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语言的褶皱

2017-06-08 16:04张明月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秦师秦穆公晋文公

张明月

对于《烛之武退秦师》这篇历史事件类的文言文,就应该站在历史坐标上,关注人物性格,解读人物语言,建立大历史观,倡导大语文观。打开文本语言的皱褶,直抵文本的深处,帮助学生探究到符合历史规律和生活逻辑的真实。

一、历史并不如烟——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

秦国的历史并不美丽,与其他春秋诸侯相比,寒酸卑微低贱了许多。从西周初年养马的奴隶到一次次与西戎、犬戎的作战,才在偏僻的、经济落后的大西北有了封地。这时,齐桓公、宋襄公先后会盟而为霸主,可是秦国会盟诸侯太难,因为秦国仍被排斥在华夏之外,秦穆公与楚庄王仍被华夏固有观念视作蛮夷、半蛮夷,而且晋国就如同一座山阻挡着秦国的向东发展。公元前636年,秦穆公亲率大兵,帮重耳回国夺位成功,也就是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在城濮战胜楚国,帮助晋文公顺利登上霸主之位。历史一次次开秦穆公的玩笑,但秦穆公却从未放弃希望、机会和努力,当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借口“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攻打郑国时,秦穆公再次看到了机会。

二、一个人的奋斗——建非常之功,必非常之人

秦穆公接手的秦国,是一个经济落后、地理偏远、政治边缘化的国家,他立志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他深知人才的重要,努力网罗天下英才,可情况很糟糕。这时九方皋来到秦穆公面前,要向他进献一匹举世无双“牝而黄”的千里马,而牵来之后,马却是“牡而骊”。穆公很诧异,伯乐说:“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秦穆公终于明白,不管黄马黑马,跑得快的就是千里马,人才亦是如此。可见,秦穆公拥有过人的颖悟能力、求贤若渴的心理和容忍的雅量。而后来为了去掉中原对秦的“蛮夷”觀念,为了秦国的大业,建立秦晋同盟,秦穆公一方面借助婚姻方式,另一方面又容忍晋国种种卑鄙行径,这些都能够使人们看到秦穆公卓越的政治远见、韬光养晦的政治智慧和超绝的隐忍之力。显然,烛之武此次游说,面对的是一个冷静、虚怀若谷、胸怀大志、不慕虚名的君主,是一个时刻将秦国命运和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人。关键是郑伯的全权代表——烛之武,会给秦穆公开出一个怎样的条件,而这个条件又必须能够足以有利于秦国的大业呢?

三、游说的境界——洗尽铅华见从容

古人在劝谏或游说时,往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邹忌是以自身的经历为喻劝谏齐威王,触龙则采取“拉家常”和“旁敲侧击”的方法说服赵太后,而孟子则擅长通过“引君入瓮”的归谬法劝说国君。可见,在一定的意义上,“方法决定了内容”。但是在烛之武的说辞中,不难看到的是“利”与“害”的反复申说,直截了当,那么为什么烛之武最终却达到了劝退秦师的目的呢?那是因为秦穆公是一个务实之君,积极于晋国事务,不惜忍辱负重,目的就是要获得中原诸侯的观念认同,实现会盟诸侯,完成霸业。至于“虚名”之类,已不萦于怀,否则也不会听任晋惠公、晋怀公的出尔反尔——对秦国的侮辱。烛之武清楚地懂得什么是秦穆公最想要的,于是在见到秦穆公时,披头就是一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没有遮遮掩掩,没有“王顾左右而言他”,单刀直入,简洁、有效地切入了正题。看似“普通、笨拙”至极,却实乃“大巧”之至,这正是烛之武的高明之处,因为游说的最终目的是双方获利——秦国撤军、郑国解围。这种高明,就是一种境界,一种对游说的最终目的透彻、清醒的认识。

历史充满变数,一个小小的事件也可能使历史车轮转向。据此,可以认识到《烛之武退秦师》采用文学手法演绎了历史,艺术地再现了那段史实,在虚实之间,得到了完美的制衡和融合。要欣赏文学的“虚”之美,更要分析历史的“实”之真,语文教学就是要以“求真”为基础,教人“向善、爱美”。如果没有“真”做前提,那么善是伪的,美也会是假的。

猜你喜欢
秦师秦穆公晋文公
“足下”的由来
爱马说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方法探析
《烛之武退秦师》的烛之武的形象
我要超越所有人!
“足下”一词的由来
厨师辩冤
烛之武以何退秦师
五鹿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