是为了使当前进行的活动得到实时保障并使其效果得到检验,并为以后再开展类似的活动积累经验。各项机制的建立能够大大提升协同创新教育的水平。

4构建协同创新育人教学体系

对于许多研究而言,其都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体系,但对于协同创新教育模式,虽然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如设立了许多创新创业比赛,开展思想政汇报讲座,增加许多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课程,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只是依赖一种老旧的非常单一的形式,并未形成体系,这使得受教育者接触到的受益面变得非常狭窄。所以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新颖的以培养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一个有着丰富理念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包含基础、应用、深入开发这三个层次的概念,真正地为创新创业以及思想政治的协同发展提供方向和行之有效的途径,最终实现学生技能与思想和谐统一的目标。

三、协同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自2015年起,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热潮涌起,所有人都渴望借助互联网这一大平台做出一番事业,作为主力军的大学生更是如此。鉴于此,各个高校纷纷开始更加重视创新创业的教育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学校和企业联办的创业基地,学校内部的创业社团等等都收获了一定的成效,各个高校也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机制、理念。在其他层面同样是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的研究工作,总体的形势良好。但是随着其他因素的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者许多新的挑战,在内部,我们目前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管理团队以及教师资源,没有建立相关的理论体系,没有专门的课程,在外部,外来文化和传统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使得现有教育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

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现有的种种情况,各个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给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课外研究、自主实践方面以有力支持,要对进行自主实践的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建设性的帮扶等校内外一体化的平台资源的支撑。创新创业是两个方面,高校更应该注重创新方面的培养,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与能力。综上所述,高校应坚持以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创新为线索建立一个系统的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这个系统还要能够开放地接纳各种新的理念与思路,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改进,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放性人才。

3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应是在协同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即要做到校内外师资力量的协同,校内外创业平台的协同,校内外扶持资金的协同,要以实现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推出一系列措施[4]。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师资的协同共享以及平台的协同共享。创新创业所面對的是纷繁复杂的情况,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来对受教育者答疑解惑。然而对教育主体来说,其并不一定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历,为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需要教育主体与相关人士进行深入的合作研究,这就是师资力量的协同。同理,高校内部虽然有许多的平台,却并没有一个足够真实、广阔的平台,所以通过借用校外的平台才能实现受教育者对于真正实践的感受。这种机制不仅弥补了学校内部的许多不足,同样对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开放脱节问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发展意义1提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思想政治的协同教育与创新创业的协同教育在其本质上存在许多相同点,其都是追寻协同这一目标,随着这两种模式在研究方面的逐步深入,它们的协同作用和融合作用也渐渐增强,为高校进行高等人才培养提供了许多许多值得参考的案例,高校在实现协同作用的过程中,积极调用各种师资教工资源,最终实现了师资教工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两种课题的融合和不断研究,推动了校内科学活动的进行,对于校内外的平台整合的努力,也使得学校与社会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些都对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只是间接的作用,直接作用则是在研究出现一定结果后的学校的核心理论得到丰富,直接压制其他高校对于各项活动的竞争[5]。

2推进两大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创业包含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创造能力;思想政治则是讲究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认知境界。这两者在协同教育的推动下,思想政治与创新创业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影响,思想政治渐渐多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而创新创业在思想政治的引导下变得更加规范,思想政治引导规范了创新创业的具体行为,创新创业拓宽了思想政治的思路与理解,两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好处也是巨大的,无论是未来的就业,还是个人的职业生涯,都能够大大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助其乘风破浪。

3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国家所重点重视的,其肩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和为社会培养栋梁的使命。创新创业则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一种开放的,自由的个性,它要求学生必须尊重自己的个性与人格。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当代具有独立自主、奇思妙想能力的高端人才,两者在协同配合之下,更进一步地加强其想要达到的效果,不只如此,其融合所产生的新的理念思想给受教育者带来更多未知的可能[6]。这对国家进行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参考模版。

4实现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德国物理学家对协同论的定义为“研究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型学科。”这个定义说明协同论是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特点以及协同机理所得出的一系列成果被运用在培养当代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计划中去,期望可以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的高质量人才。这两个教育系统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在一些时候使得受教育者能够自发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完善自身,真正地將个体变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的更加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得到高校的进一步重视。本文就协同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模式进行粗浅的研究分析。经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相同的目标和特点,也详细地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现状和如何实现,之后又分析两个系统结合后的协同教育模式的优点以及真正实现协同教育可能会用到的一些方案。针对各个地域、各个高校的不同情况,本文并没有给出相关案例供各教育主体分析研究,协同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出现的问题会更多,对于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本文中并没有涉及,希望在以后的文献中能够将这一漏洞补齐。协同教育是潜力巨大的一种教育模式,虽然其实现难度较大,但其源源不断产生的价值绝对值得前期的巨大投入,相关学者也应对其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共同建设完善的协同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金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6(1):14—18.

[2]王占仁,吴晓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贡献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8):19—23.

[3]宋妍,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的意义与现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37—40.

[4]任团伟,刘唯佳.“协同育人”机制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10):18—21.

[5]杨仕勇.试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6):89—91.

[6]艾军,邹金成,罗二平,邹婷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92—94.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