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冷”的科技报道讲出有温度的“中国故事”

2017-06-08 19:14袁全
对外传播 2017年5期
关键词:酵母基因组新华社

袁全

当人们在争论势不可挡的人工智能是否有朝一日会威胁人类时,一则关于“再造生命”的科技新闻“刷屏”了。3月10日,多国科研人员撰写的七篇关于人工利用化学物质合成酵母染色体的论文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并成为封面故事。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称作是在“编写生命密码”。其中,中國科学家的表现尤为突出,参与合成五条染色体中的四条,并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具有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

不少海外媒体发文解读,认为这项关于酵母基因合成的成功实验,标志着“人类基因合成”的目标指日可待。西方媒体在文章中都或多或少提到了“上帝之手”。路透社3月9日发表题为《再造酵母基因让人类向“合成生命”更进一步》的文章,罕见地在正文前提炼出三条重要信息:国际团队又一次在酵母基因研究上的重大成果;有助于新型药物和化学制品的开发;为人类基因组研究打下基础。

新华社同样迅速播发了消息,并紧紧抓住第二落点,围绕中国科学家的努力和成就,把科技报道延伸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对外报道,先后采写了英文深度稿件《中国如何走向世界科学前沿:解码元英进团队》,以及人物稿《编辑“生命密码”的90后博士生》,获得外国专家好评,并被不少海外媒体采用。稿件通过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上的重大突破,折射出中国重视科技投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从追赶到超越。

如果从合成基因说起,一篇论文也未见得能容下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全部内容。中外记者都想到了绝大多数读者不是论文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所以文章都在有限的篇幅内,把关于合成基因组的科研发现写得清楚明了,并在可读性上“下足了功夫”。在此,笔者尝试比照分析中外媒体报道的特点,探讨科技新闻的对外报道如何“打动人心”。

寻人情味:让科技有温度

关于生命的研究,原本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但其复杂、生僻的概念又常常把读者“拒之千里”。添加带有人情味的细节和故事,是拉近读者的好办法。

新华社的外籍改稿专家评价报道“有趣”,强调了“科研对人类生命的影响”,并特别举出文章令他印象深刻的地方:“酒酿酵母的基因组与人类的基因组相似”“合成基因组有助于人类治疗疾病”。路透社的报道也提及这一点,并引用数据:“人类基因组数量是酒酿酵母的250倍,却有26%的基因相似。”这段信息更加直观、具体地表达出合成基因的科学研究意义,也是向读者做了科普——为什么要研究酒酿酵母。

专业的研究成果已有充分报道,如何在“第二落点”做文章?新华社选择的是科学家的故事:中国科学家怎么关注到合成生物学的领域?研究中他们经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奋起直追,取得突破的?这些问题是消息报道中很少提及的内容,但恰恰能挖掘出故事。

《中国如何走向世界科学前沿》的文章中讲述了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是如何走进生命科学领域。他父母常年受疾病困扰,药物始终没有办法治愈。因此他从小就立志要从事基因研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帮助家人免受痛苦。“父亲家族有一种遗传病,到了一定岁数听力就大幅下降,几尽失聪。少了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感知,是多么痛苦。”文章发出后,这个细节被许多读者认为是报道中最温暖的片段。

还有一个细节,是讲科学家研究遇到瓶颈时,通过阅读名人传记激励自己。文章举例“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实验时弟弟不幸身亡,但他依然继续研究炸药”的故事,以此来衬托中国科学家坚持不懈,也表现中外科学家经历相似,更易产生共鸣。

类似的细节还包括文章开篇“科学家收到生日礼物”“曾经的学术前辈为年轻科研人员鼓掌”等,让文章有画面感,让读者感同身受。科学家也富有人格魅力,生活也充满喜怒哀乐,这些细节让“高冷”的科技报道有了许多充满“人情味”的内容。

通俗解读:让科技有趣味

科学报道的“高冷”还体现在诸多晦涩难懂的概念。科学工作者往往不以为然,但普通读者却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报道要通俗易懂,尽可能用简单、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科学研究的专业内容。

