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段隔离疾病患者应用放射CT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2017-06-09 15:36陈晓芳
今日健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

陈晓芳

【摘 要】 目的:研究肺段隔离疾病患者应用放射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肺段隔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8例研究对象先行X线平片诊断,再应用放射CT诊断,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97.92%,X线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89.58%,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CT检查征象有不同征象表现,但是,可以清晰表现出肿块、肺组织异常边缘等。结论:肺段隔离疾病患者应用放射CT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显示出肺组织病变,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肺段隔离疾病 放射CT 临床诊断

肺隔离症是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引起的疾病[1],患者临床表现出肺组织和肺组织分离后单独发育,使肺组织经体内循环取得血液,包为叶内型和叶外型[2],其中叶内型在脏胸膜组织中,患者临床并没有特征性表现,表现出多形型阴影征象,临床多应用X线平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3]。应用放射CT扫描和图像处理,可以准确诊断血管性疾病。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肺段隔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T组应用放射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更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肺段隔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表现出发热、胸痛、咯血及咳嗽等症状。男20例,女28例;年龄1~75岁,平均(35.8±1.6)岁;病程1d~6个月,平均病程(2.3±1.5)月。所选48例研究对象均符合肺段隔离疾病相关诊断标准,患者自愿接受检查,在知情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了合并其他疾病患者。

1.2 方法

先应用X线平片检查。再应用放射CT诊断,以16排螺旋CT机扫描检查,对患者胸部平扫、增强扫描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由肺尖平扫至腰部区域,患者保持屏气状态下接受螺旋扫描,设置扫描参考:120kV、250mAs,平扫层厚5mm,螺距1.5mm。经CT增强扫描后,以高压注射器对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入剂量为80-100ml,注入速度为每秒2.5ml。注入18-30s以后为患者扫描,由肺尖至腰部进行水平扫描,扫描1-2次以后将影像数据重建。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48例肺段隔离疾病患者的检查准确率,再分析CT检查征象。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48例研究对象检查准确率

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97.92%,X线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89.58%,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分析48例研究对象CT检查征象

CT检查征象有不同征象表现,但是,可以清晰表现出肿块、肺组织异常边缘等。患者肺内肿块有异常密度灶,13例左肺下叶后基底段为类圆型,5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为大片状,患者内部密度有不均匀分布,边缘清晰无分叶,病灶均为胸主动脉供血。

3 讨论

肺段隔离疾病为肺组织发育异常导致的生理活动中呼吸功能无法实现,其他正常肺组织间出现隔离,这种病理变化是因为患者肺部动脉供血系统有明显异常,引起肺部出现囊肿。病理状态下患者肺组织代谢和活动仅能经体内循环系统取得血液[4]。肺段隔离疾病为先天性疾病,也有少数研究人员发现,肺段隔离症是获得性疾病,认为发病机制是干扰胸内结构引起多隔离肺,但是,肺动脉供血始终存在。肺囊性异常发育与支气管动脉供血间仅为偶尔情况。肺分离部位肺动脉未有正常发育,经体循环动脉供血肺组织受到影响,引起囊性病变。患者表现出循环动脉牵拉有肺芽出现,发育时肺芽发生移位,使正常肺组织发生分离。支气管树形成时患者支气管和肺组织发生分离,可是,分离肺会为体循环动脉提供供血,肺动脉发育时,分支和原始肺组织间关系密切,不能明确肺组织发生异常的原因。临床应用X线平片或CT技术等检查肺段隔离疾病,临床接诊患者大多并没有明显的特征表现,当合并感染症状时,才会有明显症状表现。本次研究中,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97.92%,X线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89.58%,CT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CT检查征象有不同征象表现,但是,可以清晰表现出肿块、肺组织异常边缘等。患者肺内肿块有异常密度灶,13例左肺下叶后基底段为类圆型,5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为大片状,患者内部密度有不均匀分布,边缘清晰无分叶,病灶均为胸主动脉供血,与他人研究相符[5]。可见,放射CT技术诊断肺段隔离疾病可以准确显示出病变形态,了解组织变化情况,为肺段隔离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可见,CT检查短时间即可实施大范围扫描,检测出较小动脉的异常情况,肺段隔离疾病患者应用放射CT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显示出肺组织病变,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操作简单,而且检测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慧.放射CT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4):108-109.

[2]周滿春.放射CT技术在肺段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院,2015,15(9):82-83.

[3]温从海.肺段隔离症采用放射CT诊断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227.

[4]包光强.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3):48-49.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69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锥形束CT在口腔内科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