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发展与当今雕塑中国化探索的启示

2017-06-09 19:15曹松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云冈石窟中国化

曹松钊

摘 要:云冈石窟是中外文化重要交流的佐证,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实践,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中国雕塑界对外来雕塑手法的吸收和处理方式,由此启示今天我们对传统和外来雕塑的态度与处理方法。

关键词:云冈石窟;传统雕塑;中外交流;中国化

在中国走向文化复兴的今天,如何树立具有中国本土特质的现代雕塑艺术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进入华夏大地,并成为一股影响中国文化、艺术、经济等各个领域当中不可缺少的力量,除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成功地将外来文化吸收内化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雕塑就是其中的一方面,佛教雕塑艺术的到来开启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新纪元,成功地将外来的雕塑艺术与本土的雕塑艺术相融合发展成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雕塑艺术,在经历百年风雨后的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艺术复兴的今天更当以此为鉴,重新审视思考如何处理外来文化艺术与本土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关系,为更好地传承、弘扬、发展中国雕塑艺术提供指导。

一、佛教雕塑的传入

佛教于何时何地传入中国已难稽考。据官方史书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为佛教初传入中国的年代,而且是由印度经西域诸国从陆路传入中原的。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即带来了佛像和佛教经典,并以皇室官方组织的高僧为参与主体,在严谨的制度下进行了佛像制作和佛典翻译。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仅被看作是谶纬方术的一种,未能得到社会各界层的广泛信仰。随着佛教思想的广泛宣扬,到了魏晋南北时期,朝礼崩乐坏、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上至帝王贵胄,下至庶民百姓无不从渴望中寻求解脱。佛教便在当时整个社会思潮中一跃占据主导地位,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空前狂热的宗教扩张运动。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雕塑艺术也随之传入了中国,但真正开始大规模的造像运动是在晋代。最初在泰始元年,月支沙门昙摩罗刹到洛阳,造像供奉。此为官方记载的佛像西域传来的开始。此后寺庙增多,造像兴盛。佛教雕塑艺术在此一时期也得到空前发展。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佛教艺术的显著标志当属此时各个石窟中的佛教造像。印度的雕塑艺术源于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本土与希腊石雕手法相融合形成的犍陀罗艺术。随着印度佛像雕刻艺术的深入传播,中国雕塑艺术在汉代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抹菟罗、犍陀罗的佛教雕塑艺术,创造出了新型的佛教雕塑艺术,并由此开启了造像艺术的中国化时代。

二、佛教雕塑艺术的中国化

梁思诚先生称赞:“我国雕塑史即于此期间绽放第一次光彩,即大同云冈石窟之建造是也。”且纵观古今所有遗留下来的佛教雕刻,较早、较有代表性的雕塑艺术集大成者当属云冈石窟的佛像石雕。形成佛教艺术大发展的社会条件皆是因佛教宣传的净土教义的普及和笼罩在整个社会上战乱动荡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任何一个阶层的人民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都要造像,再加上官方意志统一的支持,以至造像多且延续性强,才可以较清晰地找到佛教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纵观佛教雕塑的发展趋势,可以较清晰的看出一条逐渐汉化的过程,无论是从服饰、面相内容上,还是从雕塑技法上都可看到变化。

(一)佛教雕塑内容上的中国化

早期:云冈石窟佛像雕刻早期完全接受并严格按照以印度佛教内容为蓝本,进行造像,最初面容是明显的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宽额高鼻,长眉深眼,衣着服饰上采取印度传统服饰与中国南北朝时期服饰相结合的独特方式来表现。

后期:进一步中国化是在北魏皇帝拓跋宏的政治改革影响下簇生的,在相貌上由原來的印度犍陀罗式的深目高鼻改为以当时汉文化浓重的南朝人“秀骨清像”的审美为标准,服饰上发展为“褒衣博带”的大衣。菩萨亦由以前的异族服饰转为时世的贵族女装。

此为两次重大的转变,在以后历代逐步随时代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质的雕塑艺术。

(二)佛教雕塑技法上的创新与发展

早期:早期雕塑作品主要采用汉代雕塑阴线刻的表现手法和平缓起伏线条的表现手法,后逐渐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印度犍陀罗式更精细的雕刻手法而发展出了新型凸起线条表现手法。

后期:在随后的雕塑艺术中国化过程中,由以前的直刀法发展出以直平刀法处理衣纹,将挺胸平时的佛像改为上身前倾的姿态,尤以此姿势的大胆改变使人产生与佛的情感交流为妙。在后来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又发展出圆刀法,并以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为标准改变了佛教造像的比例。

三、佛教雕塑艺术中国化对中国雕塑发展的影响

中国雕塑在上古时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就了许多经典的鸟兽雕塑,但在佛教雕塑传入之前,只有西汉霍去病墓一处发现了体型较大石雕动物,且只是停滞在粗糙的线刻塑造形体的探索中。佛教的传入,加速了雕塑艺术的发展,为中国雕塑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雕塑艺术内容、形式、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佛教雕塑石窟的开凿开辟了中国雕塑史上的新时代。

