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方法

2017-06-07 01:23许巧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许巧梅

时下“核心素养”一词非常热。提及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无疑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不过遗憾的是,尽管阅读教学是常态化的语文教学,阅读理解题仍然是语文试卷中学生共同的“拦路虎”。原因何在?不是我们平时的阅读训练量小,也不是知识点和应试技巧讲得不到位,而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大,早已偏离了阅读的本质,我们很少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故而造成他们的阅读能力普遍不强。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标准都反复强调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让他们真正进入阅读状态,投入足够的情感和思维,获得宝贵的阅读体验,从而不断提升阅读能力。这可谓抓住了阅读及阅读教学的真谛,为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不妨采用以下途径。

一、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自由对话

为了达到阅读教学的应有效果,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借助文本实现与他们的心灵沟通,并引导他们走进丰盈广阔的精神世界,像禾苗接受阳光雨露那样顺其自然地健康成长。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就得转变观念,不能再以课堂的权威和知识的主人自居,不能再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感受一味地“满堂灌”,而是要主动放下身段,关心他们的诉求,以一同学习的姿态,融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研读、讨论、质疑,于不知不觉中帮助他们改变形成已久的不愿主动探究、只知详细地做笔记的习惯,从而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课堂中,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会不经意地感染学生,而他们在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同时,则会大大激发起主人翁的意识,如此一来,情感投入了,思维活跃了,探究深入了,领悟透彻了,个性化阅读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二、针对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确立有梯度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整体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是不一样的,只有关照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才可以确保他们一节课下来都能有所收获。针对那些对语文学科没有多大兴趣、课堂上经常精神萎靡不振的学生,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愿意接受思维训练。为此我们不妨交给他们一些难度不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经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探究,不用太费劲就能顺利完成,从而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慢慢增强融入课堂的自觉意识。对于部分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都比较理想的学生,我们则可以安排一些有难度的拓展提升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以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为例,根据学生不同的语文基础和平时的课堂表现,我预先将他们分成四个学习小组,让第一小组在筛选课前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作者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让第二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文下注释串讲诗歌的大意,让第三小组重点探讨景物描写的特色以及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并准确地概括诗歌的主旨,让第四小组尝试就整首作品或其中自己喜爱的两句诗,写一段有独到视角和深刻见地的赏析文字。由于分工明确,各个小组接受的任务难度适当,大家自主钻研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课堂气氛也较往常热闹多了,就这样,我既避免了唱独角戏,又轻松地取得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促进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课堂说到底应该是学生的成长空间和表现舞台,因此我们必须主动当好配角,通过正确的引导,凸显他们的主人地位,使他们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多地释放出自己的热情和能量,从而轻松高效地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都可以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不管他们的见解深刻也好,稚嫩也好,哪怕是错误的,只要他们认真思考了,我们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要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收获。另外,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因为担心影响教学进度,就当一个急躁的“法官”,给他们一个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相反,我们应该静观他们“一石激起千层浪”,应该保护、赞赏他们的思辨精神,进而引导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来修正或丰富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才是自然生成的课堂。这样的阅读,才会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记得分析《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时,很多学生只看到他身上的虚伪、自私、贪婪、凶残,将他批得一无是处,笔者便启发他们再扣住他“丈夫”和“父亲”的角色,重新去认识他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结果思路打开的他们马上就意识到了评价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仅仅看到他身上的阶级性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到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基本人性,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是通过共性加个性来体现的。由于引导及时,他们的思维不再片面化了,对文中几对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理解也深刻多了。

四、科学评价个性化阅读的效果,让学生始终保持阅读热情

评价是教师用来检验自己的教学策略有多大效能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科学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一定能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評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作为主导课堂的我们都要突出“激励”的意图。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文的内容、写法等因素,多用发展的眼光,对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情况作出积极的评价。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时候不要拘泥于细微的瑕疵,要着重讲自己融入课堂的感受(主要是收获)和别人的出彩之处。从我平时的教学实践来看,只要我们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运用好激励机制,课堂气氛自然会轻松和谐,学生也会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因此完成设想的教学目标也自然会容易多了。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