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的进展

2017-06-09 20:56吴玲艳
今日健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综述

【摘 要】 抗组胺药物通常是皮肤科的治疗中常见的药物,对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与疗效在临床上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抗组胺药在皮肤病中的治疗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本研究着重阐述了抗组胺药的新药研究现状、主要类型以及该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的各种情况等内容。

【关键词】 皮肤科疾病 抗组胺药物 综述

1 前言

过敏性疾病例如湿疹以及荨麻疹是患者到皮肤科就诊的最常见病例。每年接诊的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较多,而抗组胺类药物的品种较多而且齐全,需要更加的了解抗组胺类药物的机理,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的用药。

2 浅析皮肤科疾病治疗中所使用的组胺类药物的分类(临床试验)

组胺受体主要分为三个亚型:H1受体、H2受体以及H3受体,H1受体主要为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的收缩、刺激皮肤神经以及鼻粘膜的分泌增加;H2受体主要是增加心率、心肌的收缩力以及刺激CD+8T细胞,抑制迟发型的过敏反应;H3受体主要是调节神经元细胞组胺合成及释放,减少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组胺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前部和周围结缔组织,参与神经冲动传递和HA合成、释放、与调节。

2.1 抗组胺药的基本特征以及组合

抗组胺类药主要指能通过与组胺之间竞争性结合组胺受体,从而在组织内拮抗组胺作用的一类药物。根据结合受体不同分为H1R拮抗剂、H2R拮抗剂和H3R拮抗剂。临床上常用H1R拮抗剂治疗过敏性疾病。

H1R拮抗剂的药理作用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类:1)、抑制支气管、胃肠道、子宫等平滑肌的收缩反应;2)、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缓解水肿和风团;3)、皮肤感觉神经末梢上分布有H1R,HA可使其去极化引起瘙痒,H1R拮抗剂可迅速消除此作用;4)、第一代H1R拮抗剂治疗量时有镇静与嗜睡等中枢抑制效应,第二代H1拮抗剂因其化学结构的改变,治疗量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不产生中枢抑制作用;5)、H1R结抗剂能很好控制某些理化因子,抑制组胺释放促进作用,可迅速缓解此类原因引发的变态反应。

H2R拮抗剂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西米替丁:(甲氰咪呱、泰胃美)对基础胃酸分泌及组胺、五肽胃泌素、胰岛素、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雷尼替丁:(呋喃硝胺、善胃得)能有效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及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蛋白酶得活性;法莫替丁:(高舒达、保胃健)其作用强度比西米替丁大30-100倍,比雷尼替丁大6-10倍,作用时间比以上两药长约30%。

2.2 皮肤科的抗组胺药的演变以及进程

目前医院皮肤科中所使用的抗组胺类药物经过了几代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主要有美奎他嗪(波丽玛朗)、氯苯那敏(扑尔敏)、异丙嗪、赛庚定;第 2代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酮替芬;第 3代有左西替利嗪(迪皿)。

第1代抗组胺类药物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受体特异性差,有明显的镇静、抗胆碱作用、越来越不受到临床的重视。而由于第2代抗组胺类药物因其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使用更为普遍。

第2代抗组胺类药物具有H1受体选择性较高,以及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较小等特点[1]。西替利嗪是第2代抗组胺类药物中吸收最快、肝脏的首关效应较低,另外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服用之后无嗜睡等不良反应。另外西替利嗪还是第2代抗组胺类药物中吸收最快、肝脏的首关效应极低,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服用之后也并无嗜睡等不良反应。另外西替利嗪还具有一个独特的药理作用特点,除了在变态反应的早期阻断H1受体之外,还对变态反应的后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嗜酸粒细胞具有了强大的抑制作用,所以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较强。第2代抗组胺类药物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心脏毒性,特别是阿司咪唑,可诱发心率失常等,其中最为严重的称为死刑心率失常[2],并且阿司咪唑还存在增加体重等不良反应。

第3代抗组胺类药物很多都是第2代抗组胺类药的代谢产物,第三代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丁、地氯雷他定和乙氟利嗪等,其临床药效相当于母体药物,并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也较高。例如左西替利嗪、非索那丁等。左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单一光学异构体,抗变态反应作用起效快、强而持久、无镇静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适用范围较广。

2.3 皮肤科中抗组胺药的应用与研究(以药疹为例)

抗组胺类药物在药疹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一般在临床中的治疗策略也有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报道。首先应该停用所有可疑的药物,多饮水以及静脉输液以促使体内的药物排泄。轻、中型药疹给予抗组 胺药物和维生素 C,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5~10mg/日,2~5 日病情稳定后减量并改为口服强的松片,个别病例 7~10日皮疹减轻,再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病程多为 1~2 周。重症药疹应及早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3-6]。

3 讨论

随着新药的广泛应用,抗组胺类的种类亦逐渐增多。由于目前对药疹尚无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故诊断仍主要依靠病史、皮疹特征和医生的临床经验,典型药疹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者常易误诊,因此了解病人的病史以及了解抗組胺药在不同病人的特性以及疗效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满玲, 刘 璐. 第 2代抗组胺药物心脏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5,14(4):75-76

[2]孙谋义.第2代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16):9

[3]BACHMANN K A. Norastemizole Sepracor[J]. Curr Opin Invest Drugs, 2000, 1(2):219

[4]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3 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20-626

[5]李大魁,金有豫,汤光,等.马丁代尔药物大典[M].第 35 版(中文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244-1249.

作者简介:吴玲艳(1984年—)女,汉族,湖南永州,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性病学,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猜你喜欢
综述
认知需要研究综述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综述的写作格式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深度学习认知计算综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