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技双馨”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7-06-08 00:08姚莉
文教资料 2017年9期
关键词: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模式

姚莉

摘 要: 本文提出“文技双馨”概念,指人文和专业技能双馨,这里的人文技能,更指科技写作技能、通晓历史技能,以及对世界前沿科学的获知技能等综合人文技能。在“文技双馨”视域下,以应用型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阅读分析的方法,提出适用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管理制度等。

关键词: 文技双馨 应用型本科院校 工科专业 拔尖人才 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谓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1]。世界格局日新月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相关统计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本院校1219所,其中独立学院275所。除去中央各部委直属的113所院校和423所名办院校,地方院校共计683所,明显已超过所有本科院校的50%,已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主体,肩负着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目前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是从高等专科学校或升格或合并组建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其中一半以上以工科为主,这些地方工科院校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类院校在经过建校初期的规模迅速扩张后,近年来逐步将发展的重心转向内涵的提升上,在实现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都在积极尝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存在先天不足,缺乏本科办学理念的积淀和本科办学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办学定位不明晰,还未形成切合自身办学定位、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人才的质量。

本文将在“文技双馨”视域下,以应用型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切入点,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初步探索分析,并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普遍性和特殊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提炼应用型地方工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内涵及实施依据,并为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指导和较为明晰的操作思路。

1.核心概念

“文技双馨”即指人文和專业技能双馨,这里的人文技能,更指科技写作技能、通晓历史技能,以及对世界前沿科学的获知技能等综合人文技能。关于工科专业人文教育,西方非常重视人文教育失落的现象。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批判科学教育只注重功利意识的灌输与只教“技术业务”而缺少真正“教育”偏向的同时,呼吁要使科学及教育“人性化”[2]。

2.“文技双馨”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现实需求

在我国,产业发展和升级迫切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系统构建能力的工程师。华中科技大学著名院士杨叔子提出有些工科学生写文章错别字一堆,用词不妥,文章不顺,照样取得学位证是高等教育应该反思的问题。

2.1理论依据和相关文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着力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满足社会发展对优秀创新人才的需求,为江西省输送更多的拔尖水利工程类人才,南昌工程学院从2014年开始集中优势资源,成立了“瑶湖学院”,提出了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探索适合地方高校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2问卷调查及结果

本研究部分的问卷主要围绕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拔尖人才的人文和技能关键因素展开,调研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第二,被调查的文技能力现状;

第三,文技双馨多向层面下的影响本科院校拔尖人才的培养体系。

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是阅读和借鉴大量文献的研究成果,根据内容分析法所获得相应条目,并进行访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在本部分的研究中,问卷主要调研的对象是南昌工程学院瑶湖学院各年级及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其中关于科技写作素养的调查表格如下表所示:

表 科技写作素养调查

针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发现:被调查者的高考语文成绩处于中档水平,大部分人阅读量很少(近65%的被调查者阅读量小于6本每年),且没有文章发表或者获奖的经历。被调查者对自己的专业前景了解不多。在论文撰写方面,多数被调查者的论文撰写经验不足,且撰写论文能力普遍较弱,瑶湖学院有约6%的被调查者有过多次参与论文撰写工作的经历。同时,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人文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他们认为校内的人文环境处于一般水平。

通过对比发现,瑶湖学院有53%的被调查者认为学院比较重视对本科生的人文教育,而其他院系则有将近63.16%的人认为本学院对本科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够重视。另外,瑶湖学院有约26.25%的被调查者有过跨国跨校的交流经历,其他院系只占10.53%。

3.“文技双馨”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探索实践

3.1实施路径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分析,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依托,初步构建“文技双薪”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体系。如下图所示:

3.2明确培养模式

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兼顾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强化学科基础知识、宏观思维方式和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即:(1)提倡研究型教育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把创新教育贯穿始终;(2)通过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断实践、竞赛活动,加强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4)实行导师制,从第三学年超,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尽早参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将符合条件的学生推荐进入高层次学校深造。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2)掌握力学、工程制图、结构原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初步具有从事规划与设计的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3)掌握工程测量与施工组织的工作能力;(4)具有工程材料测试和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概预算、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5)解相关工程主要法规,了解主干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3.3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优化

经过本科四年培养,学生应具有人文、科学和工程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有以下基本要求,更强调人文素养和科技写作能力,拥有科学、技术、职业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①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

②社会、经济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知识。

③政治、法律法规、资金机制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①掌握作为工程基础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

②了解现代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

③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3)工具性知识

①熟练掌握英语,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

②了解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

③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高级编程语言和水利水电工程相关软件应用技术。

(4)组织协调能力

①具有一定的系统思维能力,能权衡不同因素,分清主次。

②具有组织、协调和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基本能力;在满足预算、安全、质量和其他限制条件的前提下使其按期望目标交付使用。

③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5)国际视野

①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先进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②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6)人文素质

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

②具有全球视野和为人类进步服务的意识。

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体现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较高素质。

④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胜任较强体力劳动的挑战。

⑤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危机和挑战。

4.结语

本文在“文技双馨”视域下,以应用型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切入点,以南昌工程学院瑤湖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学生大多缺乏科技写作素养。针对问卷调查结果,修改南昌工程学院瑶湖学院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提炼应用型地方工科院校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内涵及实施依据,为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指导和较为明晰的操作思路。

参考文献:

[1]宋友荔,饶玲.高等教育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

[2]黄蔚.期待视野与工科类职业学校人文选修课程结合的研究与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2017-02-04.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JXJG-16-18-22),南昌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6JG013)。

猜你喜欢
工科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模式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工科青年教师备好第一堂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