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2017-06-08 01:08郑永曦翁金生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潘立酮临床疗效

郑永曦 翁金生

【摘要】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手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纠正治疗和对症治疗,并给予口服多潘立酮,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铝碳酸镁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相比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评分相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 h后,胆汁反流总时间、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反流持续时间超过5 min次数等指标相比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胆汁反流情况,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 铝碳酸镁; 多潘立酮;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2.0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117-02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表明,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胆汁反流,患者由于不同的原因引起幽门括约肌闭合不全,导致碱性的胆汁、胰液和肠液反流进入胃部,碱性液体破坏了患者胃黏膜的防卫作用,直接刺激患者的胃黏膜,从而导致胃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引发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一旦发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且治疗方式较多。但大量的临床报道指出,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笔者对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手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64岁,平均(38.6±6.8)岁;病程9个月~10年,平均(2.4±1.5)年。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5~63岁,平均(39.1±7.3)岁;病程8个月~11年,平均(2.8±1.2)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纠正治疗和对症治疗,并给予口服多潘立酮,剂量10 mg/次,3次/d,餐前口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剂量1.0 g/次,3次/d,餐后嚼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在治疗后,其主要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提示患者的胆汁反流消失,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出血消失。有效:患者在治疗后,其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胃镜检查提示患者的胆汁反流减轻,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减少。无效:患者在治疗后,其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胃镜检查提示患者的胆汁反流无变化,甚至更加严重,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出血无改善,甚至加重[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相比对照组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症状评分相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种治疗方式治疗24 h后胆汁反流监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24 h后,胆汁反流总时间、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反流持续时间超过5 min次数等指标相比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眩晕2例、口干1例、大便次数增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眩晕1例、口干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将胆汁反流性胃炎归为慢性胃炎的一种,该疾病主要是由于胆汁反流造成的,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极其不利。临床研究表明,胆汁酸能够对患者的胃部产生非特异性损伤,从而对患者的胃黏膜造成损害[3]。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病变位置集中在胃窦部,患者的疾病表现主要为胃窦部水肿、糜烂及黏膜充血。

目前临床上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主要的参考依据是胃窦部出现的显著炎性反应,在胃镜下可显示胆汁从患者的十二指腸位置反流回胃部[4]。此外还有临床报道指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合并胃溃疡后,其胃内的胆汁酸浓度显著上升,这提示胆汁酸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患者的胆汁反流发生过于频繁,胆汁反流量较大,则会对患者的胃部黏膜产生严重的损伤。因此,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关键在于在短时间内纠正患者的胆汁反流症状[5]。

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以口服药物为主,其中应用较多的药物主要是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多潘立酮是一种胃肠促动力药物,对外周多巴胺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在患者的近端胃肠道发挥药效。多潘立酮能够协调十二指肠动力和幽门功能,并能够增加胃窦协调性收缩能力,快速减少胆汁反流,并且不会对胃酸的分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6]。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发现,多潘立酮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过程中易引发眩晕、头痛、嗜睡、口干、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以上这些不良反应,往往在患者停药后即可自行恢复,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临床处理。铝碳酸镁是一种胆碱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在进入机体后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晶状体,并且沉淀在患者的胃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7]。不仅如此,铝碳酸镁还具有中和胃酸、吸附胃蛋白酶、修复受损胃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同时,铝碳酸镁还能够与胆汁酸进行有效的結合,并且随着胆汁酸进入到患者肠道内,一旦遇到碱性环境则能够释放胆汁酸,不会对胆汁酸在患者肠道内的循环产生不利影响。铝碳酸镁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抵御胃肠疾病侵袭因子的作用,对患者的胃窦炎症具有显著消除效果[8]。临床上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常规疗法是单纯应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但是其临床疗效不是十分理想,近年来随着临床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认识的加深,提倡应用促胃动药物联合胆碱类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笔者应用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了较单纯应用多潘立酮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联合用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胆汁反流情况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综上所述,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胆汁反流情况,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谢宝三,唐国文,曾盛,等.胶体果胶铋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12(1):234-235.

[2]林宝城.穴位埋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5):135-136.

[3]谭永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J].现代医院,2014,10(28):1246-1247.

[4]解占峰.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0(17):1074-1076.

[5]易红艳.铝碳酸镁、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541-542.

[6]何燚.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0(28):138-139.

[7]李莉,韩俊岭,王放.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病理、胆汁反流及碱反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刊,2011,46(9):50-52.

[8]姜凤利.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2(6):45-46.

(收稿日期:2016-12-06)

猜你喜欢
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潘立酮临床疗效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心脏病患者:慎用多潘立酮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肝病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分析
从病因病机病理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法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