佛教雕塑的开凿过程正是佛的形象本土化的过程,最初明显的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服饰贴身,宽额高鼻,长眉深眼,隐约看出希腊雕塑的影子来,在北魏的进一步汉化推动下,佛像雕塑已经基本中国化了,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中人的形象,已经能够更为自由而娴熟地运用雕塑技法,且在技法上将中国传统技法和外来技法进行了融合和发展。

对佛教雕塑艺术的吸收与融合,是中国艺术对外交流的成功范例之一。在此过程中,经历了接纳、吸收、改造、融合的过程,是充满自信的文化交流过程,不是全部梵化,而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雕塑的造型语言和内容,促使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四、当今雕塑中国化的探索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落寞,中国雕塑艺术被全然抛到脑后,随之而来的是向先进西方学习浪潮下形成的全盘西化的中国社会,以至当今人们对中国本土文化十分陌生,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雕塑艺术就更知之甚少。在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前,本土雕塑界也有了繁荣发展,艺术家们逐渐意识到重新振兴中国雕塑的重要性。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被重新挖掘展示出来,而许多艺术家更将目光投向如何将传统中国雕塑艺术和现代雕塑艺术相结合,再次考虑如何把西方雕塑艺术的精髓与中国雕塑艺术相融合发展。

韩美林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依据,创作了一系列的雕塑作品,韩式雕塑借鉴了民间剪纸、民间玩具、古代青铜纹样以及古代吉祥图案等,采取组装、拼接、放大等方式,将其作为巨大的城市符号。韩式雕塑虽一度颇受争议,但毕竟也形成了一路风格,实现了传统与现代雕塑的结合,并为此类雕塑走进现代生活环境提供了可能。

写意,既是对精神和意识的表现,也是对民族、社会、时代和自然体察的总和。关于写意,“小言之,这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奥赜;大言之,则是中国思维,特别是中国艺术的重要探索方向”,陈云岗无疑是这句话在雕塑艺术方面的实践者,更是中国雕塑艺术和西方雕塑艺术相融合的潮流中卓有成就的雕塑家之一,他的创作具有浓郁的写意韵味,把中国人物画中的丰富线描艺术转化为立体形式来塑造雕塑作品的精神内涵。将中国书画中的笔墨线条、人物造型与雕塑语言结合得如此巧妙,陈云岗成功地树立了一支将传统文化、艺术和精神内涵与雕塑技艺完美结合的标杆。

同样是写意手法,相比陈云崗的细腻柔美,吴为山的雕塑更多了几许粗犷与大气。吴为山更注重以豪放的雕塑形体塑造表现雕塑本身的精神内涵,在作品处理上采用类似中国画大写意的用笔方式,作品表面大量保留雕塑塑造过程中产生的机理效果,作品整体往往滂沱嶙峋,有些部分处理甚至留下了飞白般手指扫过的踪迹,有些部分亦有工具敲打留下的痕迹。吴为山在作品构图形式上有过这样一段表述:“雕塑的形体不是客观物象的形体。中国雕塑的形体要体现着中国山水、自然气韵,体现着中国人的自然观。” 在塑造人物时,他又把握住了中国画重要理论“似与不似之间”的原则,作品经营巧妙,形神兼备,为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式雕塑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尝试,并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使中国雕塑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再次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无论是直白的韩式中国符号雕塑,还是写意的吴为山与陈云岗雕塑,都为中国文化与西方雕塑艺术的结合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并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现代化转变做出了贡献。此三人仅仅是中国雕塑家在探索中国式雕塑大军当中的小部分,还有很多雕塑家为如何把西方雕塑艺术与中国雕塑艺术相融合做着种种尝试。

五、结语

始于五四运动时期对西方学习的浪潮,到今天还在继续着,如何把外来雕塑艺术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精髓相融合,创造出这个时代属于中国的雕塑艺术形式,是百年来人们反复争论的命题,研究当前中国雕塑美术发展的历程和外来佛教美术如何同中国艺术相结合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魏晋南北朝隋唐雕塑艺术的课题,有助于我们找准当前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雕塑艺术再次闪现出魏晋南北朝佛像中国化的演变轨迹,并且逐步形成中国文化与外来雕塑结合的探索大军。“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希望中国式的雕塑可以真正将中国文化更加贴切地体现出来,将中国雕塑艺术持续而又多角度地再次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季峰.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阎文儒.中国雕塑艺术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5.

[4]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韩玉涛.写意——中国美学之灵魂[M].海口:海天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云冈石窟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圣经》经文中国化
《云冈石窟》油画 张彩霞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云冈石窟的文物数字化探索与实践
云冈石窟经营管理新模式探讨
云冈石窟中的交脚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