《经济学人》的报道在开篇就解释“合成真核基因组”的意义:“生物界最重要的分类不是动物与植物,也不是单细胞和多细胞,而是原核和真核。原核生物结构简单……因此基因组容易复制。但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在内的真核生物结构极其复杂,甚至比原核生物要复杂上百倍。”作者几乎是“娓娓道来”,让读者一上来就明白合成酵母染色体的科研难度之大,意义之深。

由于研究的主体是“酿酒酵母染色体”,《经济学人》的报道在文中阐述时,“更接地气”地把科研人员比作“主厨”,基因合成的设计模板比作“菜谱”,入选《科学》杂志的成果称作是“主菜”,并表示“剩余的未合成的染色体‘还在烹制中,很快就会‘出锅”。这种拿烹饪美食打比方的做法,不仅言简意赅,读者看后甚至会莞尔一笑,感叹作者的幽默智慧。路透社的文章也用了类似的方法,比如把无用无益的基因,比作是“垃圾”DNA。

新华社的报道也很注重形象化阐释。比如将合成染色体比作是“盖一座大楼”,合成单个DNA或者基因序列的研究叫“做砖”。文章还直接引用科学家的话,“合成更像是旧城区改造,有些基因需要重新装修,有些无用无益的基因就要推倒重来”。读者也许没有生物学的背景,但是这种生活化的比喻却很容易理解,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并对科学家的工作一目了然。

新华社的报道还把生命科学的研究与“互联网”作对比。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兴起于2000年;对人类生活都产生重大变革;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研究领域”。文章写到:“2000年,当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框架图完成时,生命有了一种全新的解析方式。彼时,互联网蓬勃发展,互联网浪潮即将席卷全球。化工专业出身的元英进设想,生物学是否也可以像互联网一样,让不同学科背景的人都参与其中,尽可能扩展它的用途,造福人类呢?”拿互联网作比较,也是让读者对科学家的研究有更清晰的认识。

年轻科学家的语言更加活泼,他们的引语可以达到“一语胜千言”的效果。比如在形容实验攻坚阶段的困难时,新华社文章直接引用受访者的话:“就像挑战迷宫的小老鼠,一条路一条路地试。”无须多言,读者自然明白实验的繁冗枯燥、研究的艰辛不易。另一个亮点是介绍国外顶级专家时,文章选择了年轻人的表达——“天王级的人物”“相当于流行乐的Michael Jackson”。这样的效果,是让向来严肃的科技报道显得轻松,特别是让年轻的、外国的读者产生共鸣。

采访权威:让科技报道“国际范儿”

对外报道有时总出现“自言自语”的问题。“借别人之口”,特别是借“外国人之口”往往会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科技报道亦是如此。

新华社的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两位美国著名的生物学、遗传学家,让国际“大咖”评价中国完成了一项“完美”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这项科研成果来自一个国际联盟,文章通过外国专家“之口”,重点讲述中国是如何加入到世界基因研究的队伍,也间接表现出中国“重视科技创新”“综合国力是强大后盾”的背景,以及“从打工者”变成“引领研究”的飞跃进步。这也契合国家提出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中国人科学兴邦的精神。

外媒的报道还加入了学术界的争论。通过添加不同观点,让文章更加“有看点”,有“交锋”,这种方法值得学习。

路透社的文章简单提及“生物学家会面临‘扮演上帝的警告”。2016年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就“人类基因组合成计划”采访了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们对合成基因组的研究提出质疑,认为“利用化学物质制造出人类染色体包含的所有DNA”违背伦理,意味着可以创造“没有父母的生命”。紧接着,又让持赞同观点的专家回应质疑,一来二去的“较量”,使得报道更加全面、平衡,不是“一边倒”地唱赞歌,同时也让读者明白科学研究的风险。相比之下,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并未提及争议。除了考虑国内学者的“保守”因素外,其实若能增加一些国外学界争议的背景,或许会让文章更加丰满。

猜你喜欢
酵母基因组新华社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常吃含酵母的食物会伤胃吗
科学家开发出人工基因组高效简化策略
安琪酵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两市唯一
安琪酵母: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两市唯一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日本原装进口的健康食品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
谈生产中的酵母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